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开展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真正提高幼儿科学素养,针对幼儿教学实际,应着重从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充分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多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多体验一些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效。
一、创设可操作情境,培养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幼儿好奇好动,对身边及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去探索,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并把它作为科学小实验内容纳入教学活动。首先,要营创民主教学氛围。从幼儿入园时教师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得到鼓励,孩子们的探索、发现得到支持,孩子们的错误、失败得到宽容和理解,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品格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其次,要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由于科学小实验内容知识性很强,幼儿年龄又较小,在教学时如果我们单刀直入直接进入实验内容,这样会让幼儿一时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孩子身边的环境入手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的一条良好的途径。
为此,在组织孩子科学小实验时,我们可通过日常感知、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实地参观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萌发出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如:在《“沉”与“浮”》实验活动中,我先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鼓励幼儿猜想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木棍、石头、玻璃珠、树叶、棉花、皮球、鸡蛋等在水里会怎么样?然后再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玩水是孩子最乐意的事,他们在自由气氛中尽情地玩沉浮游戏,尽情地交流彼此的发现。同时,在孩子边玩的过程中教师边适时提醒和指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通过有效的引导,孩子就很快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仅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也获得了很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和发展。
二、注重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
俗话说:“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纲要》多处提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幼儿科学小实验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动一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在做的过程中并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在如何整合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1.实验内容选择要“生活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幼儿生活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科学的变化,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将身边的点点滴滴化成有趣的探索活动。《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在孩子身边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无疑是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生活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从孩子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如,科学小实验《溶解》,我准备了塑料杯、小勺、凉开水、面粉、米、糖、沙子、味精、绿豆、奶粉、咖啡粉、盐、土,并贴上材料名称标签,通过幼儿自己的实际操作使幼儿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中溶解得快,有的东西溶解得慢,还有的东西不能溶解在水中。同时,我让幼儿品尝糖水、盐水、绿豆水的味道,知道盐、糖到哪里去了,感知盐、糖的存在。很多幼儿通过此次小实验都能自己制作出自己喜欢喝的饮料,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越做兴趣越浓,主动参与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溶解的含义,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实验过程组织“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这些属性与幼儿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是符合幼儿的天性的,备受幼儿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如,有一次,在组织幼儿玩一个益鸟(虫)和害鸟(虫)的迷宫游戏时,说到了蚯蚓,我问小朋友:“谁知道蚯蚓有什么特点?”小朋友们的答案很多,“蚯蚓能钻土。”“蚯蚓在下雨天才出来。”“蚯蚓是益虫。”“蚯蚓切成两截,不会死!”这时,有个小朋友突然站了起来:“老师,如果把蚯蚓切成了三截,它还能活吗?”我一时愣住,孩子们也一片哗然。
考虑了片刻,我对他们说:“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于是,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和我一起做了这个实验。结果证实:蚯蚓切成两截,会变成两条蚯蚓;切成三截,中间的一截不能存活。我很高兴,因为孩子们的问题不仅是他们的问题,同样,也可能是我的问题。而通过和孩子们共同去找寻答案,使我和孩子们共同明白了一些“为什么”。又如,“磁铁钓鱼”(在纸做的鱼背上别一根回形针或铜针、木制竹针等,用一块小磁铁代替钓钩,让孩子进行钓鱼竞赛,熟悉磁的特征)“会变的颜色”“什么东西容易倒”“什么东西不见了”等科学小实验,我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幼儿可操作的有趣的实验材料,把科学小实验活动有机地贯穿融合于游戏之中,边游戏边实验。实践表明,把科学小实验和幼儿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物体的属性,也明白了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
3.实验课程“综合化”
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只局限在单个学科或单方面的调整、补充上,应充分挖掘一切幼儿科技教育课程资源,把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贯穿渗透到其他知识领域的教学之中,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教幼儿认识长、短”的活动中,可给幼儿毛线、彩色纸条等材料,让他们自己去丈量、去比较、去理解物体的长短;在体育活动中,可通过滚球、玩滑梯、荡秋千等活动去学习快和慢的概念;在音乐活动中,可让幼儿拨动或轻叩几种乐器的声弦,使之产生振动,然后让他们去触摸琴弦,体验琴弦的振动,倾听琴弦的声音,从而懂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三、启发引导,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索成功的乐趣
幼儿在科学小实验操作时,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幼儿的想法及做法,积极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习,切忌空谈。幼儿科学的探索过程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也必然会经历挫折,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幼儿,给幼儿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探索、去思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并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再次尝试的机会,切不可打消幼儿的积极性。
1.把握契机,恰当引导
幼儿因为年龄小,能力有限,在实验操作时他们或多或少会发现一些问题,也会常常发生因遇到无法独立解决困难而放弃探索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和耐心的引导,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科学区中,两个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这时,有个小朋友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
后来,两个人一起研究忙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两人就开始泄气了,放下了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我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孩子们一听又开始来了兴趣,都围了上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孩子们欢呼了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初步理解了磁铁的属性,也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2.允许失败,鼓励探索
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实验中,幼儿不能避免的是操作中的失败,这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幼儿正确面对失败,鼓励幼儿在失败里总结经验,进行更大胆的操作与探索。如“小灯泡亮了”小实验,我尝试让幼儿接亮小灯泡,一个小朋友把电珠的一端接触电池,而另一端悬空,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于是,她就放弃了。她跑来跟我说,这一点都不好玩。此时,我抓住时机适时给予鼓励。说:“你前几个步骤做对了,而且完成得很好,但离成功还差一点点,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同学的做法,你还差哪一个环节没做好。”后来她借助导线把灯接亮了,还用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提高电压,使灯更亮了。由于我的点拨、支持和鼓励,孩子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有效地发展了孩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表扬肯定,激励评价
创新是激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幼儿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激励幼儿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处理问题,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信任的眼神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幼儿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如在“风车”小实验中,我提出问题:怎样产生风?幼儿开始只会用嘴吹,用手扇,玩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这时我对孩子的表现加以肯定,再指着桌子上的纸、书、小盒子等物品说:“小朋友可以试试桌子上的这些东西能产生风吗?不用嘴,不用东西帮助能产生风吗?”幼儿马上进入第二轮的探索,他们不但用老师准备的物品产生了风,有的幼儿还拿着风车围着教室跑起来,风车果然被吹动了。及时鼓励幼儿从各个方面去探索解决途径,拓宽了思路,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语)总而言之,科学小实验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感知、探索、发现、操作和学习,培养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从而为幼儿的终生学习,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形成较规范、严谨的科学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张銮英 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