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开发和课程设计

2016-11-11 13: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该文根据德国的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该院应用电子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框架。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目的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即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2 对课程开发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开发的基础是职业的工作过程,对工作过程、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等概念的理解,这对课程开发至关重要,影响着开发的方向与进程。

 

  2.1 对工作过程的理解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开发和课程设计


  2.2 对学习领域的理解

 

  学习领域在形式上相当于学科体系的课程,又与之有所区别。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相对来说是孤立的,自成体系。而学习领域包括了学科体系中相关的课程知识。将相关课程知识融合在一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贴近于实际。

 

  2.3 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学习情境在形式上相当于学科体系中课程的章节,又与之有所区别。学科体系课程的章节是按知识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列。而学习情境在选择合适的载体基础上,由项目或任务引出,是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列。可在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中按照工作步骤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掌握完成工作过程的步骤。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勤奋敬业、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测试、维护、技术服务等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电子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测试、维护、技术服务等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对我国电子行业,四川省、沿海地区等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以及该院的具体情况,确定该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焊接工、装配工、检验员、调试员、销售工程师、库管员、绘图员、硬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等。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4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职业教育者要积极思考与探讨,进行课程改革与内涵建设,以开发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课程,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付克兰 张霞 张玲 来源:科技资讯 20143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