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研究

2015-07-07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短信预警 短信平台
  论文摘要:在介绍突发事件分类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传送时间、预警区域、预警对象、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分析预警系统应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相关模块的功能。

    
  1 引言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根据


  4 短信预警系统结构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性、应对紧迫性等特征,如地震和海啸从出现至到达只需几秒或至多几分钟。所以要求预警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送给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用户。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是指,当某主管部门发现有需要该部门及时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主动将预警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给涉及区域内的用户。根据通知的目的和紧急性,预警通知分为首要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种。首要信息用于快速向用户通告即将发生的事件,例如即将发生地震,所以要求有很高的时效性。辅助信息是首要信息的附加信息,是一些具有指导或指引性的语句,指导人们在危险状态该怎么做或到哪里获得帮助等。
  短信预警系统由信息收集系统、预警中心、通信传输系统、接收终端四部分组成。www.lw881.com
  
  4.1信息收集系统
  预警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专门专业的 网络 管理系统也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预警信息的汇报。例如,通过地震台网可以向预警中心上报地震信息、通过气象台网可以将暴雨、冰雹、龙卷等恶劣天气涉及的区域及发生的时间传递给预警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人员也可将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给预警中心。
  4.2预警中心
  预警中心由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及信息处理及发送模块组成。
  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将从信息收集系统接收的预警信息进行信息整理、加工,使之适合作为可发送的预警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中。虽然一条手机短信的最大长度有70个汉字,但作为预警短信要求短而精。特别是首要信息,要用尽可能少的字清楚的表达预警信息,不能让用户看后产生异议。
  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储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的信息。为了便于短信信息和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建立若干个有关联的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表、待发信息表、发送成功信息表、发送失败信息表等。
  信息管理和发送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对信息发送前的进一步确认并确定预警信息的优先级别、类别。信息发送模块使用申请的特服号码实现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功能。具体应包括发送对象选择,应能识别并确认在灾害发生区域的所有的手机用户。实现这部分功能应与通信系统中原地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的信息建立连接,以获取当前区域的手机用户信息。
  4.3通信系统
  通信传输系统采用移动通信的sms短信平台。预警系统应跨接多种网关(cmpp、sgip、smgp、cngp、smpp),以符合不同短信平台接口协议,满足不同运营商的接口要求,保证用户系统在连接不同网关时的稳定性。实现从预警系统到运营商短信平台的互连互通。在接口中应能识别预警信息,以使预警信息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优先在信道中传输。
  4.4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具有基本移动通信服务的手机。其负责接收从预警中心经通信系统发送来的预警信息。
  
  5 结束语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而且该比例仍在快速增加。其中,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浙江五省(市)的电话普及率都超过了100部/百人,其中北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由此看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既及时又可达到较高的覆盖面,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参考 文献 :
  [1]李芳.移动通信网的公共预警系统研究[j].北京:通信技术,2008(11):211-213.
  [2]马科.陈和平等.基于移动平台的火灾短信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 计算 机工程与设计.2008(5):2387-2389.
  [3]孙秋伟.基于gsm的短信报警收发平台设计[j].福州: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 版),2008(9):44-48.
  [4]陈伟.山东气象服务短信平台建设的探讨[j].北京:通信世界,2004(10):45-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