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基于Web的三位一体招生系统设计体系分析

2015-07-21 09: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6-27-03
  0 引言
  今年我省有21个高校进行三位一体试点招生。由于这次招生是高校招生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在规模和学校数量等方面均快速增长,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三位一体招生的现状,梳理了具体的招生报名流程,然后从系统设计角度对三位一体招生报名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三位一体招生报名流程并不复杂,但是由于其涉及的数据较多,要验证和维护的工作量较大,因此通过网上报名后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招生工作效率。本文重点论述了网上招生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和实现方法,以供参考。
  1 三位一体招生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是浙江省在原有的新课改高考的基础上深化完善的重要改革措施,是指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评价体制[1]。高校实施“三位一体”招生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确保单独考试的公平性和规范性,避免考试内容与高中教育脱节。
  按照浙江省考试院规定,要参加三位一体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选择要报考的学校进行网上报名,然后提交与报名表数据相关的证明材料[2]。等待招生单位确认后,方可打印准考证并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具体流程表述如下。
  ⑴ 考生用身份证号注册。
  ⑵ 考生登录;考生修改密码。
  ⑶ 考生填写报名表;考生修改报名表。
  ⑷ 考生预览报名表;考生打印报名表。
  ⑸ 考生将报名表和相关材料复印件寄给高校招生办。
  ⑹ 招生办审核无误后可以网上查询审核信息。
  ⑺ 所以考生审核完毕后,招办设置准考证,每个通过审核的考生均可以打印自己的准考证。
  ⑻ 考生在参加考试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查询分数。
  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给出了网上报名信息管理的简要流程,其中,若考生忘记密码可以从邮件中获得验证码后重设密码。考生提交的申请表后,若数据不正确或不完整则不能通过验证,需要考生重新设置,并经过审核后才能下载准考证。
  2 三位一体招生系统设计
  该系统是省教育考试院要求高校独立完成的主要工作。其特点是:报名信息数据项多、流程管理要求较高。为提高招生工作效率,从总体设计看,要提供较为详细的数据验证功能,并且在每个流程前后都要给予详细的提示[3]。具体设计如下。
  2.1 功能设计
  面向考生该系统的前台功能设计了注册、修改密码、提交申请、修改申请表、查询审核状态、打印报名表、打印准考证、查询成绩单、查询录取信息等功能。招办工作人员在后台可以进行注册认证、报名信息审核、报名表修改、信息统计、考试成绩录入、招生录取管理等工作[4]。其中报名表信息确认时需要招办工作人员认真核对考生寄来的书面材料。
  2.2 代码设计
  由于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以及12位的会考证号是固定不变的,民族代码、考生类别代码和政治面貌代码可以参考全国招生系统的代码设计,因此针对采集的信息该系统只需考虑准考证号、专业代码、学历代码等代码的设计。
  ⑴ 准考证号:共10位,由年份(4位)+专业代码(2位)+顺序码(4位)组成。
  ⑵ 专业代码:共2位,因为学校招生专业数少于100个。
  ⑶ 学历代码:共1位,0-其他,1-初中,2-高中,3-大专,4-本科,5-硕士研究生,6-博士研究生。
  ⑷ 考生类别代码:共1位,1-城镇应届,2-农村应届,3-城镇往届,4-农村往届。
  ⑸ 性别代码:共1位,1-男,2-女。
  ⑹ 科类代码:共1位,1-文史类,5-理工类。
  ⑺ 政治面貌代码:共2位,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04-民革会员,05-民盟盟员,06-民建会员,07-民进会员,08-农工党党员,09-致公党党员,10-九三学社社员,11-台盟盟员,12-民主人士,13-群众。
  ⑻ 民族代码:共2位,其中01-汉族,02-蒙古族,……97-其他,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
  ⑼ 密码修改验证码:共6位,其中前2位存储验证码生成日期,后4位为随机码。
  由于上述代码多为标准化代码,该系统没有提供代码维护功能,仅实现了专业代码的维护功能。
  2.3 数据库设计
  考虑到系统维护的简单性,该系统只设计了一张表格来存储报名表信息。为提高用户登录性能,则将用户名和密码放在另一张表上,其他代码数据字典表单独存放。具体见表1和表2。
  由于考生申请表中的科类、专业、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父母学历、考生类别均用代码表示,故要为每类代码创建专用字典表来维护代码信息,如专业代码表T_JHK应该包含专业代号(2位学校自定代号)、专业代码(6位国家代码)、专业名称、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等信息。具体可查阅全国招生信息系统的说明文档。
  2.4 系统架构设计
  由于该系统的多数功能涉及数据表操作且数据量较大,为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该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即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如图2所示。
 [用户界面包] [业务逻辑包] [数据访问包] [数据库] [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为实现该系统的常用功能,需要定义存储过程如表3所示。
  在实现过程中,需在业务逻辑层定义对应的方法,并在该方法中执行相关存储过程,然后以参数形式返回结果,应用层则只需要调用该业务逻辑函数,将返回结果体现在页面中即可,以存储过程Registration为例,其三层架构[5]应用方法如下。
  ⑴ 数据访问层:定义了方法public static DataTable ExecuteSelectCommand(DbCommand command)用于执行指定的命令对象,获取返回结果为表格的数据查询。
  ⑵ 业务逻辑层:先定义一个结构体public struct swytTable来精确表示一张申报表信息的数据结构。然后定义方法public static swytTable ViewRegistrationByIDNum(string IDNumber),该方法将指定调用ExecuteSelectCommand方法来执行存储过程ViewRegByIDNum。由于申请表包含上百个字段,如果直接接收数据表会造成数据结构不明显,难以区分的问题,因此该方法使用了swytTable类型的结构体变量为输出参数。先调用ExecuteSelectCommand得到 表格,再将表格中的每一列数据写到结构体swytTable的指定成员中去。其优点是一旦数据表结构发生变化,如增加了一列数据,则只需在业务逻辑层修改结构体swyTable和对应的ViewRegByIDNum方法就可以了,对表现层产生的影响很少。
  ⑶ 表现层:获取session中的身份证号信息,以此为参数直接调用业务逻辑层中submitTable方法,将返回的结构体成员信息写入到已排版好页面中去。
  2.5 程序设计
  该招生系统解决了MD5密码加密、准考证自动生成、照片上传问题、日期下拉菜单验证等问题。具体准考证号自动生成程序设计方法如下。
  由于准考证采用年份+专业代码+顺序码,不能简单地将该字段定义为自动编码。为提高效率,本系统采用在存储过程中生成准考证号的方法,即先用select语句获得当前的记录行数,然后将此行数加1作为当前注册用户的准考证号顺序码,再将该编码连接到年份和专业代码后面,具体代码片段如下:
  3 结束语
  三位一体招生系统包含了报名、审核、综合测评、录取等多项功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招生信息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重点从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的角度论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并以存储过程编写为切入口,分析了具体的功能实现方法。虽然该系统已投入使用,并接收了部分考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但从功能设计上看仍不够完善,并需要在网站性能优化上做更多的工作,逐步实现专业推荐、状态提醒等智能化功能。其他改进之处,还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地方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制度及其完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7(3):86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3] 宗胜旺.基于.NET的大学招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初探[J].无线互联科技,2013(5):5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