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安全论文

电视画面的剪接与运用

2015-09-26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电视文化正在蓬勃发展日趋成熟。所以,电视画面的剪接与运用就对电视文化能否更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视画面; 剪接; 运用
     电视告诉人们如何谈话、如何思维、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审美。他还能对社会结构提出重要问题。同时,电视又是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可以艺术地表现生活,也可以如实地记录生活。他可以把时空缩到最小限度,也可以包容艺术的各个领域以及艺术之外的整个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不但要从电视的题材选择上创立新意,还要从电视摄影,电视编辑以及电视画面的运用上下功夫。“画面”与我们口头常用的“镜头”这一术语是一个含意,都是指在一段时间中拍摄的一段素材。
镜头是电视构成的基础,也是电视创作中最灵活,最有意义,最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作为电视编辑,怎样把若干个镜头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句子,表达出特定的意义,不同的编辑会按不同的思路和方式来组接镜头,从而使镜头阐述不同的画面意义和思想意义。优秀的编辑应当在镜头组接上下功夫,用镜头语言表现事件、过程、现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态的发生和发展,用镜头语言传达意念、思想、情感和心中的种种感受。在电视片中,所有镜头都珂以划分为两类。一类叫固定镜头,另一类叫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是摄像机的机身、机位、焦距均不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断。画面内的主体,有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断。最常用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移、升、降、甩、跟。在编辑时,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是否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点,要根据镜头的特点来考虑。
首先,编辑时必须注意所用镜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固定镜头的组接在内容方面要有相关性,其镜头长度要有一致性。相关性的范围是每个创作都自己界定的,相关点的确定也是每个创作者自己决定的。例如,新闻性镜头的组接,在编辑时,把各阶层人士走进会场的镜头接成一组,把不同身份、风格迥异的发言者的镜头接在一起。可以把反映突发事件,打捞落水群众送往医院抢救一组镜头组接在一起。还可以把具有旋律美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如优美的艺术体操、快速的水上划艇和冰上舞蹈等。镜头长度一致的固定镜头连续组接,其剪接本身就赋予固定画面以动感和跳跃感,能产生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其次,运动镜头在组接时,要求在运动中切换。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的镜头相连,应除去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应尽量选择运动速度较接近的镜头相互衔接,保持运动节奏的和谐一致,使整段画面自然流畅。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方向一致的镜头相连,应除去镜头和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例如,在编辑“展示我市城市建设成就”专题报道电视片时,运用了连续的摇镜头表现城市风光。耸立的高楼,宽敞的街道,奔驰的汽车,巨幅高大的广告牌,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一组镜头的衔接好似展开了一幅幅画卷,充分展示了现代化城市的风貌。连续的推进镜头,层层深入表现了平顶山市汝瓷的精美。在表现河滨花园环境时,一次次地拉出形成一步步展示的效果,使电视观众从局部看到全部,从细部看到整体,感受到人们生活环境的优美和舒适。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可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相接,一般就使镜头相妆处的起幅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至于卢落幅停顿的时间,一般依据电视片的节奏设计通盘考虑。一组急推或一组急拉镜头连续组接,应适当地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幅或落幅。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接。在表现静态对象时,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表现呼应关系时,应视情况决定镜头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表现呼应关系时,应视情况决定镜头相接处起落幅的取舍。比如,用镜头跟摇汽车拉力赛,再接一个固定镜头,是观众拿着望远镜仔细观看的镜头。这两个镜头相接时,跟摇镜头不需要落幅,直接从动切到固定镜头即可。比如,用固定镜头表现一个人坐在轮船上举止远眺,然后,接岸边粉红色桃花林的移动镜头。这两个镜头组接时,也不需要保留移动镜头的起幅。通过上述两个镜头中,运动镜头是移动、升降、甩、跟等运动形式,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往往被去掉。如果相互衔接的两个镜头中,所打电报的运动镜头是推、拉、摇等形式时,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就要留着。比如,用一固定镜头拍摄一个人站在高山上,后面接他眼中所看到的群山起伏白云环绕的摇镜头。这两个镜头衔接时摇镜头的起幅就应保持短暂的停留。
电视是声画并重的视听综合艺术。它极大的开拓了人类视听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兼容了音乐、诗歌、小说、散文,绘画、雕塑、建筑、杂技等众多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而且兼容了戏剧、电影、舞蹈、歌剧、话剧等时空艺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电视兼容了文学。它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电视小品、电视散文、电视诗等,使得以抽象书写符号为存在形态的语言艺术,转换了声像兼备的具体形象展示。作为一个电视编辑,不仅要掌握熟练的编辑技巧,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音乐知识和美学知识等多方面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理解每个作品的寓意,做出适当的处理,避免出现编辑错误。比如,在编辑一台大型交响音乐会时,为了介绍乐队整体,编辑就必须对音乐内容以及乐器的使用有大体的了解,以把握镜头的运用。不能把乐曲中长笛声编上萨克斯管的镜头。在综艺节目的编辑中,镜头的剪接首先有一个节奏问题。剪接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节目的基调。综艺节目本身有内在的节奏,镜头剪接的节奏必须符合节目的节奏,以准确地表现节目的内涵。因此,镜头的剪接节奏要根据节目的情绪而变化,不能脱离节目内容而自行其是。其次,有目的地利用蒙太奇手法。在编辑大型综艺文艺晚会时,要根据导演的总体构思来编排。要突出晚会主题。具体每个节目的编辑,还要视其内容而定。有时,为了渲染现场气氛,使电视观众感到亲切、热烈,编辑时就要把舞台节目镜头和现场现场镜头组接起来,穿插交错于节目之中。如舞台上小品演员精彩的表演镜头和台下观众捧腹大笑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电视观众犹如身临其镜,也会开怀大笑,使台上台下电视机前的情感融为一体。用 合理的镜头组接来调节节目的节奏,使整合综艺节目的情绪有张有弛、有疏有密、起伏跌宕,能给人以五彩缤纷、高潮迭起的感受。
电视片是较富有电视特征的电视艺术样式,也是兼容性较强的一种电视体裁。他既有音乐的听觉形象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又有绘画、雕塑的视觉形象的造型感、色彩感。在编辑时,不仅要把电视片的主题思想和导演的艺术风格始终贯穿于电视片中,还要增加它的可视性观赏性。电视艺术又是时空艺术。他可以跨越时间的隧道,在短时间内向电视观众说明问题。在电视编辑创作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做到在任何时候前往任何地方。一个事件可能把它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也可能把它分割成片断,只显示其中精彩的部分:一场戏也可能把速度加快;一个故事可能突然回到历史上的某时刻,或转移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种人为的组合重造,目的是在叙事中增加视觉和听觉上的意义。比如,在编辑“展示我市城市建设成就”专题报道电视片时,由于是从全市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报道,又要向电视观众讲明白这五十年来的变化,编辑采用了出画入画的组接方式,把建设初期时拍的一些市容、市貌镜头组接在一起。为了展示五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把人们的新居、使用的新潮家具、高档餐桌的镜头和矮小的旧方桌、小木凳组接在一起。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赂人民展示了平顶山建市五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多方位多角度的电视画面,充分地表现了电视时空艺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电视事业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将广泛地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包装之中,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编辑技术。人们的思想也呈多给多向性思维,总是希望从多种角度及多方面去认识和理解。无论是社会的、经济的、还是艺术的、生活的事件或问题,尤其是人们审美的享受中,这一特色就显得更为突出。电视作品如何能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如何把高科技合理地运用于电视节目中,遵循艺术的规律,符合艺术的合理性,创造艺术的美感,让人们从视觉上、心理上获得悦情悦意的审美和享受,这将是每一位电视工作者所探索的课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