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通信论文

固网智能化及在黑龙江铁通的实施与应用

2015-12-17 10: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固网智能化可以快速、高效地开展多种固网增值新业务,根据铁通黑龙江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固网智能化实施方案。

关键词:固网智能化;增值业务;方案

1 固定电话网智能化

  固定电话交换网智能化就是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现有固定电话交换网提供业务的能力,提供集约化、规模化、个性化的电信服务。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是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减少业务对端局的依赖,便于业务触发和部署,同时为业务向3G过渡做准备。

2 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若干技术方案

  2.1 PSR业务触发方案

  根据目前基础固定电话网络的实际情况,业界有2种用户属性业务触发的解决方案:端局过滤加PSR的触发方案和纯汇结局触发方案。前者适合大规模的本地网,或基本已形成端局网状网组织的本地网组织的本地网;后者则适合中等规模的按市话汇接两级组网的本地网。

 2.2 SHLR方案

  此方案需要在IsuP中增加新的信令消息流程。而新的流程目前在网络中交换设备并不能支持,所以需要对网络中现有设备的信令软件和呼叫处理软件做升级和改动,具体实施复杂。

 2.3智能号码再定位(SNR)技术方案

  SNR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本地网络智能化,它能够在网络的信令层实现号码业务的智能处理,避免在业务应用层的升级改造,以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化解本地网络智能化中遇到的难题。

3 铁通黑龙江分公司网络特点

  主导运营商的网络由于机型众多,部分机型支持新业务能力较差,所以常用的技术方案有“独立汇接局+HLR”或“软交换+SHLR”等模式。与主导电信运营商相比,铁通成立时间短,电话交换设备新、功能全,各端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都具备SSP功能;机型少,以黑龙江铁通为例,大部分为华为、中兴设备,少量为贝尔、西门子设备。

4 黑龙江铁通固网智能化实施方案

  将华为32模交换机降级为模块,全部接在128模交换机上,由14个端局整合为6个端局,并把交换机版本全部升级为9K以上版本,端局实现SSP功能。对华为智能网进行版本升级,新增加了BASECALL业务,实现了话费套餐、业务嵌套等功能。在哈尔滨新建华为HLR 1套,把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兴安岭、伊春用户上移到哈尔滨HLR上,实现用户属性的集中管理、维护。对9个本地网的中兴交换机进行整合,由30个端局整合为19个端局,全部升级为V.311版本,端局实现SSP功能。新建中兴综合智能网(含彩铃业务),所有中兴交换机端局兼SSP功能。4个使用华为交换机的本地网,在汇接局使用中兴交换机承担该本地网的SSP功能。在牡丹江、佳木斯新建中兴HLR各1套,把黑河、绥化、佳木斯、鹤岗、双鸭山本地网接到佳木斯的HLR上,把大庆、牡丹江、鸡西、七台河本地网接到牡丹江的HLR上。中兴综合智能网ISCP预留与华为智能网SCP对接的条件,待条件成熟时组织对接,实现业务之间的交叉触发。对信令网(HSTP)A、B平面进行扩容,实现各端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HLR、智能网信令准直联

5 黑龙江铁通的各项智能业务

 1.卡号业务。现网中96300、96301、IP、197、智能公话业务采用接入码触发方式,由华为智能网承载,路由和卡信息不变。

 2.预付费业务。预付费用户通过HLR获得主叫信息,采用主叫签约触发方式实现鉴权,华为本地网用户通过各端局SSP呼叫至华为智能网,中兴本地网用户在各端局SSP呼叫至中兴智能网。业务应用:利用预付费业务功能,将各本地网用户上移至智能网,实现用户话单的时时扣费,避免造成账期内话费透支,增加清欠工作难度。3.一号通。一号通用户通过HLR获得被叫信息,采用被叫签约触发方式实现鉴权,华为本地网用户通过各端局SSP呼叫华为智能网,中兴本地网用户在各端局SSP呼叫中兴智能网。业务应用于个人用户和集团用户,使用户与客户永保畅通。

 4.110、119等特服业务。铁通用户拨打110、119等特服业务,呼叫智能网(ENIP),智能网根据不同营业区的主叫组,将110、119变换成110XX,119XX回送关口局,呼叫送至网通。简化各级交换机用户分类,降低局数据制作难度。

 5.铁路专网一号通。专网号码开通一号通的同振/顺振功能,可以转专网号码,也可以转公网号码及手机。

  根据黑龙江铁通网络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保护既有投资,采用了端局智能业务触发方式,有效降低了网络风险,节省了新建汇接局或软交换设备的巨额资金。黑龙江铁通交换网经过网络智能化改造,网络结构更加清晰、灵活,业务开通更加快速,为公司的话音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运营商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用户需求越来越广泛,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发展空间必将越来越大。黑龙江铁通必将以“专业的品质”、“卓越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在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发展上必将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晓峰.智能网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柏. 智能网教程〔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3] 杨放春.智能网技术及其发展(修订版)〔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