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高,升学率成了评判数学教师工作成绩的硬性指标,考试分数也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使数学课堂教学一直在狭小的圈子里恶性循环,导致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学习效果欠佳.加之数学课堂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不注重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新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害怕学习数学而消极地应付学习.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做大量重复性的习题,以应付考试,达不到规定的分数还要面对各种压力和惩罚.学生自然产生了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使教师满意的挫折感,并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学习效率降低,身心甚为疲惫;深感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毫无兴趣,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消除学生厌学数学的心里障碍,应当引起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对不爱学习学生不同问题、不同现象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对策排除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 引导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数学学习压力大,往往表现出对数学缺乏信心,学得好坏毫不在乎.因此,数学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放眼未来,明确学习数学目的,增强克服数学学习中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产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愿望,激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讲述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特别是我国在数学领域的一些名人趣事、成就等,数学在现实应用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学习数学的事迹,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欣赏数学的对称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等,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的“美”味;还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一些有趣的、多样的数学题,组织学生参加数学课外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到适合自己学习数学的口味,从而诱发学生热心学习数学,产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自觉地克服厌学情绪.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数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富有新意且生动活泼.教师可以把一些难于理解数学知识集点成线,连线成面,系统化、条理化,编成顺口溜或口诀,帮助学生理解,便于掌握、记忆和运用;借助投影仪、电视录像和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点数学知识.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两个大小不等的圆的相对运动,从中发现两个圆位置关系的不断变化,仔细观察、发现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研究发现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自然会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由此,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从心理上产生较为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使学生身心受到损害,也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到压抑,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只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救出来,学生个性才会免受扼杀,其特长、爱好、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的兴趣、天赋、能力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创新思维勃发,学习数学才会学有所得.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作业的质和量上做文章,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废止那些重复机械的识记练习,对学习基础不一,厌学程度有别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要视学生数学基础的高低,能力的差异,对作业的质和量作出合理的分层次要求,使之有利于辅后拔尖,促进平衡,发展全体.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上,要变“比考分”为“比素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调控厌学心理.
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
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和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基”能力,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其中以“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尤为新颖,如,设计数学活动课“转盘游戏”:把一个转盘平均分成12等份,依次表示1—12个数,在奇数格里放上10元钱,在偶数格里放上5角钱.每投币1元就可获得一次转盘的机会.游戏规定转动转盘指针指向哪个数再相应向前数相同的格数,而最终格里的钱就是应得的奖金.通过一些学生的参与,就会发现,无论谁最终都不能落在奇数上.从而揭示了社会上的一些骗局其实就是简单的数学问题,事实告诉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愿意参与学习、参与发现、参与思考,逐步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敢于正视学生厌学数学的现实,善于采取行之有效的疏导对策,并落到实处,着力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厌学数学的心理障碍,努力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空间,不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全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