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PTN业务承载网络组网模式探讨

2015-09-07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论文通过对PTN组网模式的研究,结合现有SDH的网络结构,充分考虑不同网络技术之间的交替过渡,寻求可靠、经济的PTN网络建设模式。文中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寻求适合应用于工程现实的组网建议,力求达到从实际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PTN;业务承载网;组网模式
引言
  近年来,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迅猛提升,作为业务网的承载基础,传送网的网络带宽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单纯语音业务趋向综合业务转移,当前主流的传送技术已经开始显现在承载数据业务的带宽和数据处理效率等方面的不足。PTN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实现了数据技术和传送技术的融合。但做为新引入的传送网技术,其替代原有的SDH技术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1. PTN网络结构和网络层次划分
  当前,城域传送网在逻辑上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骨干层一般采用城域WDM或10G/2.5G的SDH设备组建环网。汇聚层以2.5G的SDH设备为主,辅以少量的622M/155M的SDH设备,组建环网。接入层主要采用622M/155M的SDH设备,辅以PDH、微波或其他接入技术,主要组环网,兼用星型、树型或链型结构。
  三层网络结构的好处在于:
(1) 结构清晰,分工界面明确。骨干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送承载于专门的骨干网络,从而和普通基站业务有效分隔开,网络安全性高。
(2) 设备组网灵活,利用率高。接入点数据传送需求很少,可以选用155M/622M设备承载;骨干节点的数据传送需求大,可以选用大容量的SDH或WDM设备承载。汇聚层将接入层的小颗粒业务汇聚后,转换成大颗粒业务进行传送。
  三层网络结构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同时考虑使新引进的技术更好地融入原有网络,PTN设备的网络结构也可以参考SDH三层网络的结构形式。
  按照这一思路,接入点业务通过FE光/电口接入PTN接入环,通常PTN接入环以GE速率组网。在有条件的网络中,GE接入环通常以双节点与汇聚环跨接,汇聚环以GE/10GE接口通过核心/骨干层的OTN透传到骨干层PTN设备。
2. PTN组网方式选择
  PTN设备端口配置的多样性、灵活性,使PTN设备更方便和其它设备对接,组网方式上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目前主要考虑的组网方式有以下四种:
  2.1 PTN独立组网
  PTN独立组网是指从接入层、汇聚层至骨干层全部采用PTN设备,新建独立的分组传送平面,其中接入层采用GE速率设备,骨干层和核心层采用10GE速率设备。新建的分组传送平面和现有SDH网络长期共存、单独规划,共同维护。
  这种模式的网络结构,整体网络需要重建,建网成本高,组网工作量大。在目前接入业务尚未完全IP化的情况下,对于新建接入点可由PTN网络同时承载语音TDM电路和数据IP电路,对于现有站址可以考虑PTN设备仅负责承载数据IP电路,而由现有SDH承载语音TDM电路,以保护现有网络投资。
  2.2 SDH升级PTN双平面组网
  SDH升级PTN双平面组网模式是指将现有接入层、汇聚层和骨干层的SDH设备的交叉板进行更换,平滑升级到可以实现TDM和IP交换,同设备同路由组建PTN环网,形成双平面。其中,现有155M/622M/2.5G速率的SDH环网升级为GE速率的PTN环网;现有10G速率的SDH环网升级为10GE速率的PTN环网。
  这种模式完全在现有的SDH网络上进行升级,具有组网简单、工程量小的优势。在网络建设初期,如果将有业务需求的整个SDH环都进行升级,会造成建网成本非常高;如果是插花式升级,则容易造成组网混乱。虽然从中远期的发展看,这种模式比PTN独立组网模式更节省投资,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对现网业务造成影响的风险,而且设备的使用也将受设备提供商的限制,只能是用现网SDH设备提供商的设备进行升级。
  2.3 PTN与SDH混合组网
  PTN与SDH混合组网的模式是指在现有SDH网络基础上,从有业务需求的接入点发起,通过新建PTN设备或将SDH设备升级改造为PTN设备,与现有SDH设备进行混合组网,再逐步向全PTN组网演进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从接入层自下而上逐步进行PTN设备的部署,通过接入层、汇聚层逐步地IP化汇聚收敛来减轻上层SDH设备承载IP业务的资源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SDH设备投资。
  由于该模式只是在有需求的区域和层面进行PTN的部署,建设成本较低,网络建设工作量较小,但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维护管理和业务端到端配置的复杂性,造成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增加。
  2.4 PTN与ASON/WDM/OTN联合组网
  PTN与ASON/WDM/OTN联合组网的模式是指:在接入层和汇聚层采用PTN完全独立组网,骨干层则利用ASON系统将TDM业务调度到落地机房,或者利用WDM/OTN将汇聚层上联的IP业务调度到落地机房的组网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解决了以上三种模式中存在的骨干层设备10GE带宽在应用上的瓶颈问题,通过WDM/OTN解决了PTN接入层、汇聚层收敛的大颗粒IP业务的传送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有骨干层ASON系统解决TDM业务在骨干层的调度问题。
  经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PTN完全独立组网模式的优点是网络结构清晰,有利于业务的开通和维护,但建设初期的投入比较大;SDH升级PTN双平面组网模式的优点是组网简单、工程量小,使现有的SDH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设备升级存在影响现网业务的风险;PTN与SDH混合组网模式的优点主要是在网络建设初期更有利于节省投资,但存在中后期大规模的业务频繁割接,不利于网络的维护和业务管理;PTN与ASON/WDM/OTN混合组网的模式则更适合于规模较大、核心节点较多的大中型城域传送网。
  综合以上分析,在接入层、汇聚层可以考虑采用PTN完全独立组网的模式,在骨干层则需考虑采用PTN与ASON/WDM/OTN混合组网的模式。
3. PTN组网原则探讨
  为了确保网络建设的顺利、有序进行,需要在建设初期制定好合适的组网原则和引入策略。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网络建设的不同组网模式各有特色,需要结合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规划和自身网络的特点,制定有前瞻性的网络建设原则。
  3.1 骨干层PTN组网原则
  骨干层通常用于核心机房之间大颗粒度业务的传送承载,应采用大容量或中容量设备,NNI(网络侧接口)接口速率不小于10G,采用环形结构或网状结构,并以GE光接口与核心网对接,负责各种业务IP电路的调度。
  3.2 汇聚层PTN组网原则
  (1) 汇聚层PTN网络用于对接入业务的汇聚、收敛。一般采用环 形结构,环路节点数量约为3~6个。
  (2) PTN网络收敛的TDM(时分复用)电路应在汇聚层以STM-1方式与SDH汇聚层网络对接。
  3.3 接入层PTN组网原则
  (1) PTN网络接入层以环形结构为主,末端接入可采用链形或星形结构。
  (2) 接入层一般组建GE环路,环路节点数一般为4~6个节点;密集城区业务量较大的区域可组建10GE环路,环路节点数一般为6~8个节点。
  (3) 早期原有采用MSTP接入的局站,可以结合PTN整体规划,逐步替换为PTN设备承载。
4. 结束语
  任何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网络架构的变革都必须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为基础,同时具备良好的性价比。通过对比分析,PTN与ASON/WDM/OTN联合组网模式,凭借其灵活的IP业务接入汇聚能力以及强大的IP业务核心调度能力,有利于推动城域传送网向着统一、融合的扁平化网络演进。
  我们应该密切跟踪PTN技术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遵循平滑演进的原则,在SDH的基础上逐步推进PTN技术的应用和传送网IP化的发展,以组建更高效、安全和可扩展的传送网络。
参考文献
[1] 常习海、范志文.PTN应用现状及展望[J].电信网技术.2010
[2] 边春雨、谢金龙.城域传送网中PTN的组网模式和引入策略[J].电信科学.2010.(8):128-133
[3] 朱召胜.从NG-SDH到PTN的多业务融合承载平台[J].中国电子报.2008
[4] 彭明瑞、郭大干、潘冲.移动本地网PTN组网探讨[J].通信世界周刊.2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