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基于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技术探讨

2015-10-07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作为一套完整而复杂的针对广播、电视进行监视的系统,广播监播系统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广播电视监播系统在国内外发展情况的比对分析入手,对这一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广播电视监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备结构及技术难题,使人们对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播; 信号; 监测; 技术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电视、广播节目总体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现金的方式方法对广播电视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种需求的存在,导致了行业内部的监播系统的产生。现阶段,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共计2000多个广播电视机构,根据实际的监督管理需要,各地成立了数量众多的广电部门来对日常的播放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如何针对我国当前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我国国内为数众多的广播电视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也就成为我国各地广电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的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监测技术,笔者从广播电视监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备结构及技术难题进行详细探讨。
2 广播电视监播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作为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监督系统,广播电视监播系统能够根据事先设置的指令,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事后的查询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利用这套系统,能够对播出节目中的内容、广告、时长等要素进行监督和控制,尤其是能够针对事先设定的特殊词汇进行有效的监管,更是规范了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行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其工作目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提取关键词,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特殊图像来对播出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2)根据预先设定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特殊记录和信息提取;(3)对播出的非法信号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切换;(4)从监测的最终结果出发,自动生成节目播放串单。实际上,在这一系统中,如何实现对所监督的播放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测才是系统的设计难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要求,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识别和控制,从而能够保证播出内容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从播出内容的共性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一般来说,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广播和电视台,在当前阶段所播放的节目中,以下几点特点值得我们给予特别关注:首先,同一广告的播出,在短时间内具有非常明显的连续性和重复性,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连续的疲劳轰炸。其次,广告播放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矢量差异性。
在该系统中,实际上就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揭幕的原始音频信息提取随时间变化的语音特征序列,实现对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进行实时测和识别。这一过程中,重点内容就是矢量提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以来,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矢量量化问题更是成为当前对广播电视播放内容进行有效监控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检测过陈各种,如果检测出存在于矢量文件夹中相同或者相近的内容,那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为细致的监测,通过实践算法和其他数学算法的应用来具体的出现次数和首次出现时间、最后出现时间。
3 系统的工作流程、设备结构及技术难题
我国当前的光电节目监播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一般都是先从多路广播电视中的信号采集,将一般的广播电视信号转化成为 MPEG- 4或者其他能够被系统识别的格式文件,然后通过矢量计算,对信号的矢量特征进行提取,形成能够被系统识别的矢量文件夹,在此之后,利用控制识别算法,对这一文件夹中的内容进行计算,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录入相关数据库中,最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调用和查询,形成监控信息,通过显示设备形成具体的统计图表,送交专人处理,实际上,完成这一目标,一般来说有磁盘列阵、多路电视信号转播器以及必要的矢量处理板卡等。这些设备对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显示意义,一定程度上其工作效果决定了系统的最终性能和整体的稳定性。
在该系统中,识别引擎设计对于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下面几点问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是直接影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1)识别准确度。通常来说, 识别准确度不高于20%,那么对于系统来说,是无法实现识别的,但是识别准确度过高,所带来的巨大计算量,对于计算机来说同样是难以承受的。(2)计算能力。Dsp系统的广泛应用,就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设备对于如此巨大的数据流和计算量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3)处理速度。一般情况下,每套系统基本上都要针对十套以上的电视台节目,这样就形成了对硬件系统更高的要求。
当前阶段,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普遍较好,而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时间也远远长于我国,所以其监播系统的发展同样走在了我国的前面,尤其是其种类繁多、系统性能多样的特点,更是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垄断。而我国当前的广电事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节目频道以及接受群体的快速增加,导致监播系统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
4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及发展前景
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监播系统的开发水平同样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我国的技术起点相对较高,所以在很多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尤其是系统的整体性能,更是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
实现对广播电视播出节目的有效监控,是所有监播系统的最终设计目标,而对于这一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方式,一般主要有主观评价和指标评价两种。目前我国国内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主观评价方式,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对于节目的内涵的判定是非常不准确的,作为最为基础的判断部分,主观评价只有通过必要的定量分析之后,才能够保证其监督的准确性。但是在我国最初的广电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模拟体系没有数字化条件,而且主观评价相对于指标评价来说,更为方便快捷,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监播系统中。而在现阶段,指标评价体系的应用,配合人工主观评价模式,已经为我国的整体监播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必 要的条件[3],一定程度上为监播事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供了条件。
5 结束语
相对于国外平均水平来说,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信号检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由于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各个部分的技术的落后,同样还因为我国当前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的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我们急切的需求能够符合当前我国国家政策需求的先进的媒体监督提取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的数字电视信号自动化监测监播系统,快速多通道巡回检测算法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为我国的广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和帮助,而当前阶段的有线电视全网络( 前端播控及各级分配分支点) 的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出现,更是代表了自动化监播系统发展的趋势。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监管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胡航. 语音信号处理.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 271- 279.
[2] 李灿军.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研究,2009(2):72-75.
[3] 俞铁城. 语音识别的发展现状. 通讯世界,2009(2): 56-5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