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信息管理论文

个人信息管理研究述评

2016-03-18 1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个人信息官理(personalinformationmanagement,PIM)”一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期刊、报纸中,作为信息管理的分支,个人信息管理虽出现较早,但真正引发研究热却是在最近几年。国外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深入,并已取得不少成果,相比之下我国的进展则较慢,研究领域也较局限。

  

  1个人信息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由于“个人信息管理”一词是由PIM(PersonalInformationManagemen)而来,因此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如果只是从“个人信息管理”的字面上理解,既可理解为personalinformation(个人信息),也可理解为privateinformation(私人信息)。在讨论个人信息管理时,首先要明确“个人信息”的含义,弄清楚“个人信息”究竟为两者中的哪一个。

  

  1.1 个人信息管理

  

  对于个人信息管理(PIM)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D-K-拜瑞欧(D.K.Barreau,1995认为个人信息管理是“个人在工作环境下所建立的或是为在工作环境下的个人所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个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习惯、组织和存储信息的机制、维护系统的规则和过程、检索机制和多重输出的过程”。兰斯黛尔(Lansdale,1998认为个人信息管理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处理、分类和检索信息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奥佛•伯格曼(Ofer.Bergman,2004等人认为个人信息管理是“为个人对支持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信息(如文件、电子邮件和书签等进行的管理,并通过存储、组织和检索这些信息为自己所使用”。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从传统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的,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个人信息管理是个人从事的信息管理行为,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层次。因此,从个人信息管理(piM的定义上来说,“个人信息”为personalinformation更为合理。

  

  1.2个人信息

  

  威廉姆•琼斯(2005)在其所著的《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InformationManagemen)—书中认为个人信息(persona]information)有3层意思I一是个人为方便日后使用而保存的信息。二是关于个人资料的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为个人所控制,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保存在他处。如医生和卫生组织会保留人们的健康信息。三是已被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不受本人控制,保存在他处。比如图书馆,馆藏图书中的信息被借阅人所掌握后,储存这些信息的书仍由图书馆保管又或者是网页中的信息,用户浏览后,这些信息仍储存在网页中,但是这些信息已被用户接收。

  

  琼斯认为在谈到个人信息管理时,个人信息一般指的是其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的个人信息通常在讨论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时考虑,第三层含义的个人信息则出现在讨论个人从外界获取信息时。根据琼斯的定义,笔者得出个人信息的层次图。


  从琼斯划分的个人信息3层次可以看出,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n)属于第二层次,因此从“个人信息”的定义上来说,理解为persona]information也更为合理。

  

  1.3私人信息

  

  对于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n),学者的主要观点有李睿(1999)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与经济管理方法》中将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n)归为经济信息的一种,对于单个经济行为而言,他所掌握的任一经济信息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如果当事人双方各拥有自己的私人信息,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4。张维迎(2004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认为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n)是所有不是共同知识的信息,共同知识(commonknowledge则是所有参与人知道的知识[5]。在网络环境下谈论到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n)时,也特指那些具有识别性的个人身份和特性的信息。包括一切有关个人身份、生理、思想、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一般包括姓名、职业履历、病历、婚姻、健康状况、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户、保险情况、特殊爱好、宗教信仰等。

  

  通过对私人信息(privateinformatioi)定义的观察可以发现,“私人信息”通常出现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信息安全中,因此从privateinformation(私人信息)本身的含义来说,“个人信息”表示为persona]information(个人信,息更为合理。

  

  综上所述,在讨论个人信息管理时,指的是个人从事的一种信息管理行为,该行为所涉及的信息不仅仅是有关个人资料的信息,更多的是指个人在工作环境下或是日常使用时所要用到的信息,并且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微观层面。个人信息包含内容较多,私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的一个层次。

  

  1.4个人信息管理的发展


    1.4.1个人信息管理思想萌芽

  

  其实PIM的思想早在1945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凡尼佛•布什(Vannevar.Bush)曾提出设想3使用Memex(—种信息存储器对个人的信息进行管理[7]一“个人可以使用Memex存储其拥有的书籍、记录和通信资料,并且该装置速度超群、使用灵活,人们需要信息时可以随时从中查阅,Memex可以辅助人类记忆。”很多学者视这篇文章的发表为情报学真正开始的标志^3。布什所设想的Memex具有增强人类控制、处理信息的能力,虽没有最终实现,却是在科学界首次设计的旨在辅助人类思考和管理信息的机器,具有思想开拓性。

  

  个人电脑和信息技术以其可以显著提高人类处理和管理信息能力的优点,在20世纪80年得到飞速发展,M•兰斯黛尔(M.Lansdale,1988M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对“无纸化办公室”的建立提出建议,给出了对于各种文件、便条、书本、私人记录、电脑等个人在办公时需要使用的个人信息如何管理的方法,这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个人信息管理词。

  

  到了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就已经出现了,这些工具为管理约会、备忘录和记录联系人电话及地址提供基本的辅助功能,但是这些功能还很局限。

  

  1.4.2个人信息管理理论发展

  

  1998年,•罗莉(J.Rowley)提出信息管理由内向外有4个不同的层次:信息检索、信息系统、信息关系和信息环境。后两个层次更普遍地涉及信息与社会及其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们组成了宏观信息学(macroinformatic^前两个层次则与个人及其信息利用行为以及为便于这种利用而设计的信息系统等问题有关,它们构成了微观信息学(Microinformatics[12。她试图从整体上去把握信息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并认为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属于微观信息管理,自此个人信息管理有了理论依据。

  

  2004年,奥佛•伯格曼(Ofer.Bergmar)等人也指出了个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对个人来说,完善的个人信息管理意味着更好地使用自己的宝贵资源(如时间、金钱、能量、态度。其次,对于组织来说,完善的个人信息管理意味着员工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会使团队工作更加协调。

  

  从“个人信息管理”的第一次出现到目前为止,个人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局限性。比如,目前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进行个人信息管理时所使用的特殊工具,如电子邮件或是曰历,很少有人注意到如何使用多种个人信息管理工具进行管理。信息常常分散存储在多种设备中(文件、电子邮件、书签、日历)或是存放信息的地理位置不同(家中、工作场師,使用者不仅要对信息的存储进行分别管理,还需要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以后才能完成工作[14。尽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却没有与个人信息管理有关的研究团体。

  

  于是2005年第一届个人信息管理研讨会(PIM2005Workshop在美国西雅图的召开,成为个人信息管理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标志。个人信息管理研讨会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的每年在不同国际会议中举办的研讨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每次选取一些主题进行论文征集并在会议上广泛交流,为PIM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讨会将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领域分为信息检索、数据库管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15]方面,其中有研究如何运用电邮、网络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研究如何对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研究如何使用可以进行信息管理的移动设备、个性化的信息查询以及对个人信息管理行为及使用工具的研究,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各种个人信息管理软件、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为个人进行信息管理提供了多种途径。

  

  2国内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个人信息管理给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个人信息管理虽从国外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学者也开始重视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并有许多方向和趋势,在这里仅论述以下几个方面;

  

  2.1个人信息管理行为

  

  王知津、萧蔷(2009)将个人信息管理的行为分为3个基本过程,分别是信息发现/再现行为、信息保持行为和元行为。他们认为信息发现/再现行为和信息保持行为对应为信息的输出与输入,而元行为则形成了信息需求与信息之间的映射,强调过程,包括信息保持和组织、对信息处理策略和工具效率的评价等,以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为中心,总结出人们进行信息管理的3个基本过程,为个人信息管理三大行为过程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2.2个人数字图书馆

  

  目前对于个人信息管理的运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讨论上。陈光祚(2002认为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的目的,在个人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者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以供个人有效利用的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可以使个人在私人化的、特殊的、创新的环境中去创造、管理和保存信息,通过个人数字图书馆可以增强个人信息管理。个人数字图书馆存储和处理的对象是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即文献的全文、图像和声音。并且可以使用一个称为“Mylibrary”的门户软件来操作收集的数字资源。

  

  王春梅和张银犬讨论了使用P2P技术将分散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他们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个人信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模式,可以提高个人信息管理的效率。

  

  2.3个人信息检索

  

  在信息检索方面,黄义侠认为个人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经历了手工式管理、网络化、共享化3个阶段,并对基于文件和全文、基于元数据、基于语义等几种信息检索方法进行了归纳、比较、评价,提出语义检索是将来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百度也针对网民检索内容将搜索进行分类,有常用搜索、地区搜索、大学搜索、法律搜索、视频搜索、文档搜索、政府网站搜索、专利搜索等,为日常查找信息、进行个人信息管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并节省用户时间。

  

  3结语

  

  个人信息管理是信息管理中较新、实践性较强的一个前沿分支。个人信息管理虽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学者研究的深入以及PIM研讨会在全世界的推广,关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特定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而更多地从人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提高信息搜索、查找速度出发讨论个人信息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已有的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思考,比如个人数字图书馆,会向着智能搜索、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