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吉林省农业信息化配置模式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适宜的手段是融传统及现代于一身的综合信息服务手段,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结合的“度”,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做强“一对一”的服务
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是希望在第一时间得到“明白人”的指点。因此,农民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一对一”的服务是最基本的服务。尽管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成本较高,但要想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就必须下功夫把“一对一”的服务搞好,这是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属性决定的。
“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常见的情况是通过电话语音方式实现;由于能够熟练应用手机短信的农民已逐渐增多,通过手机短信互动也呈上升趋势。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近年来探索开展双向视频诊断方式,不仅能听其音、且能察其形,服务效果更好。
“一对一”是最基本的服务,但如果仅停留在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那就极大地浪费了资源。需要借“一对一”服务之机,加强资源采集、分析和供给等工作。目前,吉林省“一对一”服务的主要形式是“12316”新农村热线,暨采取专家远程接听农民电话的形式,及时回答农民提出的政策、市场、科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每个细分专业按3~4名专家配备,组建了500多人的专家服务团队。热线开通以来,累计接听各类电话1100多万个,每年为农民节本增收15亿元左右。
2.做实“一对群”的服务
针对农民的服务要想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覆盖面、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在“一对群”的服务上作文章。而从目前农村的现实条件看,关键是充分挖掘媒体的潜力。
通过传统媒体发布信息,既要注意标准化,又要体现差别化。在挖掘传统媒体潜力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培育手机新媒体。在信息化浪潮的强力推动下,通信网络、广电网络、互联网相互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广播影视、通讯、电脑网络乃至新闻出版等各大信息载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特别是以手机报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将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走向快车道。手机报在扩大覆盖面、增强融合能力、开展延伸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多元一体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加强与通讯运营商的合作,积极鼓励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时机成熟时应大力推广应用。
吉林省“一对群”的服务主要是农业门户网站、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对农民的服务。“吉林农网”每年发布政务、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3.5万余条,通过网络每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8亿多元。吉林市溪河镇通过网上销售杂粮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万元;通化市特产大户崔玉龙通过网上与广州市人参市场达成供货协议,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同时,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台、吉林农村报等传统媒体都开辟了相应的栏目,每天定时向农民广谱发布各种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年受众群体达到1700多万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3.做活“群对群”的服务
引导农民在网上虚拟社区开展群组讨论,不仅对促进供需对话、拓宽信息渠道、开展深度交流、提升农民素质有极大的帮助,也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涉农网络平台,开创农业信息服务的新境界。
在目前条件下,“群对群”的服务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实现,这在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有很成型的应用。农民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加入一个特定的群,与群组内的网友讨论市场趋势,有的还加入团购(团销)群,与另一方讨价还价,创造了农民查询、发布信息的新形式。
这种形式值得深入研究,可以将农民目前已经形成的组织,如各种合作社、协会等,在互联网上建若干个“群”,有组织地让需求“群”与供给“群”之间开展对话与交流,并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交易。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网上虚拟“群”,不断扩充群组规模,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网上开展讨论、交流和互动,以吸引那些关注“三农”的商家的眼球,促进网上服务和网下交易。可以想象,农民群组在网上越活跃,农业信息服务的前景就越广阔。目前,吉林省“群对群”的服务形式很少,还在探索之中。作者:朱弘博。本文来自《中国农业信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