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浅谈网页设计教学中网站版面的编排的方法建设

2015-08-01 09: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已经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在工作、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无可取代。网页可以说是互联网的脸,我们通过浏览网页来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一张好看的脸对一个网页、网站来说可以更吸引人。然而网页设计在我国仍处在一个较初级的阶段,专业的网页设计师数目很少,这就需要高质量的网页设计教学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如何综合文字、图片、色彩及用户审美需求等各方因素,编排设计出一个视觉效果良好的版面,是网页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1 用户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末互联网刚登陆我国时,发展势头过于迅速。很多网站在创立之初只是想赶紧抢占一席之地,而没有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页的设计中,结果是虽然各个网站内容各不相同,但一看之下,版面几乎都是同一风格,几乎毫无新意,很快就导致了用户的审美疲劳。随着网络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网站的版面和整体风格越发重视,网站管理者若没有一张好看的“脸”,将很难留住用户。这就要求设计者们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用户的审美需求入手,结合平面设计中对美学的解释运用一些艺术的基本形式来改造网页的版面,从而使其更具美感、更有个性。
  1.1 版面的规范化
  网页版面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明确编排时的重点,分清主次内容,按由主到次的顺序逐步完成编排。尤其在使用符号、图片、文字、动画等内容时,要遵循平面设计中形式美的视觉规律,强调文字、图片及色彩的搭配。同时,网页的设计必须要与网页内容想关联,不可脱离主题,仅为美学而设计。
  1.2 版面的均衡性
  页面的编排中,可以将单个的文字看做是点,成行的文字看做是线,成段落的文字看成面。点、线、面的排列要强调均衡性。三种形式要因实际情况而采用。如单个文字,用起来会十分突兀,但可以让用户一眼就看到;成段文字可以排列十分美观,但用户可能因为字数过多而放弃阅读。文字的排列方式一般有水平、垂直、倾斜,前两种容易带给人稳定,安宁的感觉,而倾斜会让人不由产生运动感。合理的结合三种排列方式,保证页面整体平衡的情况下给局部安插一些斜体字,会显得更动感而富有生气。
  2 设计中的视觉流程
  一个网站要得到用户的喜爱,其页面内容、整体布局都必须通过视觉感官使用户感到愉悦或欣赏。而精心设计过得页面相比随意的版面编排无疑要更容易吸引用户,从而增加网站的访问量。网站要通过网页传达信息,就必须要要虑到视觉元素的处理,只有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才能称得上是新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师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更多的考虑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于网页版面的编排,各个元素之间的排列及其各自的大小、位置,都要结合阅读顺序。使用户保留自己的习惯,在阅读网页时感到轻松,自然。
  3 网页中各构成要素的分析
  网页的作用在于传递信息,而网页设计就是服务于这个目的。通过优化网页中文字、图片、色彩的造型、排列和放置,使网页更美观,更容易让人获取信息。如何处理文字、图片和色彩,值得我们做更多的讨论。
  3.1 文字的处理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核心部分,网页设计中一定会涉及文字的处理。且一般来说文字占整个页面篇幅较大,因此文字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页面设计的水平。设计师在进行处理时需要考虑文字编辑的整体效果,应尽量给人以简洁亮丽的视觉效果,要避免页面中文字效果凌乱、复杂,过多刻意的修饰若使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必要时,可以不加修饰,仅保留文字本身。此外,设计时还应注意文字的格式、大小及字体要配合文章内容。总而言之,要合理运用美学的观念编辑文字。
  3.2 图片的处理
  网络讯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造成了较普遍的“快餐式阅读”现象。这种现象是指用户在互联网上阅读时往往只关注标题和核心段落,而仅仅会对极少部分感兴趣的内容完成全文的阅读。网页上好的图片可以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而且图片的合理编排可以大大增加网页的美观,使得原本单纯的文本阅读变的更有趣味。因此,版面设计中必须重视图片的处理。选择图片的内容、数量、大小和方向等都可直接影响到网页的整体布局,在对图片进行处理时,我们要遵循精简的原则,尽量少的选择图片,尽量选择高质量高度切合主题的图片,力图用图片抓住读者。
  未来的互联网到底会发展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没有人可以预测。网页设计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却必须要不断跟随互联网飞速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创新。又因为网页设计本身综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平面设计因素,又必须讲设计师的美学理念通过计算机展现在网页上。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设计文化素养,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且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紧跟潮流,应互联网之发展不断探索更高水准的网页设计。
  [参考文献]
  [1]Paul M.larsst.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霍文利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8):6-10.
  [2]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5):22-2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