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研究

2015-07-06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观视角,从集群创新网络概念出发,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发展的作用,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网络结构的系统解释,最后以美国硅谷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关键词】 集群 高技术产业集群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更加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各级支撑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学习。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改变了创新主体的线性创新模式,以紧密的集群创新网络形式进行,即网络式创新。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而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为网络式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随着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问题。
  
  一、产业集群及集群创新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服务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另外,许多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及商会等,这些机构提供专门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塑造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WwW.133229.coM地理上的临近使集群内部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交流,难以编码化和以经验技能形式存在的隐含知识能被更方便地学习(嵇登科,2006)。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发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集群组织形式改变了创新主体的线性创新模式,以紧密的集群创新网络形式进行,即网络式创新。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主体通过组织间的合作和相互作用,通过集群内部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联系,促进知识在集群网络中的产生、传递、扩散与积累,进而产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过程。
  
  二、集群创新网络概念的界定及功能
  
  freeman(1991)最早提出创新网络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olaf arndt和rolf stermberg (2000)把创新网络看作不同的创新参与者的协同群体。它们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正式合约或非正式安排形成,而且网络形成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即网络具有协同创新特征。
  我们认为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资源流动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对于集群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网络加强了产业集群的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优势
  创新网络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各种知识、信息能在集群企业间更快速便捷的传播,从而节约了企业的学习费用;企业与区域内大学、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网络联系发生强大的交互作用,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与创新的扩散;从整个产业集群来看,各个企业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化的分工,相互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知识和资源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创新网络为群内企业提供了集体学习机制
  创新网络为群内创新主体提供了一种互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知识溢出效应获得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交互式地沟通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和默契感。而隐性知识对于集群的重要程度往往高于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学习更能反应创新的成效。
  3、创新网络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创新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研发周期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创新网络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且企业可以利用内部网络广泛的技术基础迅速开展创新活动,从而降低企业参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三、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指由高技术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相关机构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从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健全且具灵活性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集群通常围绕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周围形成,是充满创新活动的有机体。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该集群内部的成员企业一般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高技术企业。除此之外,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一般还包括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服务供应商、政府部门等。
  高技术产业集群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1、空间集聚性
  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和知识的要求较高,其产品技术复杂、生命周期短、具有高附加值、研究开发费高等特点决定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明确的区位指向性,一般趋向聚集于基础设施发达、智力资源密集、信息灵通、良好的生活环境、交通通讯便利的地区。
  2、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最根本特征,任何产业集群都存在这一现象,它来自非正式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溢出、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社会文化约束等。产业集群的经济外部性特征使处于集群内部的企业比处于集群外部的企业享受更多的利益,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还包括人才的外部效应,知识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载体就是人才,聚集便于高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和信息。大学、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同时人员之间的流动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增加了不同企业人员之间信息、技术、经验交流的机会。另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风险资本和资本运营环境,由此造成金融服务业的聚集,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内部成员关联性
  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构成了具有稳定技术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联系。这两种联系都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使企业在创新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创新的技术实现周期和市场实现周期,减少创新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
  4、根植性
  根植性亦称为社会文化特征。集群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经济主体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所产生的相互信任、理解和合作的创新氛围,可以促进知识的流通和扩散,进行协同创新。
  按照hakansson(1987)的观点,任何一个网络都包含三个基本变量:行为主体、资源以及活动的发生。在集群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包括集群中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集群中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资金资产、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而知识资源是各种资源的基础。集群的活动主要是集群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节点之间的联结,既包括正式的网络联结,如企业在垂直产业链上与供应商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交换,与客户的产品、服务等的交易活动,在水平层面上与研究机构、大学共同开发项目,与政府、金融机构的合作等,也包括非正式的活动,如基于私人关系的一些聚会活动、交流等。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典型的、开放的创新网络系统,在构建创新网络结构时要强调各要素集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展,将集群建成一个开放式系统,能够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加强与其他集群的横向联系,并且考虑政府及市场环境对其运行的影响,使集群具有信息反馈能力,能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自动调整自身的运行结构或参数,保持集群创新功能,维持高效率运转。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四、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
  
  1、核心企业群
  企业是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它处于集群创新体系的中心位置。企业群是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协同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群落。其内部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平链上的关系,即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产业集群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组合,企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两种特征——协同竞争性和资源共享性。二是垂直链上的关系,即供应商与客户企业之间的关系。三是企业自身表现出的企业衍生现象。
  2、辅助网络层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重要子网络为创新源与企业群之间形成的互惠共生系统。大学、科研院所、公共研究机构等创新源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创新信息、中试设备以及人才培养,企业主要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市场开发,在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与创新源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互惠共生关系。
  高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网络中金融机构的聚集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供资金支持。
  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在技术供方和技术用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并不直接参与集群创新活动,在集群创新网络中主要有三大功能。第一,中介机构是促进各行为主体间网络联系、产学研结合的纽带,为各类创新资源或各行为主体间牵线搭桥,使他们以低交易成本和低风险实现协同创新。第二,中介机构集聚了信息、技术、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获得市场机会和投资,有效地降低企业成长初期的竞争风险,使科技发明迅速进入相关经济领域,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第三,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协调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知识的流动,使企业能有效地利用创新资源,更快更好的创新,优化企业的管理。还可以帮助政府和市场激活创新资源,进而增强网络创新活力。
  3、创新环境层
  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集群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创新文化和制度)。创新文化可以产生一种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与创新网络层面非正式的交流有机结合可以促进技术的扩散和创新。制度能够对网络行为主体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保持一个公平、公正和激励创新的稳定氛围,对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基础设施是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促进各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4、外围支撑网络层
  外围支撑网络由集群所在地的政府和市场构成。另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集群的市场化运作,但政府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政府是影响集群创新活动的主要机制,政府参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创新的硬环境;致力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包括营造有利于培育本地企业家和创新的文化氛围;营造创新网络所需要的信任环境;确立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建设的政策体系;培育非正式社团。
  
  五、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分析
  
  为了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作实证分析,特别选择美国硅谷作为案例。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最具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其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相模仿的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核心企业群
  硅谷的核心企业群是产业链条上的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网络以及同行业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网络的集合体。在硅谷地区,有些小企业定向于芯片的设计、生产或者销售,而有些公司则致力于前沿生产技术和设计程序整合,另一些公司则把精力放在快速设计和向外界厂商转包加工产品上,还有一些公司则以灵活快捷的方式为一大批芯片和系统软件制造公司服务。
  2、辅助网络层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所加利福尼亚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大学等一流学府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源,不仅提供重要的知识和技术,而且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些大学不仅对创新活动感兴趣,更热衷于新技术企业的诞生和参与本地产业合作,尤其重视与区域内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群形成了互动合作关系,不断进行交流、合作互补,从而使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硅谷拥有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各类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以及法律顾问等服务中介机构。硅谷有3000多家中介企业为2700家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中介服务。
  风险投资是硅谷创业者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这是硅谷内企业衍生能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风险投资家在集群内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参与企业运作,并向企业提供帮助,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创新环境层
  硅谷难以模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硅谷内各行为主体的合作文化和创业精神难以模仿。硅谷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正是由于硅谷内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及这种文化所具有的强烈融入性和在区域内的迅速扩散,确保了知识和信息在各种水平的公司之间和产业之间,从最低水平的技术人员到高级工程师之间流动。硅谷独特的创新文化提高了硅谷持久的创新力。
  4、外围支撑网络层
  硅谷的发展主要由市场主导,通过市场规律配置各类要素资源,但政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加州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加州投资政策与指南》,包括了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近几年,硅谷快速膨胀带来了诸多的公共问题,政府开始介入基础设施、区域环境等的规划问题。
  
  【参考文献】
  [1] michael.e.porte: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新华文摘,2000(7).
  [2] 嵇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amdt olaf,sternberg rolf. do manufacturing firms profit from intraregional innovation linkages?an empirical based answer[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0(4).
  [4] 朱秀梅、蔡莉: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对知识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
  [5]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王兴元、孙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