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智能科技论文

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优先

2015-07-08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先天性优势,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资源开发的问题,最大矛盾在于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冲突,我们要正视并合理对待这个问题。资源保护一定站在优先地位。只有生态旅游和资源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和谐发展,才能吻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为人类提供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关键词]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民族旅游;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发展就意味着开发。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总是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是差的难度大的。我们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业必将深化和加强。
  根据国家旅游发展规划蓝图,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特征。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优势体现在生态环境特点突出。响应国家号召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民族地区尤其西北边疆地区,更多致力于生态旅游建设,势必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开发,而开发本身意味着破坏,发展边疆地区民族旅游,即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与经济,也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异化和流失,对边疆地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和谐发展,必须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此,就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如何与环境资源保护达成协调步伐,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民族地区资源系统庞大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旅游资源神秘性强,诱惑力大,现已开发的和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相当丰富。WwW.133229.coM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较高
  旅游资源的特色和魅力即旅游资源的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乃至世界所瞩目。而且,按照旅游流的发展规律,由于资源的垄断性特征,使得旅游目的地将更趋重于自然的、原始的、生态的、纯粹的资源环境。
  (三)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
  民族地区地势独特导致资源分布不平衡,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层层分割,导致多变的景象,使得资源类型丰富。资源优势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曾经基于探索阶段的生态旅游,现在已被重视,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是在强劲发展生态旅游的势头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两者的矛盾愈加激烈。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1965年海兹尔提出“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他认为生态旅游有四个要点:减少环境影响,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这个独立术语,指出两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概念被正式提出,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意识到它的潜在利润、长久效益、比伐木农耕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的破坏性小,能将开发保护相结合等优势,纷纷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本地旅游业的目标;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政府、企业、研究人员、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生态旅游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我国召开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成立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96年我国在联合国支持下召开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将生态旅游研究推向实践。97年在北京举行的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认为生态旅游对于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在30多年里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和研究,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生态旅游它不仅仅是人们花钱消费自然、享受自然,更多的是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和自然和谐;不能只有当代人享受而剥夺后代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
  (一)盲目开发利用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大量游客聚集景区,人员和车辆对土地的踩压,对土壤和植被造成损害,出现土壤板结、压实、水分渗透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影响植被生长,破坏景点。如内蒙古的草原生态逐年沙化,森林面积缩小,城

市扩张建设占用草原、森林植被,造成生态质量下降。
  (二)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景区之内大建人工设施,导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比如有的景区规划建设有景区公路、森林小火车铁路,大量的宾馆、饭店等建筑设施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很难恢复。
  (三)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过度接待,人员污染严重,水域污染范围扩大。如内蒙古草原植被中开拓出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多,接待量越来越大,生活垃圾增多,使得草质枯黄稀疏,环境污染严重,旅游环境质量降低,同时旅游资源共享水平也相应降低。
  (四)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出现诸多不良变迁和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受侵犯。如现代文明进驻少数民族地区,日常生活被打扰,古老的民族习俗和民族制度被任意改变。大量的民族文化遗址、遗迹遭到破坏。二是民族文化庸俗化。出现景区拉客宰客、商品以次充好等惟利是图和犯罪现象;还有在民族旅游的文化演示中,为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故意追求原始落后文化,把已经被摒弃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展现出来,大大贬损了民族文化价值和旅游形象。三是民族文化过度商品化。如景区内为吆喝生意,经营者随意穿着民族服装,不了解其内涵,粗制滥造,丧失了民族魅力。四是民族文化淡化、同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人为了迎合外来游客的需要,盲目崇尚时尚和现代,塑造与民族地区淳朴民风格格不入的景观形象。如景区内的霓虹灯、广告牌、快餐店等,扼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综观诸多问题,我们要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优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优先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西方很多国家对此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禁止在国家公园中建豪华宾馆;韩国在“简”上大做文章,自带过夜设施,不设垃圾桶,生活垃圾自己带回;新西兰排斥贵族式的“豪华游”,鼓励人融于自然。环境教育普及,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我国的生态旅游仅属于初级阶段,还需在很多方面加以重视和努力。第一,需统一规划,有序开发。要有研究有计划,不能以行政命令决定断然开发。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合理规划设计,规划好功能区,保护好核心区,开发试验区,坚持持续利用的方针,对核心区加以严格保护,不对外开放旅游;在试验区开展科研和生产;在旅游区开展旅游业务。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功能和作用。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制订合理可行的规定和措施。在保护区建设旅游设施和进行旅游活动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减少旅游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据实际情况和总结摸索实践经验,在组织机构上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第三,严格执法力度。要坚决杜绝偷猎、乱开采、乱开伐等现象发生。第四,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文化的同一性,要维护保留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本质。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确立民族文化保护主体和职责;出台有效的保护模式,如数据库和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共同维护和保持民族优良传统。第五,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宣传环保理念。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目标和立足点定在保护后代的旅游需求上,并以此为指导,做好环保的各项工作。把生态教育作为我们国情教育的必修内容,全民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使我国的生态旅游建设能够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学刊.2004,(4).
  [2]傅文伟发展旅游和环境管理.摘要.
  [3]旅游科学.2002,(3).
  [4]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论文摘要.
  [5]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
  [6]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21-38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