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实践证明了IPV4技术是一项很出色的互联网协议,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IPV4协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IPV6技术具有很多IPV4 技术所没有的优点,IPV6代替IPV4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如何使两个协议之间实现互连不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影响着网络技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 IPV6和IPV4之间的区别
1.1 更大的地址容量,简化了报头格式
现代IPV6系统的地址容量已经扩展到了128位,而IPV4仅仅具有32位。因此IPV6的地址空间也扩大了很多倍。在IPV4中,冗杂或者废弃的扩展报头格式减低了报头带宽的开销,但IPV6具有更加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利用固定格式扩展的头部代替了IPV4中的选项字段,用一条记录表示子网,缩短了路由器的长度,从而让路由器对选项不必做出过多的处理从而加快系统处理速度。
1.2 支持更大的可选项
由于IPV4的可选项存放在报头,使得路由的负担较重从而降低了路由的性能,而现代的IPV6的可选项不再存放在报头,只有指定的路由器才可以打开,IPV6不仅放宽了可选项长度的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引入其他选项,使得网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1.3 QOS控制和安全性保障
QOS是指现代互联网协议中的服务质量,IPV6系统具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控制功能,增强了组播支持和对流控制。有流标识字段和一定的优先权,能够将数据报指定为信息流的一部分,即使数据丢失也不会对流量速度造成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网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者对IP报文进行校验,具有更加完整严密的信息数据保护功能,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IPV4和IPV6系统间的网络通信技术
2.1 网络转化技术
NAT-PT是网络转换技术的简称,也是解决IPV4和IPV6网络通信互连的主要技术,其他几种互联技术比如BIS,SIIT技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NAT-PT技术。NAT技术主要负责地址映射转换方面的内容,例如保持同一会话期间IPV4和IPV6的地址映射,更新地址链接。而PT 主要是负责进行IPV4和IPV6两种网络协议间的转换,同过PT的转换构造新的网络数据包,为两种协议间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转换模式。
2.2 BIA技术的网络转换应用
现行的ipv4技术中存在不支持IPV6协议的应用程序,而BIA 技术则可以不支持IPV6的程序和IPV6协议主机进行网络通讯,通过转换IPV6的地址映射,使其成为一个ipv4备用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从而实现IPV6和IPV4技术的通信功能。通信过程中,利用SITT技术可以将IPV4报文译成IPV6的报文,该技术可以运用在有IPV6协议栈的网络系统上。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通信转换技术,即BIS技术,该技术相对BIA 而言要复杂一些,因为BIS 技术需要对IP包头进行翻译,但可以用在没有IPV6协议栈的网络系统上。
2.3 双协议栈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是通过给ipv6网络分配IPV4 的网络地址从而实现网络互连,该技术具有完全双栈网络和有限双栈网络两种模式。但随着IPV6网络站点的逐渐增加,以及IPV4地址资源不够现象的发生,双协议栈技术也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不足。
3 实现IPV4和IPV6互连技术
根据目前IPV4和IPV6互联技术的应用现状可以知道,这些互连技术的发展并不完整,在进行网络互连过程中,往往需要和其他的技术进行联合使用,还要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网络互连技术方案,这些互连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解决能力,但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足之处,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连技术和互连方案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正逐渐提高,
但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来看,IPV4和IPV6互联技术领域内并没有完整的、适用于所有网络环境的互连技术。因此,不同的互连技术之间的联合协作是非常必要的,是现代IPV4和IPV6网络实现互连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于IPV4和IPV6网络的过渡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例如:第一阶段的IPV4网络中没有出现IPV6网络协议,因此还不需要互连技术,现在的网络环境已经从第一阶段发展起来了,在IPV4网络环境中出现了IPV6网络。因此第二阶段就是随着IPV6协议的发展,需要网络过渡技术进行网络互连。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就是IPV6网络环境逐渐壮大,并最终代替了IPV4网络环境。而IPV6 网络正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网络,但从目前的网络发展环境来看,还需要一种更具有标准性的网络过渡机制进行网络互连,只有经过更为仔细科学的分析,选择更为合适的网络转换机制,才能更加平稳安全的实现IPV4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连。
4 结束语
该文分析了IPV6网络和IPV4网络的不同之处,研究了两种网络环境下的互连技术,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ipv6网络必定会完全取代IPV4网络。
参考文献:
[1] 张成武. 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及其在互联网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
[2] 张平,廖闻剑,彭艳兵,程光,陈志祥. 一种便捷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下载方法[J]. 电视技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