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学习型组织的协同信息管理

2016-08-18 11: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被誉为"未来成功的企业模式",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通畅快速地传递信息流非常重要。文章在详细分析协同管理的定义基础上使用图解诠释了学习型组织在进行协同管理时的信息流向。并阐述了学习型组织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策略。

 

  上个世纪末,互联网引发的信息革命催生了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企业的运作方式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遍布全球的信息流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多维关系、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开放变化的动态环境,企业只有一个选择:不断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学习型组织"这种企业组织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也对企业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是一个信息处理和交流的系统,是由参与者(团队)来处理信息,团队成员由特定的沟通链通过容量有限的沟通媒介传递并接受信息。这样,一个组织、系统要协调运作,必然是从信息流协调运作开始的。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信息流向非常复杂,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等问题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处理好各信息流向对商务交易事宜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企业的组织模式需要协同管理信息流向才能实现和谐运作。

 

  1.学习型组织

 

  1.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综合的综合绩效。并且工作经常调动多功能、跨等级的团队来进行,组织正规化程度较低,信息自由流动(不仅有横向的,还有纵向的双向流通),员工参与决策程度高,既分权化的组织。 [1]

 

  虽然不同的学者或组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学习型组织的含义。私以为:学习型组织是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效的吸收、利用知识的,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组织。

 

  1.2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2.1 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使每个成员必须学会把个人、所在组织以及周围环境乃至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和重新设计。系统思考引导人们从注意局部到纵观整体,从观察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间的互相影响。因为系统没有绝对的内外,任何一个系统的个体跟其他个体都是处在同一系统中,系统中每一个个体的行动都可能影响到这个系统的运作。

 

  1.2.2团队学习

 

  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终身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而且要开放自我,与人沟通,最终形成"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这样一个复杂开放系统。

 

  1.2.3 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内心的共同愿望和远大目标,它为组织成员共同关切和认同。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

 

  学习型组织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无论是学习、合作、彼此联系、集体共享,还是共同愿景的建立、团队学习和系统的思考,都以其成员为核心。并且组织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中每个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效率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以及相互沟通、协调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电子商务环境下学习型组织的协同信息管理


  2.协同管理

 

  "协同学"的创始人西德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形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由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在宏观上产生了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出现了新的有序状态。[2]

 

  私以为,协同管理是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电子商务企业这一复杂系统中,合理组合拥有不同核心资源的企业子系统,借助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协同环境来实现资源最充分高效利用的目的,产生1+1>2的效应。

 

  协同管理实际上是对组织中"人、事件、资源"为管理对象,为他们创造无障碍、无边界的环境,从而让这些资源能够协调起来,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企业的共同目标服务。协同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以未来企业组织体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学习型组织是企业21世纪的主导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协同管理可以应用于学习型组织,以"学习-竞争-合作-协调运作机制"为核心,来实现学习型组织各成员组织之间协同运作的目标。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考这一项修炼中提出:系统思考的管理理念就是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图1从系统思考角度反映了协同管理的双向信息流向。

 

  在图1中,管理者(管理主体)之间通过协商来确定协同管理机制,被管理者(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之间执行由管理者(管理主体)商讨制定的协同管理机制,并且相互交流,如果不适合当时的环境,那么就会很快被协商重新制定。

 

  3.学习型组织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学习型组织中各生产要素资源形形色色,纷繁复杂。要使这些信息资源能被充分高效的开发利用,必须为企业(或机构)建立一个以""为中心,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血脉"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来打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节点:人事、工作任务、客户、知识(文档)、资产、产品、项目、财务、合作伙伴(代理商、分销商、供应商),以使所有的信息达到充分的共享,使企业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使用和增值,使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分销商这些子系统形成虚拟运作的整体。

 

  3.1知识的协同管理

 

  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都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因此协同管理要求每个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而且要让相关各方,如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协作的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交流经验知识,步调一致,以便迅速吸收新知识,接收新的管理机制,对客户的需求迅速响应等。这就需要相关的各方都能在统一的协同平台上进行实时的交互,使企业能够管理产品的多维信息,并与其它合作伙伴共享这些信息。

 

  另外,学习型组织中知识的横向纵向的划分要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在这两方面产生的知识的协同管理。在这个知识的网络中,不管是显形知识还是隐形知识都应该被充分的挖掘利用。以达到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共享。

 

  上图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知识获取、共享和使用的环境,无论知识的来源、结构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同时协同平台为这些知识节点之间提供了立体化的"网状"关联通道,从任何一个知识节点都可以到达任意的相关知识节点,极大地方便企业获取完整的、真实的知识。

 

  3.2供应链链条上信息的协同管理

 

  虽然学习型组织具有自组织的特性,但是当企业跟企业之间进行某个具体业务往来时会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使得某一方蒙受经济损失。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应遵从以下几项策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冲突解决机制;在供应链的成员之间建议一种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文化协同。[3]

 

  3.3客户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

 

  建立客户数据库并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维护客户数据库,对某一客户的习惯爱好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对该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推送"服务。

 

  作者:王 蕾 来源: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8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