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浅析
农业机械化是各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手段。从某种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完全能够代表其农业生产水平。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中将农业机械化得以最大程度的推行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加农作物产量。不断实现农业机械化,可在进一步改善各类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确保作物收成和产量的稳定性和增加性。还能确保农作物在播种季节和收割季节得以及时性地种植和收割,利于各农作物的生长,也进一步避免了农作物收成的流失。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值。产值低下是水产、禽类以及农作物等农产品中初级产品[1]的最显著和最主要特点,但倘若将其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产值。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很多地区的农业特产若未经加工和包装就不能被称为商品,无法以正规的商业渠道进行销售,导致许多特产过度堆积而腐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若能将这些农产品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农产品销售道路,从而在提高农户收入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机械化,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统人力劳动的使用力度,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生产时间等),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最大化地提升,从而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之间的各方面(经济等)差距。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农用机械制造业较低端。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用机械制造业尚未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形成完整产业发展链接(市场研发——规模生产——推广销售[2]),特别是部分小型农用机械制造业尤为显著。这就导致农用机械制造业出现企业力量薄弱和不够专业化的不利局面。最终不仅会使各农用机械在后期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用机械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用机械推广难度较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农用机械生产行业中,大中型农用机械的生产总值仅占据25.00%左右的比率,其余均属于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而这些小型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多以生产规模小、企业综合实力薄弱为主,且其社会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推广难度。
农用机械设计针对性低。尽管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升,但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因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普遍落后。而各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在对农用机械进行设计和推广时并未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导致其所制作的农机无法满足部分经济、交通等均较落后地区的使用需求。售后服务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也会大大降低农户购用农机积极性和欲望。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实际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力劳动[3]。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农业收入有限,便吸引了大部分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此,导致农业生产力大量流失。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不但能够显著性地减少劳动力的耗费,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愿景,可对上述问题起到很好的解决作用。
季节性强是农业生产的显著性特点,各类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对时间和环境等都有其特定的需求,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或收获时期,就极有可能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效率性。如,东北地区小麦收割机的效率是人工劳作的40倍[4]。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控制和伤害性较大的一种因素,尤其像旱灾、水灾以及虫灾等对农作物的侵害性极强。而在抗灾中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力度,可进一步加快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速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损害,确保农业生产的再次发展。
3结论
农业生产相关行业尤其是农用机械生产行业应就农机在各区域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在此前提下制定和實施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从而尽可能地将农用机械与农业生产和谐化,以进一步推动农机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共同发展。
作者:尹丽元
第2篇:农业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1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但是在农业机械实际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时也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及时的总结和解决才能使人们更好的利用农业机械,发挥其重要作用,提高其工作效率。笔者总结当前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存在问题主要有:机械设计缺乏针对性;农用机械推广难度大;农用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低端化。
1.1机械设计缺乏针对性
一部分农村的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山区,交通更是不便利。而在农机设计和推广时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导致设计出来的机械并不能满足使用。同时农机的售后服务也不能保障,导致农民购买农用机械的积极性不大。
1.2农用机械推广难度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型农用机械的生产总值占农机行业的25%左右,其他都是一些小型农机生产企业。这些小型的农机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整体实力也不强,社会影响力弱,因此在推广自己生产的农用机械时难度极大。
1.3农用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低端化
我国的农用机械制造行业,特别是一些小型农用机械制造行业没有依据市场需求形成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这就导致了大的企业不够强大,小的企业不够专业的局面。后果是生产技术不高,机械容易出现故障,使用的寿命较短,不利于农用机械推广。
2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来讲,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
2.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农用机械的利用并不是十分广泛。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农业生产基本是靠最原始的手动,使得生产效率很低。如果能大面积的推广农用机械用于农业生产,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使得他们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去做其他的工作,增加收入。
2.2增加农民收入
调查显示,农业机械推广越广泛的地区,农民使用机械越普遍,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就越快。最后结果是这个地区农民的收入就越高,产值越大,农民的幸福指数越高。
2.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能促进机械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机械相关配套行业的的发展。这些相关配套行业在我国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带动农业发展。在农用机械大规模投入农业生产中后,农村的劳动力就可以进入到工业和其他服务行业中,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同时也增加农民自己的收入。
2.4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业机械的推广与使用,也提高了农民依靠技术来发展农业的信心,增强了他们依靠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益的意识。只有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把自己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和增加自己的收入。
3结束语
积极面对和解决农业机械在农业应用当中的现实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还要正确认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当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认识,让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同时作为农业机械化部门的工作的一分子,更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出发,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把努力做好农业机械化事业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
作者简介:杨国柱
第3篇:农业机械化在双江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民效益增收的有力保障,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双江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全县辖四乡两镇、有72个村委会,3个社区,803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17.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2.72%,少数民族人口占45.71%。全县国土面积2157.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568亩,其中:水田87068亩,旱地266500亩。201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2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0元。2015年底全县共拥有拖拉机4795台;农用运输车391台;农用排灌机械拥有量308台;耕整机5055台;拖拉机配套农具669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756台;畜牧业养殖机械8597台;联合收割机19台;机动喷雾机237台;机动脱粒机3052台;农业机械总值达17852.4万元。全县农机户达13576个14740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个36人,农村农机从业人员15228人。
2发展农业机械是促进双江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要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对农业生产高额投入,抓住适实双江农业发展的既能农田作业、又能汉地耕作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我县农村经济、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源薄弱,坝区小,水田少,而且在逐渐减少;农业生产发展单季较多,种植规模小并且不连片。山区和汉地较多,由于农户耕种方式比较传统,所以利用率较低。针对这一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与自然村加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生产,帮助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管理、措施。
上表的统计反映情况是2013——201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农业生产劳动者购机补贴以后,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的真实体现。这些作业机械的配置,使更多的农业劳动者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应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对仅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开发,抢农时、保节令,改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变单季生产为多季生产,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既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又解放劳动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农业机械是实现双江农民富裕的重要保障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活不富裕,是制约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要使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得到富裕的生活,靠的是收入的增加;农民增加收入靠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又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科技人才、管理措施的支持。实现农业机械化才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劳动投入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在农业建设中,要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引进先进的、适用于自己的农机产品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比如,一是勐库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在完善农业生产的同时;继续购置茶叶修剪机械、揉茶机械,对茶叶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保障茶叶价格连续五年稳步上升,获得高额的经济收入。二是沙河乡忙孝二组的农户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在县农技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抓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玉米、马铃薯播种收获技术。2015年完成机插秧面积35亩;马铃薯机收面积500亩,水稻机收面积2万亩次,机械深松整地面积5000亩。引进3台处理量10—20t循环式粮食烘干机,2台高速插秧机和秧盘播种成套育秧设备1套,建立了全市唯一的水稻全程机化生产示范基地,为本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措施就是鼓励农民、农机手加大对农业机械投入,使他们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农民、农机手有了新装备、新投入、新知识,掌握科学管理及方法措施,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快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要想农村经济长期提高效益,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方便、经济、实效、多用的新型机械和性能精密、作业高效智能化的环保机械;在设施农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保障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只有农业机械化先行发展,才能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水平。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马志平
第4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安全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使农用机械更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需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可行的有实效的推广方案。如何更好地推广农用机械,使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推广效率;加强宣传,广造舆论;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完善维修保障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农机推广体系;争取政府对推广工作的支持,加大推广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总结了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仅供读者参考。
1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推广效率
要想大面积推广农用机械,就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对道路进行维修扩建,同时修建一些便于存放农用机械的场地,为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创造有利条件。推广成功后,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农用机械也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2加强宣传,广造舆论
宣传是一种营销手段。由于一些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所以及时充分的宣传就成了农用机械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地政府应该在农用机械惠民政策出台后的第一时间传达给农民,使他们了解到自己所能享受的实惠,从而有选择地购买机械。技术指导人员也要及时开展机械使用和简单维修的课程,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为农用机械的顺利推广奠定基础。
3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用机械的推广中,技术人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技术和加强推广能力,使自己成为能为农民提供专业服务的专业人员,引导农民认识农用机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用机械推广成效。
4完善维修保障体系
农民在使用机械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机械坏了修理不了,这也给农民使用机械和农业生产造成困扰,给农用机械推广造成障碍。解决这类问题各地应建立农用机械服务站,服务站可面向全区域,功能不仅是向农民推荐好的机械,更重要的是做好机械故障维修等售后服务,从而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
要加大培训力度,给农机推广工作者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按照农民的需求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要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势,聘请专业教师,将培训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动员大会,鼓励农机推广工作者积极工作,培养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做贡献。
6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十分关键。基层农机推广部门需要逐步建立起科、工、户一体化农机新产品研发以及多元化的推广机制,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机制,可以为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建立起相互联系的推广网络,能够及时得到相关的供求信息,及时为当地引进先进的农机技术与新农具,加强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化。
7争取政府对推广工作的支持,加大推广的支持力度
我国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的关注,国家出台各类惠农政策,其中具体阐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各级农机推广部门需要抓住机遇,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到当地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使得农机推广研究工作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投入,设立农机推广的专项资金,及时引进新的农机技术与新农具,持续加大农机推广的力度,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在农机推广方面的实际作用。
8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水平
农业机械创新发展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结构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认真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的重要基础工作。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不平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该从对各个区域基础调研出发,因地制宜的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粮食作物的全程系列化机械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要扩大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围绕发展蔬菜、瓜果、园艺、暖棚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研发和推广科技含量高、有利于提质增效的农业机械设备。
9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和范围已成为我国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也有许多农业落后地区,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尤其是山区,推广农用机械的作用和意义重大。农用机械的推广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作者:于秀慧
第5篇:农业生产机械化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课程面临着来自全国教育改革的许多挑战。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对于学生来说,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都会花很多时间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团队合作包括组织、协调和管理团队、项目等方面的工作。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被确定为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企业寻找雇员唯一不变的要求之一是团队合作能力——同他人一起很好地完成工作并成为团队一部分的能力。每个员工必须能够同团队一起工作,而不是纯粹以自我为导向。员工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与团队一起走向成功。这些角色的和谐共处有助于建立一个强大的团体。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通常情况下仅仅关注个人目标,在团队中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不和谐性。学习怎样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一、教学策略
团队合作教学活动被用于农业机械化的课程学习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团队中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是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如开展演讲、模拟活动、写作论文、组织沙龙等来实现的。每个学生面临的挑战是解决自己团队选择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每个团队由3~5名学生组成,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哪个团队。以下几个方面被用于合作项目中:
1.每个团队分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机械化是如何改变食物和纤维的生产方式的?”“目前,正在被生产者使用的不断发展的机械化技术有哪些?”
2.团队决定如何收集背景信息。如通过查看网页,让队员准备一系列的图片来展示机械化技术是如何减少劳动力并增加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棉花的产量的。
3.团队建立一个组织代表团队发言。如让学生总结每种新技术的特点,描述新技术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作用等。
4.团队关于问题的解决过程要写一篇总结论文,教师通过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估学生的表现。
5.团队选择向全班同学展示的方法,如通过演讲和文稿演示。可向全班同学提出团队发现的问题,如“在职业生涯中需要培养什么样的领导关系、人际关系和工作技能?”
6.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亲身体验团队合作学习的文章,以解释自己在团队合作中学到的东西。
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会,总结教学成果。开展讨论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相互沟通交流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讨论激发逻辑思维,培养倾听的能力,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帮助自己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教学成果
关于团队合作学习的文章被用于评估课堂上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些文章写于每一团队完成任务之后,主要是为全体师生提供关于团队学习的经验。下面的建议来自于学生的文章。
“我认为团队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好,因为团队成员们的性格互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我们基于相同的兴趣,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平均分配了团队的任务,调动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分为口头上的和书面的,我们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过讨论合作,完成了各自的目标。”
“各个团队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不一致,但学习方法是相通的,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学会了融会贯通的本领。”
“团队合作学习活动将我们每个人都融入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合作与学习的氛围。”
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是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总结,是针对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证明,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效明显,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左开宇等
第6篇:浅谈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支柱型产业,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近些年来,随着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遭受到了比较大的挤压,加上传统农业的生产力较低,经济效益较低,也使很多农民放弃了土地,投入到了城市建设与工商业之中,导致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特别是在一些山区,由于机械化水平较低,体力劳动繁重,很多人都放弃了农业生产,这也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的流失。
面对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我们能够认识到科技的力量,通过机械化的普及,来提升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让群众重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便捷性,提升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建设中,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更好的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方便、经济、实效、多用的微型机械和性能精密、作业高效智能化的环保机械,在我国设施农业、精确农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样一来,农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得以提升,基础产业得以巩固,也就能促进其他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在传统的观念中,农业就是种植,其实不然,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几大产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加上地域特征的限制,单纯的种植业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农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则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比如养殖业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渔业需要专门的配套设施,只有通过机械化才能够保证这些产业生产的有效进行。
所以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进行农业产业机构调整。而农业机械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调整和优化农机化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须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用机械装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种植,收获、精深加工、包装、保鲜、运输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手段,是实施先进的农艺技术、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物质保证。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以便为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农业产值的有效实现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三、能够有效提升粮食产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够不断的提升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这在农业中也是一样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耕地面积的日益缩小,想要保证社会的安定与人们的安居乐业,除了依靠进口之外,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而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高、进度快、质量好、经济合算,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机化水平,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比如采用机械化进行生产,可以进行有效的灌溉,提升灌溉有效性的实现,依靠机械化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科学的进行综合治理,另外运用机械化进行施肥,更可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与吸收率,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提升粮食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都是提升农业生产价值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随着三农政策的逐步深入,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也在逐渐的增大,另外加上“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们也都深刻的认识到了:农村要实现小康,关键要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靠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产技术的推广,需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农艺与农机相配套,只有农机发展了,农业综合机械作业水平提高了,这些高产、省工、节本的关键措施才能落到实处,这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做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实行,才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业劳动程度,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根本途径,这也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与生产力。所以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另外在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做好农业机械化示范生产基地的建设,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让群众认识到了机械化的优良用途,才能够促使他们进行相关的采购与运用。除此之外,也需要我们做好农业机械服务的产业化与社会化,毕竟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有限,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或者遇到一些难题,面对这些因素,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鼓励建立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服务队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农业机械化的贯彻、执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韩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