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性感女星,成通讯女神

2016-06-08 16: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只要你使用过移动电话,你就有必要了解并感谢她。要知道,这位性感女明星为全球无线通信技术所做出的贡献至今无人能及。

 

  第一个裸身出镜的性感女星

 

  海蒂·拉玛本名海德维希·伊娃·玛丽亚·基斯勒,1914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钢琴家。3岁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名字发音太难,就管自己叫海蒂。

 

  海蒂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自小便在奥地利和瑞士最顶尖的女子学校接受教育,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上表现了突出的能力。在母亲的影响下,她对艺术也很感兴趣,10岁开始学习芭蕾和钢琴,渐渐又迷上了表演,开始有了做演员的梦想。

 

  15岁的时候,海蒂在一所高级私人学校就读,主修讯与数学课程,在那里,她展现了惊人的数学天赋,但却迷上了表演。有一天,母亲写信给学校帮她请1个小时的假,而海蒂却偷偷在数字1的后面加了一个0,跑去剧组应征场记员。事后她的父母非常生气,但是拗不过倔强的海蒂,不得不同意她接触影视行业。海蒂五官精致,身材姣好,对表演有着无比的热爱,她从场记员、念旁白这样的剧组基础工作做起,渐渐得到了导演的认可。16岁,她就获得了出镜的机会,参演影片《街上的钱》。后来,她前往柏林,师从德国表演天王马克思·莱因哈特学习表演。

 

  1933年,18岁的海蒂主演了一部捷克斯洛伐克影片《神魂颠倒》。正是这部影片让她一夜成名,也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人物。在制片方和导演的劝说下,海蒂在影片中裸身出镜,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裸身出镜的女星。海蒂凭借电影获得了很高的名气,她的美貌俘获了万千影迷的目光,但是公众对于电影毁誉参半,海蒂自此被贴上了艳星的标签。

 

  婚姻的枷锁

 

  海蒂一生经历过6段婚姻,育有2个孩子,其中第一段婚姻对其影响最大。19岁时,经家人介绍,她认识了奥地利财力雄厚的犹太军火商曼德尔。曼德尔观看了电影《神魂颠倒》,被海蒂的美貌所吸引,对其心生爱慕,两人很快结婚。但是军火商曼德尔控制欲强烈,平日里把海蒂当做金丝雀豢养在家中,会客等重要场合便把她当做一枚昂贵的装饰物带在身边炫耀。他不齿于海蒂婚前影片《神魂颠倒》中的裸露镜头,生气时便以此斥责海蒂,还耗费巨资收回市面上该片的影像资料,竭力销毁。

 

  不过,这段婚姻为她后来在讯方面的建树做了很好的铺垫。曼德尔在家中与军事家、武器研发人员讨论各种武器科技时,经常把海蒂当做花瓶带在身边,无意中让这个他看不上眼的摆设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技,也让海蒂对武器、讯有了一定的研究。海蒂原本在学校里就是主修讯的,后来为了演电影放弃了学业,而在曼德尔的会客厅里,她重拾起对科学的热爱,细心学习最新的讯技术。

 

  但是这桩婚姻对于海蒂来说始终是种无情的桎梏。1937年,她面对冷酷的军火商和抑郁难纾的婚姻生活,选择过逃跑的方式斩断了与第一任丈夫的关系。

 

  好莱坞重生

 

  1937年的欧洲,动荡、混乱,海蒂在逃离第一段婚姻的过程中遇到了美国米高梅影视公司的高层路易·梅耶。梅耶这个伯乐一眼就看中了海蒂的骄人美貌,看到了她身上的无限商机。海蒂的犹太身份在欧洲实在过于危险,在梅耶的劝说下,她跟随其前往美国的造梦之地——好莱坞,重新回到了演艺舞台。为了与往日艳星形象告别,她更名为拉玛,以纪念美国默片时代一位名叫芭芭拉·拉玛的女星。

 

  在好莱坞,拉玛的美貌大受欢迎,很快她便在影视业名声大噪,由她出演的电影大多票房不俗,年轻的姑娘们竞相模仿她在电影里的衣着和发型。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时尚代言人,米高梅公司更将她这棵摇钱树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性感女星,成通讯女神

  二战期间,她凭借自己作为影星的无限魅力,响应美国政府号召,帮助政府销售战争债券。她以香吻为奖励,许诺会将其赠与购买债券最多的人,曾在一个晚上就为政府募集到约合700万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持前线的战争。

 

  她在好莱坞的舞台上活跃了近40年,和克拉克·盖博在内的多名影帝合作过电影。在近50岁的时候,她仍能在荧幕前展现美丽风姿。但是,惊世容颜却遮挡了她的演技,人们眼中看到的永远是她的美貌。终其一生,也没有一部传世之作,一直被当做貌美的花瓶。

 

  讯女神的诞生

 

  拉玛在好莱坞做了几年影星,但仍心系家乡,欧洲大陆在法西斯的铁蹄下日渐残破衰败,家乡犹太亲友遭遇纳粹迫害这样的消息更是让她心痛不已。在国仇家恨的刺激下,拉玛决定重拾对讯科技的研究,研发新武器,从实质上支持盟军。

 

  那个时候,德国的U型潜艇在海洋战争中所向披靡,12小时之内就可击沉3艘万吨级别以上的军用舰艇。而盟军普舰艇的鱼雷命中率较低,难以与之对抗。当时,盟军用无线电信号控制鱼雷发射,由于信号被固定在单一不变的频率上,很容易被敌方截获,还会受到对方干扰,命中率很低。拉玛设想将控制指令置于多个不同频率进行传输,过接收设备让鱼雷准确解码,接收指令,精准攻击。如果能够实现她的设想,那么对方便很难截获鱼雷控制信号,即便截获,也类似一堆乱码,来不及破解。但是,设计中出现了瓶颈,如何过实际手段实现分频设想让拉玛百思难解。

 

  1940年,拉玛在一次聚会上结识了一个叫做乔治·安塞尔的男子,这次偶然的相识让她收获了一个在跳频扩频技术研究方面给予拉玛极大帮助的挚友。

 

  安塞尔是一名德裔钢琴家、作曲家,在行业里小有名气,也是因为欧洲的二战局势而来到好莱坞躲避,他和拉玛一样痛恨纳粹政府。安塞尔明白了拉玛无线跳频扩频技术的设计困难后,提出将钢琴自动演奏技术与拉玛设计相结合的建议。

 

20世纪20年代,自动钢琴在欧洲曾广为流行,有过两年内生产50万台的纪录。钢琴能够自动演奏音乐的原理是,演奏器用打孔纸卷操纵,打孔位置与钢琴谱相符,用足踏风箱鼓风,传动纸带,利用纸带上的小孔控制机械连动相应的木手指击琴键奏出音乐。如果把自动演奏钢琴滚筒纸带的原理放在拉玛的设计中,在鱼雷的接收器和舰船的发射器内安装上相同编码的滚筒,让两者同时运转,就可以完成这种跳频扩频。

 

这样一来,事先编好程序,确定一套频率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控制鱼雷命令信号在多个频率间跳跃传送,鱼雷和遥控设备中的滚筒就相当于加密器和解码器,增加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敌方不掌握跳频规律,无法破解无线电传输信号,也难以对其实施干扰,这样一来,鱼雷的命中率会大大提高。

 

  拉玛与安塞尔一点点摸索,不断改良方案,于1941年完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军舰鱼雷遥控攻击系统设计图,并向政府提交了专利申请。1942811日,美国专利局授予他们名为秘密信系统的专利,美国发明家委员会的首席设计师将这一发明视为最新型、最前沿的一类

 

  被埋藏的技术

 

  由于拉玛的发明涉及到战争中武器遥控设备,所以被政府作为机密掩藏下来,没有对外界展示具体的设计内容。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继续扩建海军,所以当时国防部、海军、发明家委员会以及联邦调查局举行过联席会议,商讨是否要把拉玛的设计运用到实战中去。

 

  但是任凭拉玛在会上如何讲解、展示自己的设计,那些官员却并不留心听,他们在底下小声讨论,对拉玛的样貌品头论足。首先,大多数人没有听懂拉玛的设计构思,不敢轻易做决定;其次,拉玛是外裔身份,并且她的前夫曼德尔是支持纳粹的军火商,这让大家对她的研究动机有所怀疑;最后,拉玛的外貌魅力让这些人觉得,一个花瓶能有什么头脑,对她设计的内容并不看好。于是,这项设计在二战中就被搁置了,并没有派上用场。

 

  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才从尘封的档案中秘密启用了拉玛的设计,在该设计框架的基础上,将滚筒的机械控制机制升级为电子信号控制,发明出用于海空讯的声呐浮标、遥控无人机以及保密电台。为了保密起见,原作者拉玛和安塞尔的名字被删除掉了。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军方才解除对无线电相关技术的限制,开放资源,将军用科技惠及民用领域,但是该专利早就超过了合法专利保护期,所以拉玛的这项发明从未给她带来过任何收入。

 

  而我们现代生活中许多发明设计都是在拉玛跳频扩频的基础原理之上延伸发展出来的,比如我们的手机无线数字讯系统、CDMA制式3G网络以及WiFi数据传输。这位貌美佳人的智慧使得很多人可以共同使用同一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大大方便了现代数字生活。

 

  讯行业巨头高公司联合创始人安东尼奥曾这样评价:她创造出一个十分惊人的专利,人们常都觉得电影明星不会有什么头脑,但她确实有。

 

  1997年,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才得到美国电子前沿基金会对其秘密讯系统设计授予的荣誉,但是这份荣誉却迟到了近半个世纪。

 

  2000119日,海蒂·拉玛死于佛罗里达州的家中,享年86岁。

 

  作者:刘梓晨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