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改革和发展趋势

2015-10-21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从2002年开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就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新的新闻形式能够反映出人们现实生活状况与需求,可以和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电视行业也被称为新闻的第三次革命。然而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笔者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策略与趋势深入研究,希望给我国电视新闻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群众生活; 问题;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体现出政府对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而电视民生新闻能够反映出群众的生活现实,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会受到了群众们的关注。在近几年,由于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较高,因此我国许多电视塔都开设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但是民生新闻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笔者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策略与趋势深入研究,希望给我国电视新闻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现状与问题
1.1 新闻视角狭隘,选材单一
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是记录了社会上百姓的生活,所以一些新闻只是一味地去报道了地区的百姓生活,例如城市中市民平时的生活,却忽略了农村人民的生活。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只是去报道专门的事件,并不能去细致地筛选题材,也不去深入探究整个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也不去联系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只是去为了报道而报道,许多人们在看了新闻报道之后并不能去感受到新闻的内涵,而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
1.2 民生新闻内容较为琐碎
由于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去记录了民众生活的一点一滴,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且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然而许多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记录的新闻内容较为琐碎,并不能深入地去探讨事件的本质内涵。而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电视民生新闻都只是去关注到事件的新奇性,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但是却没有针对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劳动、食品等联系起来并进行深入探讨。例如针对五一黄金周的调查,新闻一般只是关注人们对于购物、饮食、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但是并不能去涉及到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民生新闻对人们起不到什么实际性价值。
  随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许多电视台都开始增强民生新闻栏目的制作力度,所以难免出现了一些民生新闻在各电视台重复播放的现象。有时候一条新闻,虽然事件是一样的,但是主持人的新闻解说却相差甚远。例如有的单位给贫困山区小学捐款,有的新闻说这家单位有爱心,是需要鼓励这种行为的,但是有些新闻栏目却说这家单位在搞形式主义,必须要杜绝这种行为。而人们观看到这种情况后,并不知道到底谁说的对,所以导致了民生新闻自身的公信力降低。而有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并不顾及到社会的影响,去播出了许多负面新闻,这给观众们的心理上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违背了新闻栏目的初衷。
2 解决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问题研究
2.1 新闻相结合,以群众的视角来关注这些问题
    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虽然是为了以新闻视角关注民生,但是并不是一味地去关注到群众的任何琐碎小事,我们应当将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与社会上的新闻相结合,以群众的视角来关注这些问题。许多人们认为国家大事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所以并不会关注,而在民生新闻中去加入一些热点新闻,能够让群众更好地拥护党的领导。而这种改革措施不只是拓展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栏目视角,还能够让栏目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可以丰富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与内涵,让民生新闻内容生机勃勃,并且让电视民生新闻增添了活力,无形中提升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
2.2 提升新闻内容价值,深入挖掘内容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比时政新闻显得轻松,但是也要具有自身的价值。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在表面上来看一般是关注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实际上是挖掘人们生活背后的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道德观念等问题,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应当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我们制作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内容要具有服务性与贴进性,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要就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上群众的生活现实,或者是对群众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那些并不具有深刻价值的新闻我们是没有必要选择的,只会去浪费了观众们的时间。而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观众们对于新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缺少价值的新闻栏目是缺少未来发展前景的。
2.3 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是由于自身具有的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能够从人民的角度来评价与报道一些新闻事件。我们需要不断地培养出新闻工作者的媒体意识,要掌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度,并不能错误地引导人民去过分地依赖新闻媒体。
3 结语
  总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新时期的新闻种类,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新闻种类,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我们需要对电视新闻制作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一直在改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让我国电视新闻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路璐. 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 传媒观察,2004(6).
[2] 董王芳. 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建——《直播山西》的文本解读.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3] 孟建,刘华宾. 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4]见水根,章见. 民生新闻: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1).
[5] 王起钧,王庆华. 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社会科学论坛,200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