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计算机维护靠的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和硬件的日常清洁。计算机维护技术是通过积累而成熟,通过分享而传播。本文通过介绍基本的计算机维护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让计算机常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且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故障判断;维护方法;日常清洁
一、 电脑硬件故障排除及维护应遵循的原则
1、环境观察
维护计算机的第一步不是打开机箱,而是观察
观察主要包括:
(1)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如计算机位置、电源、连接线、温度与湿度等。
(2)计算机表现的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的内容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计算机内外的物理情况:如灰尘、线路板和元器件、部件的形状、指示灯显示状态等。
(4)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如安装了哪些硬件,软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的版本等。
2、故障判断
根据观察的现象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判断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先想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故障是什么故障,为什么会产生故障和应如何处理。
(2)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网上类似故障处理方案。
(3)在分析故障时,尽量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对于自己不懂得,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
二、排除硬件故障的基本原则和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常用方法
判断了计算机硬件故障后要进行故障排除和机器维护,维护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先外设后主机
外设上的故障较容易发现和排除,我们应先根据系统报错信息检查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果没问题, 我们就该考虑主机部分。
2 先电源后部件
电源容易引起故障。如电源功率不足, 输出电流不正常都会导致故障发生,在检查主板、内存、显卡和硬盘等部件前, 先检查电源有没有问题。
3 先简单后复杂
电脑发生故障时,先从最简单的原因开始检查, 如数据线有没有松动;看插卡有没有接触不良等。如果简单方法测试完了还有问题, 再考虑硬件设备。
三、 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1 整机
电脑应放置于整洁、通风好的房间, 避免灰尘和高温对电脑配件造成不良影响电脑长期不用应切断电源, 但切记定期开机运行一下, 以防因潮气损坏各种部件。
2 电源
①购买品质优良的电源并定期清洁电源盒。
②电脑电源应使用单独的插座。
3 显示器
显示器不是触摸屏, 不要用手去摸屏幕。用手触摸显示屏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 而静电放电会损害显示器。
4 主板
不打开机箱, 我们一般不会接触到它, 平时碰到最多的是随意热插拔部件, 这会造成接口损坏, 严重时会导致相关芯片或电路板烧毁。
5 CPU
①不要超频。现在主流CPU 运行频率已经够快了,没必要超频。
②CPU 一般在75度下就可以工作。
③CPU 风扇是CPU 的保护神。定期要清除风扇叶片上的灰尘并给风扇轴承加润滑油。
6 内存
①安装一根内存时, 应首选盒CPU 插座接近的内存插座,。
②升级内存时, 最好选择和原有内存相同的, 否则易造成很多不兼容现象。安装内存条时动作要规范。
③内存金手指和显卡氧化会导致黑屏。我们用橡皮、棉花等沾酒精清洗。
7 硬盘
硬盘非常脆弱, 使用不当很容易出问题。其中震动对硬盘是致命的, 所以计算机运行时切忌搬动。
8 鼠标
鼠标是最容易出故障的配件。平时要注意维护。以光电鼠标为例。
①不要摔碰和用力拉拽鼠标线。点击鼠标用力要适度, 防止损坏弹性开关。
②买张鼠标垫。鼠标垫不仅可减少污垢对鼠标的影响。
③清洗时可用布沾水或少量酒精, 晾干后才能和主机连接。光电鼠标要清洗附着在光敏二、三极管上的污垢。
9 驱动器(COMBO 、DVDRW)
①注意防震, 防尘, 防潮, 防热。不要老把光碟放在光驱里, 光驱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检测, 尤其是刻录机。
②不要长时间使用光驱。最好把光盘内容拷贝到硬盘上。
③安装光驱要注意跳线的正确。连接IDE 设备, 要遵循红红相对的原则。
10U 盘, 移动硬盘
①U 盘体积小、容量大, 工作稳定, 抗震性好, 易于保管。使用时切记退出U 盘程序后再拔出盘。
②移动硬盘是容量更大的可移动存储设备, 内部采用微硬盘。它的体积小, 抗震性能好,工作时尽量不要移动它。
四、 计算机日常故障的排除方法
1 插拔替换法
首先根据计算机上出现的问题, 大概推测一下可能会出在什么地方, 然后将怀疑对象拆下来安装到其他计算机上, 如果其它计算机工作正常, 则证明该器件没问题。接着再依次检验其它怀疑对象。
2 直接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各种可以用感观了解到的信息来判断出现故障的原因。
3 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
诊断软件是一种专门进行硬件故障检查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测出出现故障的原因。
4 系统最小化检查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护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红明.计算机组装维护完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卓文.3天学会计算机维护.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