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法院系统内部互联网的建成和不断升级、扩容,以审判管理系统、执行管理系统、科技审判法庭、质效评估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等业务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得到了全面的推广,逐步将司法工作中从收案、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 、归档、执行、信访等每个环节都纳入了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之中。以此为依托,"远程开庭"、"远程立案"、"远程信访"、"远程作证","远程案件进度查询"等业务子系统应运而生,并在"阳光司法"活动中,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开放、透明、便民的原则,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作为法院工作中最困难,最需要信息化支持的"远程执行"系统却多年来裹足不前,停留在原始的办案方式状态,信息化建设没有为"执行难"作出足够的贡献成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短板。
究其原因,除了办案习惯、思维局限等主观原因限制外,"远程执行"不同于"远程开庭"等其它远程应用的更高的客观需求,可能是重要的因素。那么"远程执行"具有什么样的难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不是坐等上门而是要上门找人。"执行难"的核心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查"两大难题,如果不能对被执行人进行有效地追踪查控,那么"远程执行"就无从谈起。
2. 地点不固定。执行地点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要实现"远程执行",要求随时随地能迅速、稳定地建立起与法院数据中心稳定的网络连接,而不能依赖于物理环境的电力保障、通信设施等的支持。
3. 配套的信息化设备必须具备便携、稳定的特点。基于执行工作的特殊需求,信息化设备必须是轻便,最好是手持的,其电力和网络必须在移动的环境下能够稳定、持久地工作。
4. 被执行人不配合,甚至会有暴力抗法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远程执行"不但要能支持执行数据信息双向交流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音、视频实时传送和记录的功能,确保执行现场第一手证据资料的完整,压制被执行人暴力抗法的念头。
而在法院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中,不论是以桌面固定网络为主的网络架构,还是大都基于WINDOWS平台所开发的各业务应用系统,都是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采用全新的通信和网络技术。而最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机会。
首先它是移动的,无线的,便携的,稳定可靠的。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的成熟,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其次,它是互联的,与现有的互联网高度融合。移动互联网跟桌面互联网无缝连接,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高度融合 ,而随着从3G到4G网络的过渡,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带宽的瓶颈也将会得到突破,如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下行带宽达到了100M,上行带宽20M,完全能满足宽带互联,远程监控、高清电视等的需求。
再次它是智能的, 特有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功能,不管是通过基站定位还是GPS定位,通过移动互联网都可以精确获取手机使用者的位置,如果能有效地结合相关部门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特别适合解决法院"执行难"中"人难找"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那么,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法院"远程执行系统"的方案可作如下的设计:
1. 业务架构设计
远程执行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