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智能科技论文

英模题材广播剧的非虚构创作要素

2015-07-08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非虚构作品”一词是舶来品,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发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史哲领域,特别是纪实性文学、影视剧创作等。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清一色的英模题材,以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给听众深刻的人生思索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作家自觉的写实意识、文本呈现的似真程度以及受众接受时的真实感受构成非虚构类作品的基本要素。广播剧要面对大众讲述一个令人信服且具有强烈吸引力、新颖的“生活真相”,塑造一个可亲可近可感可信的“真实人物”。和重大题材强调“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有相通之处,写真人真事必须“大事不能违背,小事上做实做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编导在创作前期需有大量实地采访或占有翔实的文字、音频资料,有对人性和生活真相的洞察,有对细节的记忆与发现以及对广播剧技术原理的掌握与在实际操作中的发挥。“真实为本”是非虚构创作的铁律;“无一虚假”又是真人真事题材的局限,更是对编导创新能力的挑战。“实处不虚,虚时逼真,虚实相间”是广播剧对非虚构创作的探索与努力。

  揭示好人好事的必然

  英模题材广播剧要求编导对现实生活及英模人物能有真实准确的描述与理解,在个人的思索和公众的历史、社会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以真情实感感染受众。广播连续剧《乡村女法官》把四个故事交织穿插在四集剧情中,剧情井然推进,人物生动鲜明。编剧娴熟地运用戏剧矛盾冲突论,纠结不断却又绝处逢生,给听众欲罢不能的“听头”。戏一开始虽是“哭戏”却并不令人生厌:乡村女法官陈燕萍面对两个很“拧巴”的案子,一个是女儿坚决不要刑满释放的老爹“回家”;一个是母亲坚决不养得了怪病的女儿李小敏。WWW.lw881.com法理说服不了,便用亲情说理。她巧妙引导老爹回忆在狱中写的信,不仅催下女儿的眼泪,也让听众动容,为化解父女矛盾铺垫亲情的感召。第2集,陈法官再次说服小敏妈妈未果,又去探望离婚又遭遇车祸的阿贵。阿贵原想“闹事”,但陈法官对弱者真诚的关心与帮助使阿贵感受从未得到的尊重,为化解对方怨恨开导沟通的良方。李小敏过生日,陈燕萍用母爱温暖孩子冰冷的心;面对拖欠农民款的老赖,当陈法官一身正气,毫不退缩,依法治恶。从第1集李小敏母亲遗弃女儿案“起因”到第4集“法官妈妈”,首尾呼应,“法官妈妈”既是主线,又与其他三个故事相关,既是典型案例又都是戏,它们相叠加后回答了陈燕萍在基层法庭工作十几年,审理了三千多个案子,为何是“无一改判,无一错案,无一上诉”的“三无法官”。一个人一直为人民做好事源于对农村的熟悉,对底层生活的了解和对人民的爱;她希望更多的人有尊严地生活;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和谐。这部剧具备了非虚构作品的优良品质,即达到了“势之必然”、“情之必然”和“理之必然”三者的有机融合。

  寻找灾难事件的切换落点

  非虚构不是不允许虚构,而是虚构必须基于事实,符合事情发生的历史情境,合乎情理、事理的联想,符合真实性原则。广播剧《一个永远无法接听的电话》很好地把握了想象的度。它再现了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王伟一家人的生离死别。40分钟浓缩了20多小时的紧张与期待,它所营造的求生与永别、大爱与大恸的审美期待令人震撼。编剧虚构了王伟妻子张蓉和妻妹张楠的期盼、回忆,求助和信心等“过程”,这些心理活动或意识通过合理想象“还原”,从人们普遍的心理趋同中寻找情感认可。虚构“意外中”的心理故事,让听众把它当作非虚构的生活真实。全剧采取切换手法突破“三一律”,极具悬念地把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同一事件切换式地“情境再现”,牵引听众的情感注意力,让听众相信:妻子(及家人)为了求生等待王伟的出现和救援,她相信爱情,相信亲人;与此同时,王伟为了先救更多的群众顾不得自己小家,他相信妻子,相信责任。切换使非虚构时态更彰显戏剧张力。王伟的妻子及家人对生命的希望以及生命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和无奈自然地流露;同一时间,王伟和战士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救出了23个群众。这边的牺牲反衬那边的重生,“于无声处”催人泪下,引领听众感受与超越人物内心的真实。

挑战叙述方式的难度

  “他发现了一片崭新的蓝海,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的涛声”,这句颁奖词是cctv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刘海涛的,

是广播剧《蓝海涛声》剧名的由来。物联网、高科技、传感信息技术……题材别开生面,也带来了题材驾驶与听众接受上的难度;采用第一人称为叙述主体,打破第三人称、旁白等叙述常态,“自说自唱”增添了创新的难度。

  出生在大西北,成长在草原上,考上名牌大学,在科研单位就业、创业……刘海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编剧以“我”的回忆为主线,纵横在过去和现在,励志与作为之间,让听众有种听觉上的“穿越感”。刘海涛七八岁时,在大草原上,老师背着黑板上课,风沙吹跑了黑板,那时他崇拜的偶像是孙悟空;12岁和妈妈进县城,他最兴奋的事情是上楼梯;在科研所工作,一次windows系统存在风险,“请及时下载系统补丁文件”的提醒触发其科研灵感,构想“传感器连成体系”即物联网的宏图,为了这个“空中楼阁”,刘海涛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线传感网络课题研究组,历经十年,终于成立了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国”中心)……这些片断的心历路程,因“我”的叙述不再是干巴巴的履历表,而通过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生动的意象比如“孙悟空”、有关“虎”的成语联想等,这些不是凭空虚构和无中生有,而是经得起质证、对证、映证、验证的生活真实。在非虚构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定位比较尴尬,或与主人公关系不大(通常是记者);或只充当一个叙述者/见证人,与剧情若即若离;或搅进故事喧宾夺主。所以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既体现客观,更有自由度。而《蓝海涛声》中的“我”即主公人,真实直接的叙述,单刀直入伸展剧情,既与科技工作者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意识的精神气质契合,又让听众通话人物语言、对话、细节的充实贴近这个典型人物的精神追求,其坚定的意志力,强烈的内驱力,深沉的责任感正是中国优秀科学家的基因所在。

  英模题材非虚构类广播剧创作不仅要以声音塑造、音乐、音效等元素还原人物的真实态,还要在人物设计、剧情构架及广播剧技法运用上呈现符合人物性格的情理时态,才能为当下听众接受和认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