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健词: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 诚信 诚信制度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个以因特网为纽带的高度信么化的信.乌社会。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随着网络时代的现实存在。网络文化作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的一种新型社会意识,已经悄然崛起并迢步渗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可进免地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摩擦。本文就网络文化的社会特征浅谈一下在这个新的时期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之一—“诚信”,使之古为今用,继续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人际关系功能,以求有益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制度的重建。
网络社会是个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很强的社会,正是由于它这样的特点,使得原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加具有随意性,人们以网络交流就往往不必以真实面目出现。此时,一个严峻的间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即如何解决这种虚假的世界与现实存在的真实世界之间的矛盾,防止现实社会也出现信任的空洞化。同时也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为手段进行犯罪。这时,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构建一个完善的诚信体制更加成为迫切鱼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从而标本皆治,真正实现一个信用的社会。
一、网络文化时代的社会特征
“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促进社会的巨大变革并衍生为一种文化”[1]。20世纪末的计算机网络,不仅把人们带进了21世纪,而且带来了更高效的电子商务和“数字政府”,这触发了现代传统社会变革的开端,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wwW.133229.Com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并在各个角落与传统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可调和的冲突。为了解决好这些冲突,使人们更加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网络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量为1.3亿条,1984年为10亿条。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影视、股票、音乐、卫生等应有尽有。大量网上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难免会有很多多余信息、污秽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失真信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借助因特网而广为流传,这加重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间题,构成了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公害。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花了18个月,调查了网上92万条信息、图片及影片,判定其中83.5%的内容带有色情内容;电子公告牌储存的数据图像有4/5含有污秽内容。可见,在网络上,好坏东西并存,这就增加了网络文化的复杂性。
第二,传播与更新迅速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都可以认为是缓慢发展的文化,更新的速度很慢,两千年来文房四宝没有多大改变。而网络文化则是高时效性文化,更新的速度很快。计算机网络将全社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将地球缩小了,将时空拉近了,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实现了通信瞬时化、生产自动化,全面突出了一个“快”字,“无论人们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台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声音、图象把自己和他人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空间”[2]。这种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尽快地知道世界各地的消息,但同时也为反动的、黄色的言论信息的传播提供更为有效的平台。
第三,环境开放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开放系统,任何一个网点的涟漪都可能迅速波及全球,辐射至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了不可小,在网上,人们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份意识已经被淡化,网上交流表现出身份的虚拟性,交往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网民用网络语言来交流时,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突破了民族、文化界限,赋予人们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观,使人们进入网络就可以超越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种种局限而共享的国际信息。
第四,覆盖面广“截止1999年底,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亿网上用户”,“cnn一ic的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内上网的网民已经达到1790万人而且人数增加速度加快,2003年上半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以平均每月8%的速度增长,净增658.3万户,总数达到1773.1万户①。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商务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未来数年内网民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之中发展趋势使得全球人们逐渐生活在同一张“网”中。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也更为宽广。
第五,高度的虚拟性这使得网络文化呈现难以控制的趋势。网络产生庞大而多样的虚拟社群,给人以虚拟化的身份。人并不需要首先考虑现实社会标准化的准则,而是面对自己想要什么(包括潜意识中想满足什么)。我们看一看bbs、网络聊天室的内容,看一看象”酷站”、”小资情调”、”虚拟性爱”这样的栏目与文章就可知道它充分的个人化色彩,其虚拟的身份为其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不以自己真实的身份或者假扮异性进行交流、发言。这种虚拟性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无法对网络上的欺骗、反动行为进行即使有效的侦察。另一方面,高度的虚拟性使得长期沉浸于此的人容易产生性格障碍,甚至造成人们性别的心理错位。
网络文化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是把“双面刃”,一方面,它使得人们更迅速有效地得到想要信息,而且带人们进入了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另一个方面,也正是它本身的特点,造成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在网络中,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戴着虚假的面具可以为所欲为,而且这种虚假的话和虚假的消息一经发布,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特点,容易造成现实生活的恐慌。在2003年的“非典”事情中,一条短信能以每小时20万条的速度滚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政府难以对网络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之时,就有必要在整个社会的范围之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实守信的教育。此时,在整个社会里构建一套完善的诚信制度就急切地摆在人们的眼前了。
二、网络文化社会下构建诚信制度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网络社会的文化特点,我们怎么样才能扬长避短,积极利用网络的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同时,有效的防范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呢?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被广泛认同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是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加强道德的建设,实现“德”与“法”的相结合。其中,绝大多数人都着重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认为要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强信用立法。同时,细化法律规定,使得立法上尽量覆盖到日常生活的细节、执法上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用法律的手段维护社会信用,严厉处置违信、失信行为,维护诚信原则和制度的权威与严肃性。当然了,我们并不否认法律在维护社会诚信原则和制度方面的权威性与重要性,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律在这方面效果的迅速之处。但是,鉴于网络社会的特点,我们更应该立足于长远的眼光,清醒地看到加强德育这方面的重要性,这是由于法律的弱点和网络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法律本身规定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而如上所说,网络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丰富,东西繁多;因此,想要详细地对任何现实中的任何事情都做出规定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这就使得不少人专门钻这个空子,在网络做虚假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另外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东西—道德来约束了。
其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决定事物的是其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告诉我“内化”的重要作用,任何道理如果没有经过人们的内化而仅靠外力的强加作用是很危险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使人们经过内心审慎的思考,达到“内自省”的程度,并转化为外在力量。
再次,网络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虚拟性与异地传播性;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以虚假的身份发布信息,这就增加了侦查的难度。以网络犯罪为例,虽然各国现在都基本上有了一支新的警种—网络警察,但由于犯罪分子基本上都是智能型的人,作案前又经过周密的策划与精心的部署。加上犯罪的异地性,使得犯罪成功率极高而破案成功率极低。
综上所述,在网络社会里,我们面对着新的社会状况的挑战,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作用的效果是有限的。我们不仅不该放弃道德建设,而且更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宣扬与建设。以现实生活为借鉴,在网络社会里构建一套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按照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倡导建设一种健康的文化,在更一般、更综合的意义上维系网络社会的各个方面,保证网络社会的政策运行,以满足人类多样化、综合化、社会化的信息需求和其他需求。
三、网络时代下构建完善的诚信制度的方法
第一,寓诚信教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之中。不论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如何,他们总是离不开真实的生活的。因此,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使人们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作者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这就要求家庭、学校承担起更为艰巨的任务,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给与积极有效的引导。
第二,积极回应挑战,完善网络,建立有影响力的网站,从而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引进网络中。“……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尽全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他们的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网络的上述特点,在网络中宣传正确、健康的内容。这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开拓、挖掘健康的信息,不断地更新网上信息的形式,勿使之缺乏新鲜感、时代感,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只有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才能与那些花样繁多、绝对刺激的黄毒赌等非法网站进行斗争。
第三,认真开展多姿多彩的网上活动。要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活动;要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间题、热点间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利用重大的节日、重大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以上是对于如何建设网络道德尤其是诚信道德的一些建议。当然了,网络是个复杂的有机体。简单的靠单一的教育手段是无法有效地完成教育的目的的,还必须把教育引导与管理引导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有效地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做到“慎独’,②,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才能更为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变。
注释:
①以上两则数据转引2004年9月16日新浪网新闻《网络电视揭开互联网内容盛宴》,该文就网络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
②来自《中庸》,原文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参考文献:
[1]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m].海风出版社2003版,第225页
[2]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3版,第6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12一4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