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轮工业革命席卷全球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周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请您先谈一谈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看法。
周洪宇: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工业革命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这次工业革命以新能源的开发、智能技术、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太空产业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工合成材料、半导体工程、遗传工程、航天工程、激光工程等高新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中,移动式互联网技术、个人便携式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另外,以服务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非物质部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一场能源革命、材料革命、技术革命,同时是一场信息革命。它集智能制造、互联制造、个性化定制制造、绿色制造于一体,将重塑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将以能源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组织模块化、经济服务化、工厂家庭化、发展生态化、消费个性化、人际和谐化为重要特征。
二、时代呼唤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与创新”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到来。那么,新一轮工业革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周洪宇:近年来,关于工业革命的话题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不论是英国学者保罗·麦基里的“以3D打印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模式”、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与创新的模式”、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的“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合体”都引起了关注。毋庸置疑,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着,密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没有抓住。究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及时抓住变革契机,未能培养出适应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从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的教训告诉我们:拥抱新一轮工业革命,关键是要培养出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这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释。
第一,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高效劳动者。要想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生存和获得工作,就必须让他们具备专业技能、技术和职业技能。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指出:“高中和大学都需要开始培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课程安排也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包括制造和销售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将建筑转化为小型发电厂,搭建智能公共事业网,制造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建立绿色物流网络等。”
第二,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高效创造者。现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大学在内,是按照过去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设计的。教材千篇一律,要求学生服从权威,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为欠缺。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需要大批能够追踪尖端科学和最新发展趋势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显然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如3D技术人才的培养。学者李国敏指出,目前中国制造行业对3D应用人才需求量非常庞大,缺口约为800万人。
而我国在3D技术培训、推广方面做得不够,高校的3D技术相关课程与现在全球最前沿的3D技术有一定差距,高校的3D技术教育与企业应用需求有差距,很多人对3D技术的认识还处于非常浅显的初级阶段。新的工业革命技术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而当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方式难以适应这样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是当务之急,只有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解答“钱学森之问”、能够培养出一批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建设工业强国的梦想才能变为现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改造出、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
第三,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优秀生态圈管理者和践行者。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实用主义心态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时代得到改变。而有环境意识的学生就会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技能不仅仅是成为高效劳动者的职业工具,并且能帮助他们管理我们的生态圈。杰里米·里夫金在《人类正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指出,虽然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新一轮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那么他们就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只改变学生学习的技能,而不改变他们的观念,他们就会依旧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高效的劳动者。
第四,能够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优秀公共服务者。新一轮工业革命时代,政府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因此,新一轮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同理心、社会情绪力好、乐于服务的优秀公共服务者。
三、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变革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谈到了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类型,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转变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周洪宇: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全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同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
第一,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塑造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它所需要的教育应该是绿色的生态教育,教育不仅需关注智育,更需要强调培养人们的社会情绪力。社会情绪力就是要有同理心,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控制,与他人的互动、理解、合作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情绪力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参与者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与创新”时代,信息化网络是构建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人们如果按照现有的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培养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需要。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云计算、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为手段,注重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的培养,注重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因材施教,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并重,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注重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同理心的唤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构建绿色生态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培养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同时,传统的教师角色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教师成为学习者,他们的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知识生命化的帮助者、知识生活化的引领者、知识生产化的促进者、知识生存化的合作者。人才培养的组织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将是学习伙伴、协作者、服务者。
第二,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通过“全人教育”,即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要求相适应,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亲近自然、热爱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二是高素质的高端创新型人才。
第三,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知识传播媒介由印刷的纸质媒介转向数字化、虚拟化媒介。同时,学生注重的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社会情绪力的提高。因而,人才培养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将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纳入到课程体系,注重从学历的获得转向学力、能力的培养,注重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力中心、资源整合力中心,注重从固定的、短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动态的、终身的、开放的教育。
第四,在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方面,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教育面临更多来自非传统领域的挑战,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因此,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也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而且终身学习将更加重要。如今,人们面对着数字化学校、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远程学习、在线教育、云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虚拟化、扁平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游戏化学习、因材施教、翻转式课堂、远程视频教学等将成为学习的新途径。
第五,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亲自然情结的培养。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构建起互联网平台上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第六,在人才培养体制方面,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制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学校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招生体制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学习者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形成多元、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将注重多元化评价,打破单一的学校评价,形成学校评价、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将得到协调和平衡;在学校治理结构上将重视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四、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教育实践探索
《世界教育信息》:您曾经多次赴我国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那么台湾地区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积极做法?
周洪宇:我国台湾地区在教育方面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确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在这里以台湾科学工业园区为例进行说明。
在台湾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几大科学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其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成为台湾地区积极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挑战的重要支撑。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经营,通过产学合作、产业群聚、奖励措施的发展模式,已建立起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群落。台湾北、中及南部3个核心园区,共计有13个园区基地,2010年营业额占台湾整体制造业产值的17%,对园区及台湾整体的经济贡献相当可观。台湾地区科学工业园区建设在亚洲率先取得成功,特色鲜明,成效卓著。
其中,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新竹市,被誉为“台湾硅谷”。由于行政部门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台湾从20世纪60年代便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逐渐迈向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与高附加值产业。1980年,第一家科学工业园区在新竹诞生,由于新竹拥有许多知名的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具备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支持,以及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成功推动了新竹科学工业的发展。1998年至2009年,台湾行政部门共投入836亿新台币支持新竹科学工业园的软硬件建设和研究发展。2010年资料显示,入驻科学园的厂商数达443家,员工高达14万人。许多产品,如监视器、鼠标、主机板等世界占有率第一,芯片产值比率达全球70%。新竹科学园区独特的群聚效益,让工业园区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功与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密切相关。一方面,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增加专利权和专门技术入股比例,实行高薪或增加员工持股政策。另一方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园区规定,园区企业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数量必须占企业科技人员总数的50%以上,以保证把更多的台湾科技人员培养成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同时,为了开发科技人力资源,园区先后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科学管理学会等团体组织,通过整合,最大程度满足科技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另外,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周边拥有著名的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华工学院,附近地区还有“中央大学”、中原大学、中山科学研究院、中正理工学院、“交通部”电信研究所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园区管理局主动促进园区企业与当地大专院校、学术机构挂钩,共同从事高科技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建教合作奖励及辅导办法》等政策;举办各种研讨会,以提高企业高层主管人员在制定和执行企业经营策略、竞争策略、市场开拓策略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企业与科技机构的广泛合作,使得行政部门不再是唯一先进技术资源的拥有者与主要资本引导者,促进了园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印度“政、产、学、研”高度融合
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
《世界教育信息》: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
周洪宇:在这里,我仅以印度为例。作为“金砖五国”的主要成员,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在诸多方面具有类似之处:两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都在民族独立后进行了本国工业化进程,都经历了经济总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虽然目前从经济社会的整体实力看,印度仍然落后于中国,但在某些关键性领域,印度正在或已经超越了中国。印度政府、产业、科技、教育、经济与社会组织一体化以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挑战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关注。
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着力建设本土化企业,并擅长将品牌推向全球,像印孚瑟斯、维普罗和塔塔咨询,早就成为世界范围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品牌。中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的改革开放中,通过引入外资,大规模发展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印度的经济自由化足足晚了12年,它最终走上知识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软件、通讯技术和呼叫中心成为其中最耀眼的路标。在西方媒体的笔下,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因IT而生的班加罗尔依然是这个国家的头脑。班加罗尔是印度政府工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有印度主要的飞机制造厂以及电气、通讯设备、机床、汽车制造、制药等工厂。
班加罗尔的软件科技园是世界第四大软件研发基地,被称为“印度硅谷”。目前,软件科技园中共有200多家外国企业,6万多名外籍员工。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家在软件科技园中设有公司,现在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企业进驻园区。印度政府为进驻园区企业提供部分免税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如果一家公司要进驻园区,在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从提出申请到正式进驻仅需2周时间。据统计,印度IT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占出口产品的14%,占服务业收入的10%左右,占世界IT产业份额的7%,未来预测将达到14%~15%。每年各类软件院校大约培养68万人,其中包括38万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在美国,有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有人形象地比喻,印度是依靠金字塔尖上的2%的精英带动98%的平民。印度政府在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专门规划2250亿美元用于发展IT产业,计划建设15个高水平实验室,涵盖硬软件及测试工程,以提高其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及云技术等领域的技术水平。
对班加罗尔萨格学院的考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印度的高等教育是其IT业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为IT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也是其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在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融合,培养人才方面,萨格学院有以下几项具体措施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实施“企业家开发项目计划”,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器,鼓励创业;第二,除了政府赞助,学院还和诸如IBM等著名企业一起开办“卓越中心”,联合培养学生;第三,开办“技术创新中心”,在自动化设计方面,与德国、法国、美国等实现跨国合作;第四,每4年调整一次课程,邀请企业参与,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教学方向及任务,同时,企业每隔3~4个月便给老师介绍最先进的软件,以便随时调整技术方向。
IT业为印度提供了创新的平台,IT外包服务给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IT业每年290多万的直接就业人口中,有30%~35%的岗位提供给妇女,大大促进了印度社会男女平等的进程。同时,IT业还间接带动了900多万人口的就业,从而推动了其他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据印度国家IT委员会数据统计,40%~45%的工程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律师专业毕业生选择在IT产业就业。
作者:郭 伟 张力玮 刘来兵(采访、整理)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