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计算机联网技术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分析

2015-12-14 14: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教授Saaty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系统的分析方法。自出现以来,层次分析法已经在世界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许多令人满足的效果。上世纪末,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与运用。于是,时代给予了层次分析法与计算机联网技术两者巧遇的机缘,至今,层次分析法已经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旨在于此,对于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的运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希望给予实践工作以启迪。

关键词:计算机联网技术;层次分析法;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层次分析法的出现及发展,人们逐渐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共融点,即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中,以推动现实实际工作的开展。人们对主要的几种计算机联网中的技术按照层次分析法进行分解阐析,得到了一个可以推动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数学模型。这一研究对于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际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指导意义。文章主要就此展开阐述,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的应用。
1. 层次分析法的概述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美国教授T.L.Saaty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一个多目标的决策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将决策者的丰富经验进行量化,进而给人的决策提供定量形式的数据依据,这在现代化极其复杂的且缺乏数据的目标结构上极具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并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运用。目前比较常用的组建计算机联网的技术有宽带、帧中继及无线组网技术等,计算机联网的这些技术有利有弊,在实践工作中如何结合运用,也一直是人们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运用层次分析法与这一课题研究之中,让我们对这几种常用技术进行理论的计算、比较它们的指标权重系数并对于其进行优劣比较评价,进而利用这一得到的结果指导计算系统中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我们通过如此方式,试图找到一个性价比较高的计算机联网方式,并寻找一个理想的理论模型来指导现实的生产工作需要。
2. 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的主要具体步骤有:
  1)建立判断矩阵,比较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并分析判断;如下图所示:


  由判断矩阵中的指标两两比较的特点,明显地有:bij>0,bii=1/bji,i=1,2,3,...n。所以,上个判断矩阵是一正交矩阵,每判断时,只需做n(n-1)/2次便可。
  2) 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时可假设:第一,所研究的网络是对于广域网而言;第二,假设宽带等都是广电部门等的线路且本地现实存在相关销售及售后服务;第三,计算机联网时候的实时性规格比较高,暂不考虑其他介质,如一般的电话线;第四:在使用任意技术时候都已完成了防雷击等措施等等。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如下图)
  
    目标层是指联网技术的适当选择,准则层则是在构建计算机联络系统时,设备投资、运营的费用、系统的性能、网络技术的可管理性及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情况等五部分组成,方案层则是现在实践中常用到的四种联网技术即:帧中继FR技术、DDN、宽带光纤及无线技术。然后需要如上文提到的矩阵比较一样,构建目标层与准则层的两两比较矩阵,进而把目标层与准则层的两两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的指标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然后再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将准则层与方案层进行两两的矩阵比较与分析。最后我们各个方案层对于目标的组合的向量的变化情况及检验分析,最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与研究,得到最佳的方案组合,找出符合的检验标准。
3. 计算结果的分析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各个方案组合的情况。而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以下几种结论,这也是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联网技术应用中得到的研究结果。
  3.1 在整个计算机联网组合中,有线方式的组网的权重系数比无线组建方式更大,即在实际计算机联网技术选择中,我们应该首选的是有线的组网方式,而这与实际情况是一样的,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人们大多选择的是有线的网络进行联网的组合。
  3.2 在有线的网络组合中,帧中继技术则比宽带光纤的技术与数字数据网技术组合权重系数更为高,即说明,计算机联网技术中,首先选择的最佳组网技术是帧中继技术。实际上这也是实际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因为在组网中,帧中继技术采用的是点对多点的形式,比其他技术组网更为灵活而条件要求较低。此外,帧中继技术可以节约许多前期的设备投资支出,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明显有实用价值。如下图示:
  由上图,我们更可以详细而直观的看到FR技术即帧中继技术的优越性,性价比的可靠,这与研究与实践结果是一致的。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使这一真实的存在科学而规范的发掘出来,巧妙地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3.3 无线的方式与宽带光纤方式在网络构建上组合权重中极为接近,可以说,增加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选择空间,选用两者的机会一样。鉴于无线方式要求在网络组建上各网点之间可以“视见”,这就要求在实际生活中的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于其中。所以,在实践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科学选择技术或者方式的应用,而层次分析法给予了我们答案。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应用层次分析法可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计算机联网中,应用层次分析法与计算得出了:第一,目前几种较为流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考虑成本投资、运行管理程度、运行费用、性能及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应用帧中继技术组建计算机网络最为合适,然后是DDN形式也还可以;第二,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了如何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各技术的选择与诸多因素的考衡,并得到了满意的科学答复。
4. 结语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联网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进步与逐渐成熟。在如此社会与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将层次分析法巧妙运用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之中,对于推动人类计算机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进而促进人们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深远。如果说,现阶段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到计算机联网技术中是一个进步,那么他更是一个开端,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与合作领域,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启,未来任重而道远,前途则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 卢加元,常本康,层次分析法在计算机联网技术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02)
[2] 汪勇,魏巍,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3] 亓艳伟,徐国华,刘怀亮,层次分析法在IP返回跟踪DOS攻击方法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07)
[4] 叶已峰,边林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校园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04)
[5] 朱云鹏,陈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