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互联网+物流”无人机计划能走多远?

2016-07-12 1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511日,在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6)上,京东曝光了无人机视频,并展示了两款全新机型:VTOL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以及时下最为流行的多旋翼无人机——三轴六旋翼无人机。无独有偶,522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首次曝光了小米无人机拍摄的风景图样张,并在525日举行了小米无人机纯直播发布会。

 

  2011年起,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中国小飞机民用无人机企业,依靠多旋翼无人机迅速崛起。在商用方面,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以及顺丰、圆通等物流企业也均在去年进行了无人机送货的测试。目前,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为中国制造标注了全新的标签。互联网结合新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值得鼓励,但在亚马逊的Prime Air和谷歌的Project Wing先后折戟后,究竟我们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物流的无人机计划又能够走多远?

 

  亚马逊雷声大雨点小

 

  2013年年底,电商大鳄亚马逊开始尝试名为Prime Air的无人机送货测试,此举的理由与京东如出一辙,都是要解决物流成本的问题,而美国的人力成本更高。2013年亚马逊订单履行中心的工人时薪高达11美元~14美元,配送订单平均价格达到5美元。那时,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就曾透露,亚马逊未来将用自主无人机来为消费者运送包裹。

 

  在亚马逊宣布推出无人机项目后不久,UPS在一份声明中也提及了无人机,但并未证实公司接下来的动向。据The Verge网站报道,一名UPS发言人表示:商用无人机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技术,我们将继续对其进行评估。UPS要比其他任何企业在包裹运送业务方面投入得更多,我们总是会对未来有所规划。但目前外界并未详细了解到UPS无人机测试的涉及范围。

 

  而亚马逊的送货无人机项目一经出炉便被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叫停——由于恐怖主义的影响,美国对境内飞行的管理非常严格,据美国之音此前报道,联邦航空管理局(FAA)20152月发布了商用无人机管理条例草案。同时,白宫发布了一份总统备忘录,要求联邦机构在使用无人机时做到透明公开并保护公民自由。

 

  贝佐斯在CBS60 Minutes》节目中对外界透露道:实现无人机运送包裹最困难的部分是让监管者认为这种方式安全可行。我不想误导任何人说该技术即将实现,这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我是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大概在45年的时间就可能实现。所以,曾经红极一时的亚马逊Prime Air项目不得不面对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

 

“互联网+物流”无人机计划能走多远?


  国内市场前景大好

 

  相比于略带出师未捷身先死般悲观色彩的Prime Air项目来说,国内的无人机市场却看似一片大好。2011年,由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出现,催生多旋翼无人机市场进入了可实用阶段,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中国小飞机民用无人机企业,依靠多旋翼无人机迅速崛起。到201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中国制造的新的代名词。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受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热度的推动,至201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将得到快速提升。20162017年,伴随民用无人机产业链逐步完善,实现规模化生产,大量专业级无人机整机产品将推向市场,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1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10.9亿元。

 

  去年年初,顺丰携手国产无人机制造企业极飞科技(XAIR CRAFT)首次公开了双方共同合作的无人机物流项目细节。顺丰与极飞的无人机项目其实早在2013年就进行了初步的测试,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测试和升级改造后,极飞首次公开了商用无人机的方案,也就是无人机如何用于物流当中。实际上,顺丰并没有用无人机来替代快递员直接送货上门,而是替代了用于中间运货的货车。此后,顺丰计划在广东惠州、东莞、佛山、中山和浙江的杭州、嘉兴、台州7个地区进行规模化测试飞行。同年2月,淘宝与圆通也在北京五环外进行了无人机送货试验。今年511日,京东更是一口气推出了两款物流无人机,并计划在京东“6·18”大促期间将其投入使用。按照计划,京东准备在接下来每天能用无人机为42万个村庄送货。

 

  由此可见,一方面,在消费者对配送时效不断提出新要求的今天,当日达次日达限时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要,两小时达即刻达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一种呼声。无人机送货可以实现同城物流的加急业务,进一步开辟物流行业的细分市场,使物流网点、终端之间的流转获得更高效率,提升企业在配送领域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庞大的快递队伍以及用工难已经成为众多快递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无人机送货,在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后,可以实现大量人力的节约。

 

  业内人士表示,在讲求配送时效和终极用户体验的今天,无人机已经成为物流成本和配送时效兼顾的不二选择,也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潜在方向。

 

  仍需破解诸多难题

 

  尽管无人机送货有诸多优势,但是在现有技术水平和发展环境下,无人机送快递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首先,电池续航时间短。在现有技术下,小型无人机的电池续航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内,这对物流无人机在边远农村的送货半径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其次,感知和规避系统待提升。目前,无人机在感知和有效规避障碍物上的技术还有待提升;再次是安全性的问题,一方面无人机自身可能会遭到第三方的拦截与蓄意破坏,另一方面对地面人员和民航飞行的安全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最后是无人机对天气的依赖性较高。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无人机便无法使用了。

 

  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也将于近期出台,无人机的生产标准也在制定当中。但此举无疑释放了一个无人机商用的积极信号,随着无人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必将为无人机送快递提供有效的保障。

 

  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从无人机上取下自己心仪的物品,那会是一种全新而令人兴奋的客户体验。

 

  除了+物流,无人机还能横扫多少行业?

 

  无疑,无人机产业是未来航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2025》将航空航天装备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其中推进无人机发展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国民用无人机领域迎来了发展新契机。

 

  那么,除了送快递,无人机还有哪些商业用途?据了解,目前无人机的主要用途包括航拍自拍、农业植保、边防监控、电力巡检、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提供网络和数据采集等等。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巡检两大领域需求比较迫切,植保无人机克服了我国农田田块分散等困难来对农作物进行高效施药,而巡检无人机可以克服人工巡检时的路面障碍和异常气候等困难,未来在中国预计可分别达到150亿元和10亿元的市场规模。随着无人机使用频段的分配,未来民用无人机将陆续蔓延到防灾检灾、地质气象、城市规划等多行业应用,成长空间巨大;预计未来15年民用专业级无人机市场需求超10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极飞自2012年开始研发农业植保无人机,目前已建立起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极飞植保无人机曾在新疆完成了万亩棉花地的验证和试运营工作。近日,大疆也推出一款智能农业喷洒防治无人机,正式进入农业无人机领域。

 

  在边防监控与电力巡检方面,国内无人机厂商诸如零度、九星等企业已经开始为边防监控、电力巡检等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无人机在网络服务方面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谷歌在20144月份收购了无人机生产商Titan AerospaceTitan生产的无人机能不间断地飞行数年时间。在此之前,Facebook则选择收购了Ascenta,也是一家生产无人机的公司。两大科技巨头的收购目标一致,那就是提供网络服务。

 

  在科技大佬们的设想中,无人机将爬升到数万英尺高空,构成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无人机上携带着无线网络信号的收发设备,从而与区域性地面基站通信,为更多尚未联网或网络条件不稳定的地区提供更加廉价的互联网服务,填补网络服务的盲区。这些无人机将采用太阳能面板,所以能够在空中飞翔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取得成功,无疑将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除此之外,无人机还能为灾区救援搭建通信桥梁。无人机可以作为一个便捷的通信中继器,在灾区和指挥中心搭建起一条无形的通信桥梁,快速构成一个应急局域无线通信网,以解燃眉之急。相比有线通信,在地形复杂的地区,无人机通信中继系统有更好的适应性,并且便携性的优势也是非常突出的。

 

  我们正在经历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转变时期,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无论是海上作业、石油天然气开采、采矿、伐木,都需要保证通信畅通,安置在野外的自动化设备也需要通过网络不断上传信息。太空网络是唯一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而有空中联网需求的地方,也将有无人机的一番领地。

 

  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为无人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旷阔的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会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运动手环一样,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

 

  作者:高阳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6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