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计算机代发论文网站排名(共2篇)

2023-12-08 05: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搭建代发论文网站排名平台打造学术生态新环境


    当下,某些科研人员为了达到一些硬性的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指标) 应用,只追求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注重论文质量。甚至还出现了大批量抄袭、剽窃论文,伪造数据,成果造假等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同时也有损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鉴于此,本刊专门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请他就论文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分析与探讨。

  三管齐下,纠“不正”之风

  当谈到论文发表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时,李志民认为,当前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是科研导向,第二是舆论环境,第三是具体措施。

  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

  “科研导向对整个学术环境影响很大。如果片面强调论文数量,本来一篇很好的文章就会给拆成两篇甚至三篇来发表。在一些硬指标的压力下,抄袭、剽窃论文等不端行为就容易产生。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他说,“近年来,教育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2003年教育部正式发文取消了对大学在SCI和EI发表论文的排名等,但是由于国家大惯性大,具体落实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每年仍旧在排这个名次。”

  他指出,评价一所大学或者评价一个教授,不能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该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指标。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的标准也不同。比如,在论文很少的时候,发表论文的多少确实可以反映一个教授的水平;论文多了以后,就又提出了论文的引用率、他引率、期刊的影响分子等评价指标。然而以前提出的这些指标都比较量化,容易导致个别人弄虚作假。所以,现在提出了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就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而言,结合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考量一所大学或一个教授的水平高低,主要是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具体评价指标就应该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授权的专利数量、专利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等。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同行加强交流也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从2004年开始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教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排名,包括每个学校有多少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有多少国际学术组织中的理事、国际会议上做过多少报告等。排名结果于每年的12月底向社会公布。

  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舆论环境上,要引导科研人员围绕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开展科研工作”,“比如说很多高校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那么如何建设呢?”李志民主任对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予以详细地阐述,“一流大学有很多具体的标准,比如在学生来源、就业等方面,在学校教学大楼、科研实验环境等硬件设施上要一流,但是还有很重要的条件是一流大学中的教授必须是一流的。”

  他认为,一流的教授要有四个标准来衡量——国际期刊上要有文章、国际会议上要有声音、国际学术组织中要有地位、国际大奖中要有名次。“这些只是基本标准,要想做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流教授,还应有更高的要求。”他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还要当编委,甚至要当主编、当编委会主任;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被邀请做特邀报告;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光要能当理事、当会员,还要能当理事长、副理事长,当学会主席、副主席;国际大奖中不光要有名次,还要做主要完成人。”

  李志民还对学术氛围提出了建议: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应该有一个学术批评、学术讨论的氛围。“我们现在的科研氛围大多数是表扬。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种学报还设有读者反馈等一些讨论栏目。现在由于版面费的问题,学术讨论、学术批评的意见在学报上难觅踪影。再比如,现在项目验收的鉴定结论差不多都是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事实上,如果我们的科技发展真如鉴定结论评价的那么先进,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种一味表扬的风气有碍科技进步,对我们的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此外,他还指出了论文发表中一个常见问题:发表出来的论文都是经过修饰过的,都是一些正面的描述,成功的结果;而大量的失败事例却没有公开。“正是这些没有公开的失败结果才对科技进步有用,才可以避免再走弯路。如何让大家愿意把没做成功的事情公开,让其他人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以免浪费更多的资源、时间和精力?从政府的角度,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来创造这样一种舆论环境,来鼓励科研人员把失败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采取措施,积极行动

  “当然,要想使学术不端行为得到根本解决,不能光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具体措施上下功夫。”李志民介绍了科技发展中心近年来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举措。

  “科技发展中心设有自己专门用来评基金、评奖励的专家库;同时,也建了一个学风不端行为的黑名单,记录在社会上揭露出来并且经过仔细核实过的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员。凡是进入这个名单的人,在获得相关科研支持上会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说各种基金的申请、奖励申报中就作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当然,我们也会定期更新这个库,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公正地把一些有过不良行为的人记录下来,督促其改正,建立一个相对公正的科研大环境。”

  此外,他还介绍了科技发展中心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另一举措——创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搭建平台,打造学术新生态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创办的初衷是:搭建一个论文发表的平台,能够使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得到及时的交流;能够有效地防止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的种种学风不正行为的发生,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加快论文发表速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打破了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新观点和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发表和推广,使科研创新思想能够得到及时交流。由于采取先发表后审评的方式,与传统期刊相比,发表论文要平均提前近一年的时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科技成果能够提前这么长时间发表出来,其意义难以估量。”李志民介绍,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论文可在一周内发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声明不要论文的版权,著作权属作者本人所有,且鼓励论文作者同时向其他学术刊物投稿,在现存的评价体系中不影响作者的任何利益诉求,因而使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在国内交流,可以改变现在中国人研究出的成果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去评价的状况。

  “国外有没有类似的网站?”“在国外也有与此类似的网站,主要是纸质期刊的补充,期刊准备录用的文稿先在网站上发表,一般叫做预印本。预印本实际上和期刊投稿没有什么区别,在文章能够成为预印本之前,还是需要经过评审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比国外的预印本更加快捷。”

  有效规避“不正”之风

  “先发表后评审的模式,不但加快了论文发表速度,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他举例说:比如,某位科研人员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投到了某学报,发表之前需要请同行来先进行评审。这时不端行为就有可能会发生。如果评审者和被评者的研究进展相当,评审人就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被评者拿回修改。而评审人则可能会将其科研成果抢先在另一期刊上发表,这样最先研究出成果的那个人只能干吃哑巴亏。“这是传统论文发表过程中没法规避的问题。”

  此外,由于是采用网上发表论文的形式,还对规避论文的抄袭、剽窃等行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的纸质版本,因为订阅量有限,看到的人很少,不端行为很难被发现。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表的电子版文章,如果有抄袭、剽窃等现象就很容易被检索出来。”李志民透露,在开始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还有很多老师担心在网上发表电子版论文会加重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作弊者只需拖拖鼠标就可以变成另一篇论文。但经过实践后发现,随着访问量的逐渐增大,其实监督力度会随之加大,抄袭、剽窃现象很容易被发现,这反而有效地规避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于2005年11月21日正式开通论文评论的功能,注册用户可对在线发布的所有论文进行评论,与论文作者及其他用户进行学术交流。“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在线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来规范作者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行为。一旦发现有作者违反上述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将在查实其不良行为的事实后,在网上公开谴责,并取消其已在线发表的论文,收回刊载证明。同时将其列入有不良行为者名单,禁止其三年内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表论文,同时通知其所在单位,建议对其进行其他处罚。可以说,从2003年10月创办至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已成为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学术网站。”

  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我没有想到在SCI和E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会被中国科学家奉为如此的神圣。”李志民不无感慨地说,“其实SCI和EI对我国科技发展是一柄双刃剑。想想看,中国人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国内发表、在国内同行中交流讨论,而是先送到外国人那里去投稿、评价。等到一年以后,可以买到国外杂志的中国科学家才能看到。国家拿出钱来搞科研是为了什么?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科研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不利,也削弱了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尽管我们鼓励和提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但任何国际合作都是要建立在对自己国家有利的基础上的。科学无国界是指自然定律无国界。但人是有国籍的,科研经费的来源、技术的使用范围等是有国界的,我们应该鼓励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能够尽快地先在国内交流。‘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为在短时间内快速交流新成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当然,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可、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从以前纸质的学报等载体发表论文转变到现在的电子载体是需要一个认识过程的。不过,这个转变还是挺快的。”他高兴地说:“目前,已经有二三十所高校正式认可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布论文可以计算完成工作量,可以作为完成课题结题,研究生可以毕业,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等等。这比预期的进展还要快一些。”

  “其实,把文章发表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版面费。”李志民说,学报这种模式是一种商业的异化,也是一种科学的异化。科学家写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但用来交流的平台(如学报)却被出版商垄断。发表论文要交版面费、查找论文要订阅期刊,检索文章还要购买数据库。知识的贡献原本是科学家的,却让出版商垄断,并且还要三层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因此,欧洲的科学家为了打破出版商的垄断,提出还学术本来面目。2003年始他们把三百多种学报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现在加入这一联盟的学报已经有两千多种,凡是投到这两千多种学报上的文章,只收取相当于一百美元的评审费,其他费用全免。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连这一百美元也免了,评审费由科技发展中心出。在网站上发布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论文网站。这一举措将改变目前的学术出版系统和整个学术生态。”他自信地说。

  “能保证一直是免费的吗?”记者追问。

  “一直会是免费的。”李志民承诺,“网站是政府出资办的,是公益性的。当然现在我们也在思考自身如何良性运作。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可以发展学术的个性化服务。现在网站上每天收到的投稿论文超过一百篇,审查后每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按这样的发展速度,以后可能每天会收到投稿七八百篇。所以,可以按照某个研究所、某位科学家的具体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学术的个性化服务是可以适当收费的,这个费用就可以用来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这也是网站的一个发展方向。”

  “技术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举例说,传统的学报好比胶片相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电子期刊好比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成为市场主流也就是五年的时间。五年前,传统的胶片相机公司还花钱刊登广告,攻击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不高、照得不清晰、冲洗贵、不方便等等缺点;五年后的今天,数码技术提高了,数码相机以前存在的缺陷解决了。胶片相机公司不得不顺应潮流宣布减小或停止胶片相机的生产。”

  “您认为,不久后的某一天‘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电子学术网站会不会完全替代纸质的学报,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记者问。

  “其实,也不能说数码相机完全取代了胶片相机,根据某些特殊的需要,胶片相机还有数码相机无法取替的优势。这就像电视机不可能完全取代收音机一样。在家里,一般都会选择看电视;但是在汽车等特殊场合,收音机就很受欢迎,优势很明显。学报也有它的优势,可以做得更精,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但不可否认,像‘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作者:薛娇来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6期


  第2篇:个人语文网站发展概述


  从1998年第一个语文教师个人网站建立起,许多语文教师纷纷建立了个人网站,其中以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居多。语文网站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经过十年的风吹雨打,有许多网站已经悄无声息,难觅其踪,也有许多网站经过互联网的大浪淘沙,顽强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个人语文网站已经占据语文网站的半壁江山,其巨大影响力亦是有目共睹。

  前几年,个人语文网站定位趋于雷同,打开语文网站首页,我们发现很多网站的页面大同小异,栏目繁多且相似——教育新闻、工具下载、课件展示、论文汇集等等的,就是没有清晰而鲜明的个性体现。影响力大的网站成为强者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这里就有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三槐居、育星资源网、我爱语文等个人语文网站。而更多的中小网站为了更好生存,走上一条个性化之路。在这些网站中,我们依据其定位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资源网站

  在现存的语文教学网站中,资源网站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这些网站中,又可以分成两大类——教学资源网站和教育教学研究资源网站:

  1、教学资源网站

  一线青年教师好学,有干劲,所以成了网站建设的生力军。但是青年教师自己的学术成果少,要实现完全原创就比较难。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就成了他们建网的首选。这一类网站主要是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依托广大处在教学的第一线语文教师的共同合作努力,共同参与学科资源的研究开发,集合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网站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供老师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使用。其网站的开发目的就是直接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服务。网站内容以语文教学资源为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了大量的教案、课件、素材、试卷,练习题和文摘等内容,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网站之中。网站的每一个模块、每一个页面都是为老师的课堂教学而服务,希望可以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在这些教学资源网站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是其中的代表网站,由瑞安十中语文教师于2000年10月建立。主要是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案、教学参考、课件及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近几年来,得到了大量语文教师的支持。该网站容量从几个K,发展到现在由几十个G,会员几万人,首页浏览量已经将近五千万人次。一般老师可以从这些网站上找到语文教材中每一课的教案。作为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参考;可以找到每一课的教学课件,作为自己制作课件的参考;或是利用这些网站上提供的课件素材来制作课件可以找到每一节课典型的课堂练习、课外练习、复习测试题目;还可以找到教学研究方面的一些相关文章,以充实自己的教学理论。

  2、教育教学研究网站

  语文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广大教师不仅需要日常教学的资源,更需要广泛系统学习名家理论、课例。教育教学研究网站就应运而生,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提供学习的平台。有代表性的是余映潮老师建立的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定位是为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发展提供学习的平台。主站包括余映潮教研主页,视频分页,中学语文名师谱论坛三大块,其中余映潮主页里包含教学设计,教法指导、作文指导、中考研究、实用论文、师圃文苑、映潮研究、讲座报告,八个板块里除了映潮研究里收集他人对余映潮老师的课例研究论文外,其他栏目全部是余映潮老师原创作品。课例评析是余映潮老师在《中学语文》上的精品专栏,作文评析里有作文评语50例。名师谱论坛包括钱理群、孙绍震、倪文锦、王荣生等13位专家教授,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13位开拓奠基的第一代名师,毛荣富、程红兵、李震西、韩军等22位中流砥柱的第二代名师,郭初阳、李卫东等百家争鸣的第三代,草根徐杰等成长中的名师。网视包括课堂、讲座、说唱、诵读、影视。如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系列讲座、魏书生教作文、全国优质课大赛得奖的课堂录像等。我们期待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名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如财力、人力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结合自身的资源情况和优势,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从深度上大力挖掘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形成自己网站的特色。

  二、学生学习网站

  学生学习网站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网站的对象基本上是学生,其表现形式也都比较通俗活泼。这类网站的内容多与当前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相吻合。学生学习网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语文互动学习网站

  专门面向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网站在网络上并不多,一般多是某些语文老师根据自己教学需要而开设的语文学科教学网站。这些网站一般只向自己的学生开放,目的是与学生产生互动,并通过后台进行教学日常管理,辅助日常教学。以语文教学互动网(www.teachercai.com)为例,定位于为学生服务,在具体应用上考虑怎样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上发挥作用,怎样通过交流互助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网站下设八个主栏目:三味书屋、四库考场、课内学习、课外百科、泡泡堂、连连看、小阁楼、大榕树;另外,还有三个互动板——小组活动布告栏、个人布告栏、蔡老师留言板。网站采取学生会员制,每个学生以会员身份登入就可以自由上传文章,而且因此获得加分。每个学生可以去自己喜欢的栏目选择阅读发表评论,也因此获得加分。网站设立了积分风云榜,不仅有个人排名,还有小组排名和班级排名,鼓励你追我赶。每个栏目设两位学生版主,由版主进行日常管理,可以修改帖子,删除不当文章,评出精华帖子。每个栏目的版主都想方设法增强人气,整个网站显得生气勃勃。利用语文教学互动网改革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把我们从传统的课堂讲解中解脱出来,简化了教学过程,扩大的教学容量,使课堂更开放。考察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网站的状况并不理想。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看,支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网站还不到三分之一,在教学手段的支持上,很少有网站支持开放式活动,更少有网站支持合作性学习。据研究分析,现有的语文网站支持自主学习的为39.5%,同时支持自主学习、辅助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是21.1%。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在绝大多数语文教学网站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利用网站实现现代学习方式已经引起许多人关注,但主要集中在探究性、自主性学习上,对于网络上的小组合作性学习却被忽视。

  2、主题学习网站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教学经验的增加,不少教师已经不满足于网络工具的简单运用,而向建设对学习有更大帮助的语文专题网站发展。如张广禄老师的“石钟山研究”网站,搜集多张有关石钟山的形状的照片,多篇文字资料(有关文章字、词、句研究的内容,专家关于《石钟山记》的鉴赏文章,关于石钟山自然地理条件的科普介绍文章,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争论文章及史料等等)按照课本的训练体系,组织成“石钟山研究网站”。网站的基本组织是网页,网页之间以超级链接的方式连接。依托于专题教学网站,一般开展以下的学习活动:利用网站开展专题研究;借助网站平台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网站进行课外阅读,通过网站进行师生交流。这种网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观,实现自主、探究、选择性学习。其缺点是网站往往是封闭式的静态页面,甚至可以说只是较复杂的多张网页链接。因此它作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台,很难继续支持师生互动。最大的缺陷是主题学习网站往往没有顶级域名,也没有支持独立运行的网站服务器,网站空间往往挂靠其他的教育教学网站,这导致这些主题性网站成为昙花一现,即使曾经很有影响力的红楼驿站,石钟山网站等优秀主题网站现在已经难觅踪影了。

  现实发展中我们发现定位学生的语文网站难获学校与家长的支持,没有网络教室就无法实施课堂网络教学,甚至没有家长支持连登入网站完成作业也不可能。因此许多教师在建网初期都定位兼顾教师与学生,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学生上网基本就是QQ聊天和游戏,然后不得以专注教师发展这一块。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新课改的深入人心,评价制度的改变将使语文学习网站在将来的发展仍是不可阻挡。

  网站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网站需要定期更新、检测,网站的内容也需要经常更新,这样网站才具有活力,才具有人气与生命力。无论在建设阶段,还是日常的运维,在物质与人力资源上有较大的需求量。个人语文网站多半是个人自掏腰包,建站者往往需要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护这个网站。除了每年须支付的空间费外,每年的上网费、硬件、软件等费用也是笔庞大的开支。同时建站者往往是一线教师,肩负繁重的工作,每天的网站事务处理,日常维护都需要个人尽心尽力,长期下来难免身心俱累,没有做大做强的网站在经过几年苦苦挣扎后停止运营。坚持下来的建站者说起其中的艰辛与苦涩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为了理想他们始终坚持着,正是这点也激励不少新的教师加入进去,从而使个人语文网站生生不息。

  作者:蔡林洁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1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