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培养

2015-08-28 13: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重视教师引导,教给学生探究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探究的问题提出后,当学生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时,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不能袖手旁观,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进行搭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考,缩小学生的探究范围与探究难度.例如,在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可能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物体运动速度),设计实验方案时,让学生自行判断、分析,提供实验材料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先进行演示,移动蜡烛和光屏让学生看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看不到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才能分别得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看不到像?什么情况下像是正立的、倒立的?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自己大胆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如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涉及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认为还不到位,这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究成果进行分析,及时升华所学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生探究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提出猜想,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为每一组学生分发了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的烟雾可用于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一只激光手电筒,一张硬白纸片,一只透明的、带孔的饮料瓶,一只长吸管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教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探究实验后的总结交流中,共提出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探究结论:(1)光线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改变传播方向,且偏向法线;(3)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相信学生在经过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一定会比通过常规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知识有质的升华.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认识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身边工具,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学习,将极大地活化物理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脑神经细胞高度兴奋,心理活动特别活跃,有利于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和普通物件,积极创造学生人人动手、边实验边学习的条件.例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学的实验中补充:(1)学生利用笛子集体即兴演奏,并用手触摸笛子.让学生感受物体发声时要振动”有亲身体验.(2)学生手抵声带部位,集体高声朗读“声音的产生”.让学生积累“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的感性材料.(3)每个学生用一根直尺,按在桌边用力拔动.一一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固体也能传声”,从而把物理知识获得的过程变成学生乐于自己“发现”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善于就地取材,简化实验条件.积极探索、大胆想象,摆脱实验条件的不足.灵活设计出各种实用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增强学生借助实验探究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兴趣,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物理教材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次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我们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对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自己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我们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当然,科学探究,形式多样.我们通过不断尝试,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的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经历发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亲身体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