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在锂电自行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动力智能化方面。目前,国内制造传感器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将传感器打造成能改良并优化动力系统的产品,使其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寿命长的优点,仅为少数企业所掌握。成都宽和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简称为宽和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家,在推动锂电自行车动力系统智能化上,宽和科技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众所周知,中国锂电自行车尽管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但由于传统传感器和驱动方式与锂电池并不匹配,使骑行舒适度、动力系统寿命、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锂电自行车市场化推广较为缓慢,与铅酸电池电动两轮车庞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巨大的反差。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锂电自行车的产销量为167万辆,2013年上升为255万辆,分别仅占电动自行车总产销量的4.7%和6.9%。而在2012年之前的几年时间里,锂电自行车的产销量在整个电动自行车产销量中仅占2%以下。锂电自行车在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家族中占据如此小的份额,与行业的重视、政府的关心极不相称。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种集旅游、休闲、健身、代步功能为一体的锂电自行车,在发达国家受到大力追捧,在国内市场销售却难见起色。表面上看,是因为锂电自行车还没有得到中等以上收入消费群体的认可。
然而从深层次剖析,有这几种原因:一是整车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提供足以让消费者放心与满意的产品;二是整车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感器对整车动力性能与寿命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在选择零部件时,把传感器放在可有可无的状态,导致锂电自行车推向市场后返修率太高,把问题都归咎于锂电池或其他的零部件上;三是经销商对推销锂电自行车尤其是智能锂电自行车信心不足,认为这种价格高于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产品难以畅销;四是政府支持锂电自行车的消费政策不到位;五是市场与舆论还未营造消费锂电自行车,尤其是智能锂电自行车的良好氛围。
随着中国大陆锂电自行车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外市场正在逐渐接受智能锂电自行车。作为国内最早研发与制造智能混合动力传感器(兼备力矩与速度的优点)的企业之一,宽和科技以终端用户的需求与体验感受作为标准,根据成都和重庆两地上百个骑行爱好者测试的结果,打造出的一款堡森牌传感器,此产品已经获得146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推广智能锂电自行车的两三年时间里,宽和科技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颇为可圈可点。宽和科技引导企业从重视价格向重视骑行舒适度、系统效能、系统寿命的方面转变。从进入市场以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宽和科技几乎走遍了所有锂电自行车整车企业。大量的走访,让宽和科技感受到,约85%以上的整车企业缺乏全面的技术指导。虽然,这些企业对技术人才有强烈的需求,但往往无法找到技术全面的人才。而在缺乏技术有力支撑的前提下,企业经营者更看重的是所谓性价比优势。
于是,一些根本不具备传感效应的低价低质传感器在行业内大行其道。宽和科技在向企业推介传感器产品的同时,也在大力引导企业向智能锂电自行车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解决了动力系统智能化,才能解决骑行舒适度、系统效能、系统寿命的问题。经过宽和科技不懈的努力,以及国外市场需求的推动,智能锂电自行车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认识与重视。
帮助企业开拓智能锂电自行车市场是宽和科技正在不遗余力推行的工作。众多周知,目前制造锂电自行车的企业基本集中在从自行车转型的企业、做铅酸电动车产品延伸的企业和从其他行业进入的企业里。尽管这些企业对制造智能锂电自行车很有热情,但在市场推广中遇到阻力时,往往会采取绕道而行的办法——用放弃与减量生产等手段来应对,或在如何降低成本,让锂电自行车的销售价向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上靠拢来寻求突破。为此,宽和科技引导整车企业在营销上做文章,把推广智能锂电自行车的市场切入点介绍给企业,并为企业培训经销商提供宣传资料。宽和科技从单纯的推销向营销升级,大大提高了产品销售的效率,也为众多企业认知、推广智能锂电自行车指点迷津。
整合资源从面上铺开到点上“钉牢”是宽和科技的着力点。经过两三年的市场推广,宽和科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让几乎所有的锂电自行车制造企业的相关技术部门都能了解堡森混合动力传感器的效果。据宽和科技负责人欧阳焱雄先生介绍:目前国内有近30家的企业已经在使用宽和科技的堡森传感器,更多的企业正在了解、熟悉宽和的产品,打算将宽和的传感器装配在他们内外销的智能锂电自行车上。宽和科技在遴选企业后,将会把部分优秀企业作为其中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目前,宽和科技与台铃、龙跃等国内知名锂电自行车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