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基于Wiki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2015-12-14 14: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Wiki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方向,是最大的开放的教育资源库,计算机基础课老师利用Wiki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案和课件,并把它放在Wiki上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Wiki,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还能进行相互合作,协作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Wiki;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协作学习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在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高职生计算机高能力的要求。根据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要改进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进度,开发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研讨,加强师生的交流。Wiki作为Web2.0的产物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其开放性,协作性,简易性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特定的作用,能够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工具,也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提供了平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资源分散、缺少交流、学生兴趣低下的不足,体现了现代化教学中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共同享用的理念。那么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借助于Wiki系统这一平台,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特点,促进学校培养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呢?
     1. 利用Wiki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 各高职院校在新生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上课的学生各校每年少则几百人,多达几千人,授课的老师几十个。以前,各老师由于时间不同、地点分散的原因是各自备课、查资料、做课件,各自教学,导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参差不齐。有些老师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很好,而有些老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效果就差很多。有了Wiki这种先进工具后,老师在自己的家里就可共同备课了。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老师们可以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拿到Wiki上一起讨论,制定出一个标准的方案。也可以把教案、课件和作业安排分成多个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老师去做,分工完成后,再来合作修改,共同校正,然后定稿统一使用。这种即时高效的在线合作,能共同完成同一项目,既能发挥每个老师的参与和创造精神,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内容的质量,又让优秀老师传、帮、带年青教师,还能节约老师的时间,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学问。
     2. 利用Wiki记课堂笔记 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是视频上课,每堂课信息容量大,时间紧,学生来不及做笔记,来不及消化知识。如果老师把上课的案例、课件、素材放在Wiki上,学生们就能在课后及时温习,在课堂之外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继续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这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其实Wiki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最开放的教育资源库。如果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不断地对这些资料进行修改、添加、补充和更新,资源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准确,大家用起来就更省事省心省时了。学生在这种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使用集体创作的笔记,大家会格外认真和开心,因为它包含了自己的汗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使用它还可避免手记笔记的烦恼,节省出大量的精力专心听课,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 Wiki为师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在大学里老师和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很少,学业上的互动更少,Wiki帮助架起了一座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桥梁。学生可以把作业、疑难问题利用Wiki发布出去,老师可以看得到学生的进展,及时与学生联系,给予反馈意见,也可以直接给修改、分析,给以评阅和帮助。学生甚至可以利用Wiki向老师们提出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他们直接利用Wiki来指点迷津,帮学生分析和解决。当然老师也可以把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还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成果等拿出来供同学们阅读欣赏。在Wiki平台上他们都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对方的条目进行添加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协作促进教学相长。所以Wiki网站把师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从小增大,从校内扩大至家庭,从课堂走向了课外。不仅如此,Wiki还为某学习内容献言献策的学生打出相应积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课程学习内容不断积累、完善下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事半功倍的事。
  4. Wiki促进学生与学生互动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当他们以相同的身份来讨论问题时,他们的发言更自由,更开放,更能代表年轻一代的心声。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对错误观点进行指正,对正确的看法进行赞扬和宣传。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参与下,就把难点进行了拆解,变成简单问题,重点也被多次强调后铭记在心。学生们把自己的学习任务拿出来和别人讨论后,通过另外的学习者的参与、修改,实现知识的创造、更新和传递,从而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Wiki平台上,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语 Wiki是一个知识宝库,是一个合作开放,共享共创的平台,Wiki技术构建了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个别学习与共同学习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Wiki技术后,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搭建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有灵活重组能力的,且具有共建共享功能的资源库,使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老师还可发布教学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决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问题,和学生亲密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可以快速地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扩展和共创,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每个人的力量,通过各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够把知识有机的组织、完善起来,并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43-45.

 作者简介: 张胜芳(1972-):女,汉,湖北黄冈人,学士,讲师,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