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大连光纤通信系统安群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2015-07-20 09: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光纤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背景分析
  截至到2013年5月份,大连空管站主要光纤线路共有光缆长度大约22.61km,共约19个光端机通信终端,尾纤及其他光通信附属设施更是不计其数。随着空管业务的不断发展,选择大范围的使用性能高的光缆线路作为传输媒介,不间断运行的保障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光纤通信的间断已经是影响大连空管站业务安全的重要因素。
  影响大连空管站光纤传输业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力破坏(2)雷击事件(3)断电事件(4)其他因素。
  通过对近两年来大连空管站光纤传输的故障总结和分析,可以将光缆故障原因总结如下:(1)华为系统由于断电原因未造成业务中断1次,由于断电原因造成业务中断1次;
  (2)西山线路由于外力破坏造成业务中断3次,由于雷击原因造成业务中断2次,由于断电早场业务中断1次;
  (3)外界光纤由于外力破坏造成业务中断2次,由于外力破坏造成业务中断3次,由于断电原因造成业务中断1次。
  二、设计思路和研发过程
  本文中我们要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是在云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以本站内的光纤通信数据为依据,逐一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2.1评估流程
  (1)计算光缆传输线路方面的运行率
  光纤,运行率={1-}
  本站内,2009年7月到2013年6月,共232芯重要传输光纤,运行期间,故障了48芯,共达到78小时45分钟光纤运行率达到90.3%。
  (2)光纤--设备的运行率
  设备,运行率={1-}
  本站内,共有9条链路即232芯重要传输光纤,共中断了72芯,达到105时24分钟设备运行率达到80.5%。
  (3)统计光纤发生故障的总时间和发生故障的次数。
  本站内,光缆传输共故障了8次,全部都是被外力破坏导致光缆断芯,累计中断了48芯链路,故障时间总计约78小时45分钟。(4)统计光纤传输设备的故障时间和故障次数。
  本站内,光纤通信设备故障6次,包括断电原因或雷击事件影响,累计中断72芯链路,故障时间总计约105时24分。(5)PCM终端设备。PCM设备主要用在边远台站与航管楼连接处,在几次比较大地雷雨环境中,遭雷击故障中断2次,设备安全度一般。(6)复接光纤保护通道的分离性。本站大部分的SDH设备和PCM设备等都有双电源供电,部分重要链路配备了双PCM设备。(7)合理性的配置各种电源。电源是所有通信传输设备的核心部件,所以在需要有重要保护的传输设备运行的部门里,配备有两套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时必须的。(8)备品备件----管理。通信传输班组的成员,一定要配有重要传输设备的备板备件,当发生重要设备故障的时候能够迅速的进行更换,确保通信的畅通。(9)通信机房----管理。机房的环境条件,必须要达到符合光纤传输通信终端设备的要求。能够引起安全运行的风险的指标还有很多,比如:人力资源方面的指标、网络传输类指标等。在本文中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存在,不予以考虑。
  2.2评估结果
  我们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保障效能评估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结果。经过多轮的评判,并且将所得结果两两进行比较,最后得到一个综合的评判结果,:(1)光缆线路上的运行率:评估结果为“优秀”,权重比较为“很重要”;(2)光缆设备上的运行率:评估结果为“良好”,权重比较为“较重要”;(3)光缆故障的次数统计:评估结果为“一般”,权重比较为“很重要”;(4)光缆设备故障次数统计 :评估记过为“良好,权重比较为“一般重要”;(5)PCM设备安全度:评估结果为“一般”,权重比较为“一般重要”;(6)复用通道分离性:评估结果为“优秀”,权重比较为“一般重要”;(7)电源方面配备合理性:评估结果为“一般,权重比较为“较重要”;(8)备品备件的管理:评估结果为“一般”,权重比较为“一般重要”;(9)通信机房的管理:评估结果为“较好”,权重比较为“次重要”;
  综上所述,根据云评估的相应算法,最终得出光纤通信线路的安全评估结果为“良好”。
  总结:从上述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虽然采用光纤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光纤传输系统线路的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能使得业务信号传输的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是,由于PCM设备的缺点是安全度较低,以及光纤故障的次数比较多,从而致使在光纤作为媒介的传输机制中,关于安全性能的指标却仍然没有实现“优秀”的水平,从上面我们所得到的记过中,能够较明确的发现,我们所研究的这套系统的整体性能处于“一般”和“良好”之间,并且更趋向于“良好”。这样就需要有关光纤通信维护维修工作的人员,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要对维护、维修、巡检、改造、设备重建、备板备件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高度的重视,并且认真执行,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光纤传输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性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