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目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施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提出三级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给出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本文的内容对深入研究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后评价; 电子政务; 指标体系
1.引言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颁布实施。在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一章中,明确指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2008年11月7日,《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投资[2008]2959号)颁布实施。在总则一章中,明确规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或运营一定时间后,对项目进行后评价"。
随着全国人大办公与业务资源信息系统、金土工程等电子政务工程陆续通过国家发改委竣工验收,一批金字头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将陆续开展后评价工作。然而,国内在信息系统工程领域后评价研究才刚刚开始,特别是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工作方面,还没有一套适合国情、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本文概述了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目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施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提出三级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给出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2.项目后评价工作内容
2.1 目的与意义
项目后评价,按照传统定义就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项目建设完成并得到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的实际投资经济效果。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角度来看,项目后评价是对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使用的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采用合适的评价尺度,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审批决策、建设实施和生产使用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从而判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后评价不仅对项目有论证和评价作用,还包括监督、控制、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提高未来项目投资管理水平等作用。
2.2 工作依据
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项目工作开展应依据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立项阶段至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过程文档,具体依据的文档如下: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项目可研报告及其评估与批复文件;项目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项目建设开工报告、招投标文件、主要合同、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及其相关的批复文件与资料;项目运行情况、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用户使用意见反馈情况;与项目有关的审计报告、稽查报告和统计资料等。
3.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针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其它研究领域的后评价工作经验和案例,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1 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一级指标包括:项目目标后评价、实施后评价、效益后评价、影响后评价和持续性后评价。
对以上一级评价指标逐一分解,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指标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指标框架
一级评价指标 | 二级评价指标 | 三级评价指标 |
项目目标 | 业务发展目标 | 业务量预测正确性 |
业务量偏离程度 | ||
项目进度目标 | 工期制定合理性 | |
实施进度变化情况 | ||
项目投资目标 | 投资预算合理性 | |
投资完成情况 | ||
风险控制目标 | 运作风险偏差 | |
技术风险偏差 | ||
实施过程 | 决策过程 | 科研和评估的内容深度 |
决策依据方法的科学性 | ||
决策程序合理性和合规性 | ||
准备过程 |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规范性 | |
项目招标过程 | ||
开工准备完成情况 | ||
执行过程 | 设计变更合理性 | |
合同执行情况 | ||
进度控制情况 | ||
质量管理情况 | ||
文档管理情况 | ||
资金支付情况 | ||
运维过程 | 运维管理保障 | |
机构保障 | ||
人力资源情况 | ||
项目效果 | 技术水平 | 技术先进性 |
设备先进性 | ||
软件、设备国产化情况 | ||
实施效果 | 需求满足情况 | |
易用性 | ||
项目影响 | 内部影响 | 办公效率 |
外部影响 | 用户满意度 | |
项目持续性 | 内部可持续性 | 自身运维能力 |
可用年限 | ||
外部可持续性 | 政策环境 |
以上三级后评价体系中,一、二级评价指标对于所有的电子政务项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而三级指标在实际的后评价中,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
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为有效规避评价专家主观性判断带来的影响,选择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
(1)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转化成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对应关系分别是:总体评价对应"决策目标",一级、二级指标均对应"中间层要素",三级指标对应"备选方案",依此建立相应的树状层次结构模型。
(2)根据同一级指标间两两重要性比较结果,构建判断矩阵
(3)邀请评价专家分别构建判断矩阵
可采取加权几何平均、加权算术平均或事先设定各评价专家权重等多种方式来计算群决策结果。
(4)进行交叉计算并输出计算结果
最终得到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值。以同层指标的权重和得分值建立二维矩阵,寻找"分值低、权重高"的指标,即是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而"分值高、权重高"的指标,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4. 对后续工作的设想
本文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所提出的指标体系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后续工作可以在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开展针对性的尝试,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健全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