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途径也更加广泛,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也不断增加,个人利益受到困扰,引起群众恐慌。文章对业主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探讨防止业主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个人信息安全资料隐含着巨大的商业财富,一些利益熏心的商家、企业试图从中谋取财富。目前很多商家拥有业主个人信息,如各种中介单位、通讯公司、银行等,他们掌握了业主的一手资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家庭详细住址都有准确的记载。由于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致使信息的拥有者借机取利,如果有人向他们购买业主个人信息时,他们会双手奉上,这样做既不会损害自身利益,又能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个人信息成为一种商品,在信息拥有者和不法分子之间活动,他们各取所需,商家通过贩卖业主个人信息,谋取商业利益,不法分子买进业主个人信息,实施诈骗,从事不法活动。
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针对业主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虽然这种现象引起了法律界的重视,但相关法律保护措施界限不清晰,对于事件中商家或不法分子的处罚不明确。法律的漏洞,让这些唯利是图的人肆无忌惮,他们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多就是经济处罚,所以他们肆意妄为。此外,就业主而言,在受到信息外泄威胁时,不知道怎样寻求、向谁寻求法律援助,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因保护不及时而受害。法律管理的缺失,既不能对从事个人信息贩卖的人进行打击,也不能有效的保护群众的利益,进而影响了社会安定,带来经济损失。国家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监督和管理机构,对于不合法的信息收集行为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制止,群众投诉、举报无门,当业主意识到个人信息外泄时却没有办法阻止,导致事情愈演愈烈,最后无法收拾,影响了正常社会秩序[1]。
很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会在无意间把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业主对信息泄露的途径及其危害一无所知,认为即使信息泄露了也无大碍,没有及时制止。爱贪便宜似乎是人的天性,对于促销活动蜂拥而至、你争我抢,群众的热情只增不减,当商家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时,业主毫不犹豫就拿起了纸笔,根本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当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弹出一些对话框,我们总是很自觉的点关闭,但有的是一个陷阱,仍会出现一个网页,这个网页有可能携带病毒,导致整个网站系统瘫痪,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二、个人信息泄露案例
(一)利用个人信息,入室盗窃
陈波和其发小张浩都是无业游民,整天游手好闲,他们每天打扮时尚,在娱乐会所门口晃悠,利用微信摇一摇功能找出附近的好友,在聊天过程中,询问对方姓名、职业、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有关情况,并对经济条件好的朋友进行标注,明确盗窃目标。2014年11月6日,张浩和陈波在合肥一千零一夜世纪俱乐部附近游荡,通过微信认识了李玉女士。李玉在一家国企单位上班,是家里的独生女并且单身,平时一人居住在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寓。11月20日,陈波和张浩得知李玉要去外地出差一段时间,便对李女士的住处实施盗窃活动,盗取现金5000元,两个名牌皮包和一块手表,共计经济价值2万元。据悉陈波和张浩交代,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后共作案35余例,盗窃财产合计40万余人民币。由于他们是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他人信息,给案件侦破造成了一定麻烦[2]。
(二)利用个人信息,信用卡套现
2011年10月12日,合肥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有人在合肥长江西路中国光大银行冒充合肥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办理信用卡,并通过POS机套取现金40万余元。据犯罪嫌疑人姜明交代,他是通过网络、广告、名片等方法,向不法分子收集了大量业主个人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并伪造业主身份证。随后姜明冒充合肥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先后在中国光大银行办理多种张信用卡,为了防止银行人员的回访,姜明又购买多张手机卡,通过呼叫转移自己接听。犯罪嫌疑人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先后以他人名义办理35张信用卡,共套取现金40度万元。
三、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条律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泄露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规定,商家及不法分子倒卖个人信息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的治理,从而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加重,极大的危害了群众利益。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的维护机构,对拥有业主信息的部门进行严厉的监督管理。对网络行为要有统一的标准,对所有商家的信息维护能力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商家进行整改,直到达到标准才以正常运行[2]。
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的出台,不仅可以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严惩从事信息贩卖的个人或机构,也可以更好的维护群众利益,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向社会公布举报和投诉方式,加强群众监督力度,一旦发现有泄露个人信息苗头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通过罚款、撤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方式,严厉打击泄露业主信息的行为,努力保护业主的个人信息安全。
(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宣传
在商场、街头、网上,常会遇到以各种理由让你填写调查问卷的情形,而问卷上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都是必有的。在你填写调查问卷的瞬间,个人信息也随之泄露。对于各种促销优惠活动,要仔细斟酌,不要为了几块钱的礼品,因小失大。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很多人在收到快递时,直接打开快递,拿出东西,对于贴有快递单的盒子就随手丢弃了,但快递单号上对你的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都有详细的记载。
加强个人法制信息保护法律宣传,增强业主的信息保护意识。对于生活中广告、传单的散发,城市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禁止商业利益明显的问卷调查。记录个人信息的车票、机票、快递单要正确销毁,也可鼓励业主进行收集[3]。建立举报机构,举报部门在接到业主的举报后要及时向执法部门反馈。着手制定法律宣传手册,列举常见的信息泄露途径,提出保护措施。张贴信息安全保护宣传标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保护意识。
作者:林婕 来源:时代金融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