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浅析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

2015-12-14 14: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仍然是承担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情况参差不齐,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从实际情况中了解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总结其问题所在,分析其成因,本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部分广播、电视台进行了调查和访问,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

关键词:地方广播电视; 从业人员; 媒介素养
 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深入千家万户,仍然是承担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手段。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到2009年,我国的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6.31%,各地区(港澳台不计)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2520套,累计全年播出时间为12.265.513小时;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3%,各地区(港澳台不计)共播出公共电视3250套,付费电视87套,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为15.776.767小时。我国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数量为70.58万人。[1]如此广泛的覆盖面和庞大的节目播出数据,说明广播、电视等传媒方式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是传播信息的主力。为了从实际情况中了解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总结其问题所在,分析其成因,笔者对我国部分省、市的部分广播、电视台进行了调查和访问,以搜集第一手资料,分析目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
1 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和部分访谈例证中可以总结,目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情况参差不齐,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各类工作人员在媒介知识、媒介观念、媒介能力和媒介道德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媒介知识,但是更新速度慢,跟不上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包括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内的我国媒体从业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到八成以上的比例,说明这一群体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学历教育经历。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日常关注节目类型中娱乐类排名第一,说明其有职业敏感性不强,后续的学习动力不足。不考虑年龄、地区、行业的差异影响,互联网在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使用较为普遍,运用这一新兴媒介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但是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较落后,还停留在学校教育水平,在多媒体制作、计算机技术及新型摄影、剪辑等专业设备的应用方面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还有为数不少的从业人员在节目选题和制作方面借鉴多于创造,间接浏览各种渠道的信息多于直接的采风。
  第二,在媒介观念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以“有社会地位”“薪酬客观”为目的进入媒体行业,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无法起到文化创新传播的目的。首先,媒体从业人员对传媒行业的认识不足,超过半数的人不能肯定媒介对于大众的影响力,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一些从业者入职之后产生不能达到心理预期的失落感,这种消极情绪无论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还是广播电视事业都是不利的。其次,调查显示,几乎一半的从业人员对于大众传媒持“以受众为中心”的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态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将极大受到受众的喜好和欣赏水平的影响,在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受众的理解、辨析、质疑等媒介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以受众为中心的倾向是不负责任和危险的。
  第三,目前我国地方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媒介能力比较单一,在技能方面缺乏基本的整合能力,难以形成独挡一面的人才。首先,作为专业的媒体工作人员,具有辨别虚假新闻、熟练运用新媒介进行信息搜索和辨析是最基本的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这方面的表现尚不成熟。另外,由于工作繁忙、绩效评价方式等原因,其后续的教育需求不够旺盛,学习时间和动力严重不足。总之,在媒介能力方面,普遍存在“先天不足,后天不努力”的问题,这应该是作为传者最应该加强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第四,媒介道德是传媒行业的灵魂,但是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创新能力低下,文化产权意识薄弱,是媒介道德方面的严重问题。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工作只是在物质文化、娱乐文化上低水平复制,无法对文化、社会国家发展提出新的思考。另外,有少数被调查者对于虚假新闻的认识还很模糊,难以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媒体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取向过于功利化,存在以金钱和地位衡量其工作岗位的倾向,这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2 对于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纵观目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存在的媒介素养问题及当前国内外对各类人群进行的媒介素养调查的结果,本文认为,在媒体从业者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媒介素养问题,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有复杂的内外因素使然。
   2.1 社会多元价值观中某些消极方面不利于从业人员形成积极的媒介观念
  众所周知,媒介的功能一是反映现实,一是建构现实,因此,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势与媒介传播之间必然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述,媒介提供的所有讯息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最近媒体频繁报道的日化用品和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例充分说明了媒介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2011年3月份,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立白四大日化用品生产商和康师傅等方便面产家纷纷宣称将于4月初开始大幅度涨价,经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大量报道后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终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各厂家也暂时搁置了涨价计划。由此可见媒介与现实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当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其媒介观念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影响。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和观念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传媒的形式和内容,冲击着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价值观与媒介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没有最终完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所有社会成员的共识,思想与行为存在一定脱节情况下,部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及其影响下 的媒介观,必然会受到影响与冲击,进而在节目中有所体现。
   2.2 广播电视行业现行的聘任、考评和激励制度影响了广电从业人员能力的提高
  从行业体制上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一个从相对行政性垄断向经济性垄断过渡的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对广播电视业实行全面的产业化、集团化改革,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也反映了这一变化,我国广电系统的人员结构普遍实现了年轻化,涌现了一大批高学历、素质好、能力强的年轻主持人和编辑记者。
  聘任制度方面,目前大部分地方广播电视台内部实行频道总监负责制,频道总监由台长聘任,栏目实行制片人制,由总监聘任。而制片人在主持人聘用、栏目人员配置和节目经费使用等方面,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编制”越来越稀少且逐渐淡出从业人员视线的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播电视台先后采用了“人才派遣制”、“合同聘任制”、“临时工”等形式的聘任制度,没有固定的收入和保险,大部分以稿费的形式发放报酬。在经济效益好的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编辑、记者等从业人员凭借专业技能和所在栏目的收视情况尚能得到可观的报酬,但也有一些从业人员只能靠稿费收入过着很窘迫的生活。同时,存在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为了吸引眼球,采取过渡煽情、夸张甚至造假的手段“编”新闻,于是,各种假新闻层出不穷。
  职业资格和考评方面,国家广电总局在2004年6月颁布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26号)。该《暂行规定》制定了广播电视编播人员的资格考试、执业注册、证书发放与管理等资格认定制度。该文件要求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标准;在考试合格后,取得合格证且在制作、播出机构相应岗位有实际工作经验满1年的人员,只要符合相关规定,有其所在制作、播出机构按注册程序提交执业资格申请,就可以颁发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这是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执业凭证。不过这个资格证书并不是终身制的,需要二年续办一次。广播电视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自2005年12月第一次实行之后,一直沿用到现在,且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促使一批又一批的从业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培训。[3]但是随着考试的程式化模式日益成熟,逐渐显露出应试和从业人员机械化学习、功利性备考的弊端。
  在薪酬激励制度方面,其考评标准相比改革以前的“论资排辈”更加合理和科学,很多广电部门采取按岗定酬与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办法,推行年薪制,财务分配采取工效挂钩,绩效考评,奖金根据预算由频道、频率自主分配,突出表现在:拉开分配档次;所有奖金、福利按规定提取;用于绩效考评,平时及时兑现。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年度考核分为优秀、良好的晋升或保持原位,合格的保持原位,不合格的下降一级。[4]
  薪酬激励制度,其初衷是促进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坚持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最终目的是提高节目质量,在多数情况下能起到有效作用。但是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少从业人员称各种考试、培训、进修使他们疲于应对,只求能“通过”,获得相应奖励就好,对自身的素质提升并没有多少明显的作用。整个行业对从业人员媒介能力培养提高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比较严重,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与理论学习、相互交流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导致了从业人员能力无法满足社会与媒体发展的需要。
   2.3 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观、价值观不利于形成高尚严格的媒介道德
  文化产权意识淡薄,物质力量大于个人理想,以薪资水平和社会地位选取工作岗位,这些观念在目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经调查,众多编辑、记者等从业人员是由于在广电系统福利待遇高、传媒行业具有影响力,能带来隐性收入等等原因,排除种种困难跻身其中。一些高校毕业生和专业并不对口的年轻人,即使没有编制、没有保险,甚至没有固定工资,也纷纷找门路、托关系竞相进入广播电视行业实习、工作。抱有这些观念的从业者数量远远大于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为了社会、公益的需求投身广播电视事业的人。而在实际工作中,后者才是形成高尚的媒介道德,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合理发挥媒介作用的前提动机。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媒介作为一种介质或工具,其作用就是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畅通地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既要看到媒介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又不过分夸大其功能,认为自己在所谓的“喉舌”机构工作,掌控着舆论的导向,有某种威慑力,这些都是从业人员不正确的观念。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除了把媒体工作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认识到作为传媒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从业人员的功利心态,逐渐演变为重技能轻修养,重效益轻品质,重影响轻内涵的媒介道德思维,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浮躁,急功近利,忽视自我能力的提升,修养的积累,忽视节目的创新性、艺术性与文化性,更在其创造的媒介产品中流露出了物质利益至上,娱乐吸引眼球至上的不良媒介道德。媒介道德是媒介素养的重心。观念的一时混乱不清可以重新树立,能力与知识的缺乏可以培养学习,而道德品质的培养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熏陶与教育。一旦功利性的媒介道德形成其影响与危害则是全面而严重的。
   2.4 传媒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导致从业人员媒介知识的缺乏
  由于我国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传播手段多样化,新闻从业者被广大民众崇拜和追捧,传媒专业和传媒院校成为热门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在人事制度、技术创新、发展思路方面不断变革。在传播手段日益便捷,传播方式越发多样,受众人群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传媒院校和开设传媒专业的其他院校仅仅做到了量的增加,却少有质的提升。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一新兴领域,并且预见其重要性和开展的必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传媒院校在理论探索领域多集中在借鉴和总结,在实践中更是小踏步行动,尚未形成媒介素养的规模化教学,只有寥寥几所院校开展了媒介素养研究。
  正是由于媒介素养类 课程的缺失,学生与从业人员在学习与培训中难以构建完整的媒介知识理论体系,以单纯的技术技巧为学习的重点,以短期内上手快、见效快为主要学习目标。虽然感觉上此类人员有所收获、学有所成,但是缺乏继续自我教育学习的基础,一旦技术更新,理念更新,所学则不能为所用;平时依靠的技术与技巧也以应用为主,没有创新的能力与基本思路方法,只能限于简单的模仿抄袭之中。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是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知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尚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多元发展和非主流思想的流行,以及改革中的广播电视行业人事制度,是影响当前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的外在大环境;传媒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则是造成其媒介素养现状令人堪忧的根本原因。一来传媒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上不能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少有针对在校的广播、电视传播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开设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根源上制约了其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媒介素养状况。二来传媒院校作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还承担着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知识养分、进行再教育的重任,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就不能为从业人员带来这方面的养分,不能改善其媒介素养状况。
  总之,广泛开展针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各级各类传媒院校应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第一线,各大师范院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科研优势,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加快速度补充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2] 卜 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当代传播,1997(1):33-43.
[3] 余 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湖南大学,2009(9):67-88.
[4] 戴永阳. 广电人事制度中岗位绩效管理初探. 东南传播,2007(11)101-12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