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软件开发实践中工程技术的应用探索

2015-08-11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0 引言
  在软件工程技术的选择中,软件复用曾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困扰着软件工程的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该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和支持。但在生产实践中,其应用与理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将进行软件工程方法、构件技术、生产线技术的探究,分析软件工程技术领域的新问题、新发展。
  1 软件工程方法
  1.1 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方法
  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方法是现代工程方法中一种较为传统的工程方法,运用了结构化的分析、设计、程序开发技术,采用数据流图作为功能模型的建模工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维护性,并且在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分阶段开发。
  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方法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七个阶段的研究。第一是问题定义,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系统的性质、规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实现什么样的状态。第二是可行性研究,通过经济、技术、社会效益、法律、操作实况等方面分析该次开发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如果可行制定详细的项目开发技术并预测风险及解决方案。第三是需求分析,该阶段需要通过数据流程图建立模型并分析所建系统的功能。第四是总体设计阶段,根据分析阶段的模型分析结果映射成软件的结构图,进行总体结构方案的设计。第五是详细的设计阶段,需要为每个软件的模块设计界面和算法。第六个阶段为将算法转化为源代码即进行编码。第七个阶段为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集成、确认、系统测试。
  1.2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是一种现代的软件工程方法,分析的基本单位为对象,将问题中的物理实体或者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属性和方法的对象,并将类似的对象抽象为一类,利用继承关系,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信息交流,实现该技术。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的建立,实现各方面的需求,其中的动态模型一般通过活动图、时序图、状态图来实现;然后通过系统高层结构的建立,进行不同包的归类并定义存储方式,接着确定不同类中的服务和关联实现的算法,最后利用程序编码实现。该种方法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实现光滑平稳过渡,能够进行无缝连接,通过活动图可以实现算法及连接。
  2 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
  目前,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方面,构件是软件技术的基础和核心,而复用是软件开发的方法与手段,软件的复用可以促使开发技术人员摆脱手写代码的低效工作模式,进行高层次的搭构件的开发与应用,是实现软件工程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与保证。
  开发工具的创新是软件构件化的重要支撑,构件和构架的描述、构件库的管理、可重用构件和构架的获取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在软件体系结构中主要使用的模型为Kruchten 提出的“4+1”模型 、COM/COM+模型、EJB模型,主要采用UML建模支持工具,构建的组装方式主要有对象、接口、插头插座、面向连接等。基于复用软件的新工具开发成为了国际软件开发的新时尚,为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不同层次的中间件平台是对软件重用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技术现实化的重要体现。软件在中间平台上被抽象、隔离后才会成为构件,因此对软件复用和软件构建中具有重要影响。中间件丢弃了业务逻辑的细节,通过对应用式分布的抽象实现协同工作,其开发设计以提高良好的运行环境为依托,面向需求,屏蔽多样的系统资源,实现通用服务。制定中间件的工业化标准促进了构件的应用开发,构件指引了中间件产品的新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促进软件产业链的发展。
  标准化是软件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软件标准和软件过程标准是标准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软件工程的成熟与否。目前应用的两大标准框架分别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国防部提出的,通过软件的一些必要标准来支持工程中的离散活动和连续活动。而我国的标准化进程较为缓慢,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制定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软件工程标准,其发展趋势为基于软件周期的标准化包括开发流程、开发环境、专用工具系统的标准化。进一步实现构件技术准化和生产标准化,将为软件工程的推进提供技术依据。
  2.2 软件产品线
  软件产品线是软件企业进行软件复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公共软件库得维护,并在开发过程中实现复用。软件产品线进行软件重用的出发点位体系结构或领域模型,在国内外很多的知名企业都实现了软件生产线的设置,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发展较早,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对,很多的软件公司通过对面向单一软件产品开发系统的扩展,对传统的软件工具和技术进行了创新,实现了软件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提高了软件系统的可信性,并形成了技术壁垒,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 结束语
  在软件的开发应用实践中,从工程方法的选择、工程技术的实现到生产实践的形成都发生新的转变。在工程方法选择中,将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方法与面向对象的工程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实现软件开发的技术精湛,软件的可读性和维护性强。在工程技术的选择中,注重构件技术的应用,通过最基本的构件来搭建系统,实现了软件复用,通过中间件和标准化完善软件构件系统,促使软件行业向着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形成软件产业的良好竞争环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软件生产线的开发使用,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改善了体系结构,实现了软件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结果超预期目标发展的良好势头。软件生产线和构件技术结合是软件工程的重要实践方向,实现软件利用的最大化,是现在振兴软件产业的重要方面,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Journal of Software,2005Vol.16, No.1.
  [2]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黄震,顾毓清.一种基于代理思想的软件分析模型[ J] .计算机工程,2009(1).
  作者简介:
  米晨(1980-),男,河北保定人,科技处参谋;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杜斌(1981-),男,陕西蒲城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后勤信息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