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智能科技论文

性别视域下新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针对性研究

2016-03-31 15: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和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政教育的成败决定了高职院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对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深刻,使她们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也使她们的价值定位、人生规划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甚至影响一生。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因忽视性别差异,而导致男女大学生的三观出现偏激,意志品质、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就业婚恋关注层次各异,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性别视域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性别视域下新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针对性研究的意义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借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东风,新疆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新疆要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为核心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当前,新疆正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高职院校不仅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更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播思想理论知识的神圣使命,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主阵地,更是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主战场。大学生是我们与三股势力斗争的战略制高点,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已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新疆共有高职院校22所,在校生10.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14万人,占总人数的51.1%;女大学生约为5.45万人,占总人数的54.2%(依据《2014年新疆妇女发展状况统计监测报告》测算)。新疆各民族受到不同的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使在校男女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和知识模糊,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及沿袭已久的社会性别.印象对他们影响较深。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社会环境的种种压力与限制、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和社会性别角色一直影响着她们的认知系统和成就意识,使她们的成长和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而性别观念和行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与文化素养、思想品质、道德观念等密不可分的,他们的性别意识、态度和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性别视域下新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性别差异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可以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能不断提升男女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对社会性别平等理性而清晰的认识,成就自信独立的人格,促进男女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与完善,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辅导员在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上要注意性别意识的差异性,并贯穿于日常的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具体做法:第一,高职院校要在辅导员配备上做到辅导员性别比例的平衡和协调,重视社会性别理论知识的培训,重点是加强辅导员业务能力的性别针对性培训和交流工作;第二,辅导员要加强工作方法的学习和探索,尤其要研究当代男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动机和角色定位等,根据性别差异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实效性;第三,辅导员在选拔和任命学生干部时,要做到男女学生干部数量的均衡,要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选拔和考核标准,要结合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要培养学生干部如何针对性别差异开展工作等;第四,辅导员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男女学生的兴趣差异、爱好取向、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不断扩大学生们参与活动的覆盖面;第五,要将男女平等的观念融人到辅导咨询、形势政策分析、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彰显男女大学生的个性优势,激发她们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辅导员存在同质性和统一性,鉴于班主任多为兼职带班,所以除了要侧重于上述辅导员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外,更要将社会性别渗人到班级建设、学生养成教育和相关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以阳光的姿态和坚定的信念跨人社会。

 

  2.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开展

 

  学校对学生社团审批和社团章程的审核中要体

 

  现性别公平原则,社团中必须要聘请男女老师各一名作为导师,在吸收社员的过程中注重男女比例协调;在组织策划社团活动时,侧重考虑社会公益性活动,引导男女大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性别优势,注重男女大学生的话语权,多措并举,选择男女大学生都喜欢的组织形式,将性别公平的思政教育理念融人到社团活动中,并能通过活动辐射到社会生活中;要兼顾性别差异选择有效的活动内容,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实现社团活动的思政教育目标。

 

QQ截图20160323141147.png


  首先,要提升学生干部的社会性别敏感度,提倡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开展思政教育,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化身但更容易深人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观念意识、理想信念是学生们感受最真的,也是学生们乐意效仿的;其次,学生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及各部部长必须设有男女学生各一名,一方面体现出性别公平原则,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性别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再次,学生干部岗位中应分别设立男生工作部和女生工作部,建立性别诉求渠道,并对男女学生管理中的难题和新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参与能力、协作水平等。

 

  3.实习实训及就业创业中思政教育的开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实训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负责学习任务的老师主要为实训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工人,而且实习实训中学校和企业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实习实训期间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营造和谐的思政教育氛围。利用男女生习惯接受的方式在实训场所挂贴横幅、标语、动漫画等,也可以让学生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训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品质;二是提升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工人的社会性别教育能力,强化她们在实训中实施性别差异化的指导和建议;三是选择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在实训期间因角色的转变、教师的更换和生活学习环境的社会化,必然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就业恐慌等问题,所以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定期到实训场所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主要以社会性别为出发点,侧重于职业道德、企业文化、行为习惯、生产安全、法律意识、就业择业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四是建立多方沟通平台,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建立由企业、学校、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工人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政教育讨论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实训期间的思想动态,并制定有效措施;五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制定性别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的考核形式。

 

就业创业中开展思政教育应抓住以下几点:

 

是性别差异化就业创业观念的系统性培养。高职院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将就业创业观念融人到思政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职业群的岗位能力要求;二是利用社会性别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帮助男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性别的就业创业心理教育,疏导大学生的就业紧张与焦虑情绪,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四是定期组织就业创业成功人士给学生做专题讲座,现场解答男女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虽然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

 

  但育人环境上还缺乏企业文化、法律意识、性别公平、就业平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还未体现出来,尤其是从性别视角来促进男女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引导性不强。

 

  一是合理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营造性别差异的文化氛围。使社会性别文化进教室、进公寓、进餐厅、进操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先进的性别文化熏陶学生;二是开设性别教育大课堂,将正确的性别意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引导男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及家庭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性别意识;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管理部门和社团根据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文化活动,将性别平等差别与尊重情感与责任”“道德与法制融人到活动中,化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性别困扰和情感纠纷;四是加大校园媒体对社会性别的宣传力度,强化宣传中的科学性别定位和引导,有效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专栏、信息显示屏、主题板报等媒体,宣传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增强学生的性别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性别素质;五是强化社会性别交流平台,发挥丝路新语媒体育人中心、思政教育专题网、校园网、信息公众交流平台等作用,构建正确的性别道德体系,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取向,不断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促进男女平等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相信随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持续深人,性别差异化的思政教育格局也会不断成熟和完善,必定会形成男女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增强社会对性别意识教育的关注度,为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