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有关城市电视台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11-09 10: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伴随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城市电视台只有进行自身的改革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受众。但是城市电视台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电视台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城市电视台在改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 电视台; 改革; 问题
1 城市电视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1.1 一味仿效,不注重特色
目前中国的电视台所办节目类型大都一致,缺乏特色。电视台在感觉到改革的压力后,便想方设法的创新,但是当某一电视台的某一类节目赢得较多观众之后,其他电视台便会一味的跟风设置同类节目。眼下的中国电视台,相亲类节目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有,除了电视台主持人有所差异之外,内容与风格几近相同,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观众即使不断的转换频道,看到的依然是同质不同类的节目[1]。
1.2 管理体制落后,创新意识不强
虽然中国的城市电视台数量很多,但是真正办出自己电视台特色的很少,大多数城市电视台仅仅在口头上呼吁改革,更新体制,但是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而且现阶段的电视台在技术上,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高科技的需求;不能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日益增长的需求;管理模式更新缓慢,使得电视台内部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
1.3 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在中国电视台实行的是“四级办电视台”全国有省会台、计划单列市台、一般城市台、县区台;一个城市又分有有线台、无线台、教育台。各大电视台自主经营,整个行业恶性竞争的想象严重,秩序混乱,特别是同一区域内的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了节目资源和广告资源的浪费。同一地域的电视台,大都针对相同的受众,在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多个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导致相同的电视节目,广告等重复制作、重复播出,增加了电视台的费用支出和成本压力。
1.4 从业者素质整体偏低
城市电视台改革的主体是人,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视台改革的成败,但是在现有的电视台管理机制内部,对从业者缺少奖惩约束机制,从业者工作较懒散,竞争和创新意识不强,不注重节目的创新。如何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是城市电视台改革中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5 改革缺少长远规划
目前国内的城市电视台改革大都没有前瞻性,改革者只是针对眼前的某一问题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局部调整,没有制定更加长远的宏观计划。而且现在城市电视台领导班子的换届,几乎是一届领导一届“改革”,使得一项改革难以持久的贯彻落实,改革频繁,实效性缺失。其实各大城市电视台所谓的“改革”也只是根据之前工作中不太合理的环节进一步进行修正,基本上算不上改革;另外由于城市电视台的台长领导换届频繁,导致每一次的台内整顿没有一个共同的长远目标,改革政策没有延续性,目前的整顿就是为了既要改善目前,没有想到应该达到的未来目标。总体来说就是“改革”缺少长远规划,没有发展性。
2 深化城市电视台改革的措施
城市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真正发挥自己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内部资源的合理调整和使用,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使中国的城市电视台逐渐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城市电视台针对自己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取其精华,不断创新
各家城市电台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节目之间的竞争,当某类节目赢得较多观众时,电视台还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节目特色,可以创建观众喜爱的同类电视节目,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和内容的仿效,还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借鉴此类节目中吸引受众的部分,寻找吸引受众的关键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新的节目类型。电视台的改革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电视台创办电视节目的经验,但是不能不加任何甄别的照搬,要学会取其精华,然后创建自己的节目特色。
各大城市电视台除了要高度重视创新之外,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各个频道的整体效应,使电视台的各个节目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地域特色,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打造统一品牌,增强在城市电视台竞争中的实力。
2.2 分析受众,避免跟风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之所以可以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推崇,往往与这家电视台的受众、文化、地域等有关系,而这些特有的条件却不是每家电视台都拥有的。因此,各家城市电视台要想办出同样吸引受众的节目,就要分析自身多具有的各种条件,诸如经济、文化、政治、观众、主持人等等都应该考虑在内;如果在不进行任何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电视台即使创办了同类节目,也不会取得较好的收视率。
电视台要创新节目,就要在节目创办之前进行电视台受众的调查研究,节目的创办要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满足受众的知识文化娱乐需求,并且注意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办出自身的特色,只有这样,才会在电视台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3 探索新型的电视台管理体制
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人提出:“组建广播电视集团,主要是中央和省级,要着力推进省(区、市)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的联合,地市一级不组建集团。”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各类资源,同时增加各个电视台的联合,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两级办电视的改革目标,在城市电视台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各级省委、省政府应该给以电视台大力支持,鼓励其不断创新。
3.1 引进竞争机制,提高节目质量
为了使中国的城市电视台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可以对其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充分借鉴国外的媒体经营模式,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制度,将其变成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模式,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在保证主导思想正确的前提下,鼓励电视台自主创新,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通过国家的年检制度,对各城市电视台的节目质量、经济效益、设备优劣、节目自制能力、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检查,并且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考核,对那些经济效益较差,节目质量不合格的电视台,取消该电视台的呼号。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一方面又可以促使电视台不断创新节目,吸引受众,提高节目质量[2]。
3.2 建立奖惩机制,提高 职员素质
城市电视台在改革过程要提升节目质量,还要注重提高电视台员工的业务素质。电视台必须制定严格的人才录用计划,并且对应聘人进行严格考核,也可以依据电视台的需要制定临时签约的用人制度。电视台一方面要加强电视台员工的学习培训,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目标考核,不达标者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或者予以辞退;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和竞争机制,多劳多得。
根据员工的业绩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此来激励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不断提升电视台的节目的质量,解决了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等阻碍城市电视台发展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杨俊,黄同春.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分析及对策. 魅力中国,2009(21):156-161.
[2] 薛芸,杨浦. 有线电视中心组织治理结构改革路径探究[D]. 同济大学,2007(05):121-12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