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基于华中系统的某汽车构件数控车削工艺创新方

2015-07-20 09: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校承制某公司的汽车构件产品,零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的加工要素丰富,数控加工工艺有其代表性,故特写此文作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典型案例作参考。
  1 毛坯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样可知其材料为铝合金,加工完毕后的最终尺寸长为59.1mm,最大直径为29.6mm。由这些尺寸可以确定,零件的毛坯可选择为35的铝棒料,由于下面所选机床的最大通过棒料直径为38mm,故开料时可开1m的长棒料,这样加工完一件后,只要松开液压卡爪,把长料由主轴箱外向里推,推至碰到刀架夹具为止,即可夹紧,减少了装夹工件的辅助时间,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2 零件图样结构分析及机床的选择
  此零件为典型的轴类零件,主要加工面有内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内外螺纹和圆弧面,表面形状较复杂,故选择卧式高效数控车床来完成大部分加工面的加工要求,且由于数控车床能作直线和圆弧插补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能自动变速,加工质量能保证。
  由于加工零件有粗、精车外形、车槽、车螺纹、切断等工步,所需刀具不超过八把,从车间现有机床考虑,选择国产型号HTC2050n沈阳机床配华中HNC-210A数控系统(见图2)即可满足上述要求。
  3 刀具和量具的准备
  零件外轮廓大部分由台阶组成,材料硬度不大,故直接用90°外圆尖刀进行端面和外圆的粗、精加工,粗加工时的转速稍慢,而吃刀量和进给量可大一些来提高切削效率;精加工时通过提高转速,减少吃刀量和进给量来保证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外螺纹加工时,选用60°外螺纹刀加工外螺纹M20×1.5和M10×1.25。
  内螺纹加工,先用5麻花钻钻孔后,再进行手工攻螺纹。
  切断及外螺纹的退刀槽的加工,选用刀宽3mm切断刀的切槽刀。
  R1圆弧槽的加工则用已有规格的R1圆弧刀。
  其中大部分刀具的材料为硬质合金刀片,刀具的类型为机械夹固式不重磨可转位车刀(参见图3)。具体刀具型号见刀具卡片表1。
  由于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即可,游标卡尺的规格为:测量距离150mm,测量精度0.2mm、外螺纹的测量则用相应规格的螺纹环规。(参见图4)
  4 加工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在数控车床上采用三爪卡盘装夹长棒料,先批量加工出左端部分,包括左端面、长6mm锥面、15外圆、M20×1.25外螺纹外径、29.6外圆及倒角和两个R1圆弧槽及5内孔。后调头进行第二次装夹,将左端M20×1.25外螺纹旋入事先加工好的夹具体中(见图5),此夹具的特点是有内螺纹,且与零件的M M20×1.25相配合。再用三爪卡盘夹紧夹具的外圆,加工零件的右端部分,包括R5.2圆弧面、31外圆、M10×1.25外螺纹和5内孔。其具体工序及工步内容见表2。
  5 编写加工程序
  以下加工程序在华中HNC-210A数控系统中进行编写。
  (1)工序1的工步1(车端面、锥面、外圆、倒角)的加工程序见表3。
  (2)工序1的工步2(车两个R1圆弧槽)的加工程序见表3。
  (3)工序1的工步3(车M20×1.25外螺纹)的加工程序见表4。
  (4)工序1的工步4(钻5孔)的加工程序见表5。
  (5)工序二的工步1(车端面、外圆、圆弧面)的加工程序见表6。
  (6)工序2的工步2(车M20×1.25外螺纹)的加工程序见表7。
  (7)工序2的工步3与工序1的工步4内容一样,故其程序也参见表5。
  6 加工中注意的事项
  6.1 切削前的机床准备
  在数控机床自动运行切削前,要检查机床的各个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切削液的开启及机床的防护是否正常,并且对机床需润滑部分进行加油等。
  6.2 切削参数的修改  
  表1中的切削参数是根据材料及所给刀具按经验值确定的,在具体加工时还要看机床自身的条件及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其切削的参数,如在切削过程中,听到刺耳的声音或在检测成品时观察加工面的光滑及纹路,可判断其切削量过大或振动过大。
  6.3 螺纹加工
  由于铝合金材料较软,车螺纹时车刀的挤压作用会使加工后的螺纹的外(内)径变化,因此在车螺纹前圆柱的直径比螺纹公称直径小(大)0.1~0.4mm,螺纹牙型高可按近似公式0.6134P计算,从而保证内外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参考文献
  [1]卢万强,饶小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