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关于IP宽带城域网建设与应用的探讨

2015-09-29 08: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当代信息科技的日益发展,IP宽带城域网逐渐成为电信舞台上的新宠。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低廉、优质的IP宽带的接入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多元化的增值业务,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增值的最重要手段。本文试从IP宽带城域网的现有建设网络架构以及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建设方案、现已开发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四大方面,分析探讨了IP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

关键词:IP宽带;城域网;建设;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经济日趋普及,信息网络多样化已广泛深入到社会基层。用户对电信业务的需求也早已不单单满足于单一的语音业务,而是深入到电信运营商能提供将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通讯集于一体的宽带业务。而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用户群对Internet资源利用率少,内部网成风,无法真正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电信运营商应该充分认识到应将为用户群提供高速高效的Internet网络互联接入服务作为新的市场开发点,即本文所述的IP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
1. IP宽带城域网网络构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IP宽带城域网作为承载多种多媒体技术的互联接入网络,当下还处于推广试用阶段。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IP宽带城域网网络层次结构不明确。现有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无法形成城域网汇聚层、核心层。所有的接入业务量必须先汇集到宽带路由交换机,再经由单位为千兆以上的以太网接口传入全国骨干网。这样逐层递进的关系虽然能明确各级之间的主次低位,但也会造成上级网络设备处理负担急剧加重。
1.2IP宽带城域网网络安全无保障。正是由于现有模式下的网络数据传递方式为逐层递进,一旦上级网络设备断网或出现故障时,将直接影响到所接的下层网络设备或用户业务临时中断,危害较大。
1.3IP宽带城域网网络带宽易出现瓶颈。也是由于现有模式下层层递进的数据传递模式,所接入的网络层次无法控制,就会直接导致上级和高层网络输出口带宽的瓶颈。
1.4IP宽带城域网网络拓展性差。有限的接入端口只能在建网初期适应用户需求,然而随着后期用户增多,网络会出现不可达处,无法实现用户较远距离的端口接入,不利于网路的拓展。
1.5IP宽带城域网网络层次繁杂,管理能力差。目前,大多数的网络结构模式下,数据接入主要是靠交换机级联通过城内传输网的承载来完成。整个网络随意性很大,缺乏建设之初和中途改建时的全盘考虑与统一规划。这样不仅会使得网络构架越来越混乱,还会拉低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2. IP宽带城域网网络构架未来建设方案
  作为电信运营商,如何将IP宽带城域网建设发展成为可管理、可营运、可提供多元化多媒体服务等各种业务的综合网络已成为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宽带城域网的骨干网组网方式有三种:基于IP、基于ATM、基于MPLS。未来城域网建设思想还是主要针对最有潜力的IP宽带城域网建设。理想的IP宽带城域网在网络构架中主要分为以下三层。
2.1核心层。为了使网络数据高速高效传播有良好的载体、各远距离网络接入可互联,理想的IP宽带城域网核心层至少要有一个或两个核心节点直接同国家骨干网节点连接。它可以采用网状或环状结构作为核心节点路由交换,用以保证接入口速度千兆比特以上单位。运营商可以基于SDH、DWDM城域传输网采用POS、GE接口互联来连接核心节点,也可选取裸光纤采用GE、RPR接口互联。以此保证核心层的正常运营。
2.2汇聚层。汇聚层是连接核心层与接入层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核心层互联时,应选用环状或星状结构,并保证至少有与一个核心节点连接,实现城域网网络扩大覆盖面的目标。该层还应负责软交换设备互联、IP电话官网等任务。
2.3接入层。运营商应调整适合该层结构使之适应用户需求。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多元化的窄、宽带综合接入。接入设备可以选用二层交换机、直接接入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网络接口实现与用户的连接。
3. IP宽带城域网现有的应用
  IP宽带城域网网络发展到现在,可以提供的业务有几下几个方面。
3.1高速接入业务。这项业务是目前使用用户数量最多的一种。因为它不局限单一的用户群,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用户可以采用专线,也可以采用商业网络内部链接。
3.2虚拟拨号接入业务。当适用用户群(住宅区用户、政府、机构、学校)用专线连接的方式虚拟拨号时,就能与IP宽带城域网网络互联。
3.3视频流业务。基于IP宽带城域网开发的视频流业务主要有:IP会议电视、监控系统、远程教学、购物、医疗、IPTV等。
3.4电子政务。这项业务是针对政府机构利用IT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既可以在政府机构内部运作,又可以向企业和市民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业务。
3.5带宽租用业务。运营商可以闲置的管道、光缆、光纤、带宽等租出,尽量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整合。
3.6电子商务。这项业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网上报税、网上商店、电子证券、网上订票等,结合用户的需求为生活带去便宜。
3.7呼叫中心。
3.8智能社区服务。该项业务可以使用IP宽带城域网网络在写字楼、住宅区为用户提供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服务。例如: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
3.9数据中心。利用IP宽带城域网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当多的增值业务,例如:托管业务、ASP等。
3.10IP电话和传真。
4. IP宽带城域网未来发展前景
  运营商应不断努力使IP宽带城域网网络能实现语音、视频、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同时接入、业务提供符合不同用户等级、可管理的能力。具体而言有几下几种优化思路。
4.1基于SDH的多种业务传送平台模式。利用发展成熟的SDH技术对IP宽带城域网网络加以改造,可以使其支持2层甚至多层的数据功能。
4.2基于WDM技术的多业务平台模式。发展WDM网络不但能够为IP城域网网络的拓展提供优秀的带宽支持,而且与传统的光纤相比,WDM更为灵活、安全。此外,利用这种模式还可以延伸开发出波长批发、波长租用、光组播等新兴业务。
4.3基于电信以太网的多业务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太网应用到电信网络中,使其具备运营级网络管理能力、可拓展业务能力,从而解决IP宽带城域网网络多业务传送的问题,并且能够横纵向延伸,最终推动运营商的网络转型。
  总而言之,随着电信技术不断地普及、通信技术日益发展,运营商不得不面临着如何在减少资本输出、运营费用的同时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这一切的 一切都需要一张带宽更高、业务更灵活、管理更方便的网络作为支撑。在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的全国骨干网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要重视IP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使其与现有网络架构融合,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宝力高.使用华为交换机构建校园网骨干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 马昊.余劢.谈移动运营商IP城域网与宽带接入网的协调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6) .
[3] 陆书恒.基于宽带城域网的技术特点及传输网络优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4] 姚臻昊.浅析如何提升IP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能力[J].科技资讯.2010.(23) .
[5] 顾星.IP宽带城域网网络结构与业务分层[J].中国科技信息.2009.(03)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