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仙居县水文发展历程,从仙居水文站网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仙居县水文站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人员、设备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水文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文站网;建设现状;对策;浙江仙居
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水文站网的建设[1-2]。由于仙居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涝灾害频发。建国以来,为防汛抗旱、合理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仙居县经济发展,既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又是经济建设基础性的水文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客观条件的限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以根本遏制,目前在总体上水文工作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实现仙居县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超前发展水文事业,特别是站网建设方面,应与经济发展经济相适应。现对仙居县水文站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探讨。
1仙居县水文发展历程
仙居水文各测站点基本在解放初期在建立,当时共设立了下回头、湫山等2个流量站,溪上、梅岙、上张、苗辽、林山、龙潭头、白塔、土地岩、马路、石舍、横辽、里林、广度、黄坦、上吴、范岸、十三都、后甲、板彭、大洪、外田厂等21个雨量站,管理站兼管了流量、垣验,其中市级水情拍报站7个,初步建成布局相对合理的水文站网。1965年由于需筹建下岸水库,为工程建设提供水文资料,湫山站转址到曹店。1971年设圳口流量站,1986年撤站,雨量、蒸发、报汛项目搬迁至白塔。www.133229.CoM1995年由于省财政开支紧张,水文体制下放到县级水利局,同时撤消了黄坦、上吴、范岸、十三都、后甲、板彭、大洪、外田厂、土地岩等9个雨量站,同时停测下回头的流量项目。1999年下岸水库动工兴建设,曹店水文站建在库区,于2000年撤站,同时着手建造河埠流量站,于2006年底建成并投入生产。2006年仙居各雨量站全采用了自动测报系统。
2仙居县水文站网现状
2.1机构与人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部门意识到水文在水利上的重要性,逐年加大水文方面的投入,增强了水文基础建设。仙居县水文站属全额事业编制单位,是纯服务性的行业,归县水行政机关直管,具体业务有:流量测验、雨量观测、蒸发观测、水情情报及县属的各遥测站的维护。拥有水文技术人员10人、代办人员14人、退休人员8人,人员基本呈老、中、青格局结构。
2.2站网建设与分布
仙居县站网肩负全县水文资料的采集任务,同时也为该县防汛工作提供参考资料,现有国家基本雨量站14个、水位站2个、流量站1个、水库站33个、预警站6个、蒸发站3个。其中雨量数据采集均为自动测报系统,根据《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确定的蒸发站网密度为2 500~5 000 km2,山区平原雨量站网密度为250~300 km2,湿润山区流量站网密度为300~1 000 km2的标准。因此,除了流量站网不符合要求以外,雨量站和蒸发站均已达到标准要求。仙居县各乡镇具体布设情况如表1所示。综合仙居地理特点、社会发展趋势和防汛抗旱的要求,该县站网分布上仍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各地分布不均匀,其站网结构亟需优化。
3存在的问题
3.1水文体制未落实到位,水文测流设备落后
浙江的水文管理体制经历了4次下放、3次上收,最近一次是1995年的体制下放,至今管理体制还未落实到实处,职工福利纵横相比存在差距,使干部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河埠站的流量测验工作从2007年就已开始,但至今仍不正常,其主要是投入不足,如测流控制台系统虽然较为先进,但数据处理部分全依托人工操作,不能与电脑系统连接,计算工作量较大,计算差错率偏高;台州地区各县市采用自动的测流系统,其间尚存在一定人为操作性。
3.2站网分布欠科学,观测项目偏少
仙居县的水文雨量测站网数达到60个点,但地下水、水质采样点等观测项目偏少,雨量站点在空间上分布也不合理,各个乡镇站点相差较大,总体呈南多北少的现象。水质监测全依托市站,且分布也不尽合理,现在的水质采样点均设在已经污染的河流或重要的水库,只能用于监测该河流污染现状。例如,临海仅在罗渡设立了1个水质站点,时刻监控着仙居县流入临海的水质情况,仙居县水文工作人员就不能及时掌握现状。另外,地下水的监测也日趋重要,过度开发导致地面沉陷,进行地下水监测不但能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动态,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地下水开采情况,而目前仙居地下水的监测还是个盲区。
3.3代办员素质不高,社会保障措施滞后
仙居县雨量观测站聘请当地人员进行代办,平均代办经费仅300元/月。工资过低很难聘用优秀的代办员,大多地方的代办人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无法聘用到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水文工作具有特殊性,不管台风、暴雨等恶劣的天气条件都要坚持观测,但由于代办员管理体制落后,没有为其办理意外事故保险、养老保险等,在观测过程中如遇到安全事故,其损失无法得到相应补偿。
4对策
4.1理顺水文体制,扩大社会影响
以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提高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水文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服务好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争取财政对水文事业的投入[3-4]。
4.2完善代办员管理体制,提高代办员业务素质
目前代办员工资过低,适当提高代办员工资待遇、稳定代办员队伍迫在眉睫。为吸引文化素质高的代办员,应适当提高其福利待遇,以此增强代办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文数据观测质量。除了提高代办员工资待遇,还应当增加劳动保障措施,建立代办员保险制度,为每个代办员办理事故保险、养老保险等。
4.3优化水文站网建设,引进先进水文设备
加快场地标准化建设,争取财政投入,落实水文观测场地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90%)。从降雨最大可能分析,对于雨量观测站点分布现状,应设立暴雨盲点站。为减少遥测机器的故障率,保证资料质量,国家级基本雨量站点均采用双套遥测设备。为了给城镇防洪提供依据,针对不同地区和高程,科学合理地增设站点,在重要乡镇周围河流设立水文站,完善仙居县洪水预警系统;加强主要水库、河流、山塘的水质监测,增加水质采样站点和水位站。
5参考文献
[1] 杨家春.潞西市城市水文站网规划初探[j].水资源研究,2010,31(4):33-35.
[2] 翟卫军.承德市水文站网优化调整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234.
[3] 扈家昱.甘肃省水文站网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7):15-16,55.
[4] 田慧子,尹文娟,李晓莹.周口市水文站网密度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