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SNS网站在大学校园信息传播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5-11-09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SNS网站以功能强大、实名制、成本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以其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也迅速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种主流信息传播方式。对SNS网站在大学校园中的“信息传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其相应的改进完善提供针对性建议,也可以拓展大学校园信息传播渠道,丰富大学校园生活。

关键词:SNS网站; 大学校园; 信息传播
笔者针对SNS网站在大学校园中的“信息传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以期为相应的改进完善提供针对性建议。
1 调研方法与内容
基于大学校园中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的身份特征,共制作了A、B两种调查问卷,A卷主要针对信息接受者,B卷主要针对信息发布者(即各学生组织负责人)。A卷根据各学院人数、性别和年级按比例发放,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87.00%。B卷根据学生组织的类型、规模按比例发放,共发放96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70.83%。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校园信息需求现状
通过调研,几乎不参加校园活动的同学仅占受访人群的6.34%,说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同学们对于校园活动的热情度与参与度普遍较高。在此过程中62.54%的同学比较希望或很希望及时掌握校园信息,而仅有35.84%的同学认为自己及时的了解到了相应的信息。
2.2 SNS网站在校园信息传播方式中的地位
在问卷提及的13种校园信息传播方式中,手机短信通知、SNS网站转载与班级班会通知以42.34%、31.02%、22.63%分列前三,成为了同学们了解校园资讯的三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说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仍旧占据着主流,但是SNS网站后来居上,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着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垄断地位。
在以上的信息传播方式中,有28.57%的同学认为手机短信的方式使得内容本身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广场宣传以13.59%紧随其后,而SNS网站则也以12.54%高居第三,说明以SNS网站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2.3 SNS网站校园信息传播的效果
30.19%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认为以SNS网站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却仅有1.71%的学生组织表示在过去的活动中最常选择此宣传方式。说明在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选择上还存在种种限制因素,传统宣传方式以其稳定、成熟等优势倍受青睐,而以SNS网站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同样,52.44%的同学最希望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了解校园资讯,而选择以SNS网站作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仅占1.83%。这与同学们对该方式表现出的乐观与支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说明传统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以其成熟性、真实性等优势仍深深的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而以SNS网站为载体的新兴方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4 影响以SNS网站为载体传播校园信息的因素
在被问及为何学生组织最常采用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与其认为的最佳传播方式不同时,50.00%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是由于经费限制,23.21%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是由于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要求,17.86%的学生组织负责人提出这与该方式的实现的难易程度有关,8.93%的学生组织负责人则是担心产生不良影响。可以看出,经费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组织比较关心的问题,而以SNS网站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恰恰符合了节约经费这一理念。
2.5 以SNS网站为载体传播校园信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对SNS网站为载体的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看法中,45.22%的同学认为其形式新颖、宣传效率高、有助于同学们及时了解校园资讯;42.90%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认为对他们的生活不会有明显影响;同时。11.88%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干扰了SNS网站的正常使用,失去了交友平台的自身意义。
针对SNS网站上部分校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大胆使用网络语和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图片的方式,60.47%同学在认可这种新兴方式的同时指出了需要对此适当管理;22.38%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影响健康的校园文化,应当被禁止;17.15%的同学表示这种方式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应该被完全支持。
51.47%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非常愿意尝试将SNS网站作为校园信息传播的载体;27.94%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认为此举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会慎重考虑;13.24%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为了从源头杜绝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他们不愿意尝试此举;仅有5.88%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他们不考虑SNS网站这一载体的原因是宣传效果的局限。
在被问及是否会考虑大胆使用网络用语和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图片进行校园信息宣传时,38.24%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这种方式新颖时尚、效果很好,他们非常愿意尝试;51.47%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表示由于潜在的不良影响,他们会慎重考虑;而7.35%的学生组织负责人认为此举极易促长校园不良风气,过于冒险,不愿意进行尝试。
由此可见:多数同学(62.54%)希望及时掌握校园信息,而仅有少数同学(35.84%)认为自己及时的了解到了相应的信息,说明校园信息发布仍存在较多盲点,或者说还存在很大的完善潜力;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仍旧占据着主流,而SNS网站转载方式后来居上,影响力正在上升;从信息发布和接受两个角度看,对SNS网站的期待和实际应用都存在巨大反差,说明SNS网站还未以恰当方式真正承担起这项备受期待的功能;由于管理缺失,半数以上受访者担心,使用SNS网站发布信息会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影响SNS网站校园信息发布功能的重要原因。
3 完善SNS网站校园信息发布功能的几点建议
SNS网站以其功能强大、传播面广而深受期待。但要真正承担起校园信息传播功能,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 要以基于大学生SNS网站使用动机的多功能集合建设为前提
大学生登陆SNS网站主要是出于“好友联络、自我展示、互动娱乐、扩大交际、信息获取、休闲享受”等动机。只有深层次、个性化开发网站的各个功能板块,才能提升网站整体影响力和点击率,才能吸引学生用户上得来留得住,才有发挥信息发布功能的人脉前提。
3.2 要以多维度综合性信息即时发布为依托
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具有广泛摄取信息的天然兴趣。SNS网站的校园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建成单纯的“通知板”,而应成为校园综合信息的新闻直播平台,内容应涵盖校园学习生活的所有领域,强调真实性,突出实效性。这样,针对包含数万名学生与数千名教师的丰富的大学校园生活,SNS网站的校园信息发布平台才能成为大学生了解信 息的便捷通道。学生社团及其他组织的信息发布作为其内容之一,才会被有效传播。
3.3 要以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实名登记、虚假信息责任追究制为保障
网络以其一定程度的虚拟性为自律性差的用户制造和传播谣言提供了土壤,这也是调查中信息发布者的最大顾虑。因此,应该由学工部门集中管理,实名登记,建立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责任追究制度,净化网络环境。这样才能提高其可信度和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颖. 传播学视域下的SNS特征分析. 青年记者,2012(4):65-6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