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县域基础教育发展

2016-06-08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630接见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时说:郡县治,天下安。郡县治的职能始终将兴办教育贯穿于始终。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在新常态、新时期、新阶段下,面对基础教育教学以县为主的要求时,对如何治教、兴教有了以下认识。

 

  一、教育发展重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及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但是在西部欠发达县要达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

 

  以我们贵州省为例,习总书记对贵州省教育提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要求。贵州省教育的起跑线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省以最快速度基本实现乡乡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但乡镇中心幼儿园只能覆盖40%左右的学龄儿童入园,还有60%左右的适龄儿童怎么办?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又开始实施,而第一轮的问题还未解决。二是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我省两基攻坚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国家基本要求,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教育信息化存在经费保障投入、专业教师队伍、精准指挥系统等问题;其次,师资水平极不均衡,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县城教师往地市级城市流动,乡镇教师往县城流动,村校教师往乡镇流动,使师资水平难以均衡;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地级市所在地快速发展,使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极为严重;最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和普及十五年教育亟需学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基于上述原因,教育发展的基础是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城市规划中必须把学校的布局纳入统一规划,在新型化的城镇建设中校()建设必须同步推进的硬性要求,形成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应向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普高学校扩建、中等职校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等方面倾斜。县级资金做到应收尽收,足额用于教育,确保三个增长,建立健全教育债务台账和化债机制。三是精准制定十三·规划,确保国家《纲要》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教育改革需深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国家层面明确:一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二是基础教育考试招生改革;三是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四是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改革;五是基础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六是基础教育教师管理;七是基础教育督导监测改革。县级教育改革的成功决定着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成功,研究县域内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结合笔者所在县推进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有以下体会和实践。

 

  1.教育领域党建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过去存在的远离政治抓上课、淡薄纪律抓分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中小学的支部建设没有得到加强和重视,没有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保垒”“党员先锋模范这两大作用。县委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在教育系统抓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整治落地,明确学校党支部、共产党员必须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彻底根治教师队伍懒、散、慢、怠、堕的现象,建立和完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的考核督查评估机制,使教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学校党建工作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首抓内容。

 

  2.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县乡人民政府责任

 

  在贵州省,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考核评估已经形成制度,但对乡镇、办事处、社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党政机构的考核评估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义务教育以县为主这两个以县为主,贵州省则把教育的三权”(人权、财权、事权)收归县级人民政府统管,具体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履职的仅有《义务教育法》中明确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其它职能与职责未有界定;二是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由于是行政单位,公务员编制较少,导致工作不细、不实、不精准。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明确其乡镇人民政府的责任:组织入学控制辍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评估考核,帮助指导管理学校的社会工作(如计划生育、学校安全、留守儿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定期定时研究教育问题。县级人民政府认真研究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问题,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定期召开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乡镇和部门及主要领导的督导与评估考核,使县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和责任,形成合力,共同解决教育发展的难题。

 

  3.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在学校

 

  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摆在课程改革,但在实施中存在较大困难,如课程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编制怎么核定;又如,教育部出台班主任算半个工作量,而编制部门则按师生比确定教师编制;再如,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校需要工勤人员、宿管人员,等等。因此学校改革,一是学校教师编、招、聘、管、用、培的改革必须强力推进;二是校长办学的主动性、专业性必须得到尊重,要千方百计、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教育科学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和培训,必须建立计划、实施、考评、反思、总结工作流程;三是遵循教育规律减轻学校负担,把学校管理的重点引入抓管理、带队伍、提质量的轨道,杜绝各类导致学校发展目标不明确、质量的核心地位不突出的社会性事务。

 县域基础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核心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事关中华民族的素质,事关人才强国科教强国的战略实施。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县乡人民政府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围绕立德树人制定考核评估学校、校长、教师的办法,强化指导和考核评估。

 

  1.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由之路

 

  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执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的要求。爱学习是受教育者实现抱负的基础,爱劳动是受教育者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爱祖国是受教育者成长进步的重要引擎。三爱教育构建了人生发展的三维空间,是校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必须成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抓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校评价的主线。

 

  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教会学生学习的指导意见和考核办法,明确学前教育、小学初段、小学高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五个层面学会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会学习书本知识、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拓展学习,学会体验生活的创新学习等领域的学习方法,明确对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自然记忆、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储存记忆)、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组合、知识链接、知识释疑、知识认知)、知识素养(自然、文学、历史、社会、法律)等方面的检测监测要求,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快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教会学生学会劳动爱劳动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需要的劳动要素,着眼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素养,立足个人生长生活生存的需求,统一编制地方教材和制定社会实践劳动课时标准,并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勤劳致富的正确价值观和抱负。

 

  4.教会学生爱祖国

 

  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从空洞的理论和套话中走出来,从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使之体现在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威严、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崇尚中华文明历史、珍惜新中国发展历程等方面,使学生从意识、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立志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长期、有效、可行的措施,要求学校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5.“三爱教育落地关键在学校教育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制定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计划方案、考核机制、督导评估、经验总结等工作措施,解决校长、教师的观念和意识问题,提升校长、教师落实三爱教育的素质,提高校长、教师执行三爱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建设出有纪律、比贡献、拥爱心、重未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师队伍。

 

  县域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应当统筹规划各类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提升全县民众的知识素养和技能,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基础。

 

  作者:何勇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