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着众多的安全威胁,而传感器节点能量的有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安全机制很难满足需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LEACH算法的缺点考虑,对其进行了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算法即SP算法。使用NS2模拟器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与LEACH算法相比,最短路径路由协议更适合多层移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机制;LEACH;SP;NS2
1LEACH 算法的优缺点
将网络消耗的能量平均分摊到每个节点上,从而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期。
簇头进行数据融合,减少了数据通信量。
不需要控制,每个节点自适应的运行。
由于LEACH假设每一个节点都可以与网络中的任意节点通信,那么在网络覆盖区域较大时,因为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距离是有限的,LEACH协议将不再适用。
由于LEACH随机产生簇头,使得簇头节点在网络中分布不均匀,若簇头位置靠近簇的边缘,则导致簇内普通节点与簇头通信总能量开销较大;若簇头距离较近,则失去分簇的意义。
没有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如果某个节点的剩余能量比较小,而它又恰巧被选为簇头节点,而簇头的能量消耗比较大,那么一旦簇头的能量耗尽,那么该簇所收集的信息将不能传回Sink节点,这种情况,应该尽量避免。
2SP算法
2.1SP算法的节点架构
避免了像传统的基于簇的路由协议那样频繁选举簇头,为S节点节省了大批量能量,而且支持节点的移动。
三层移动节点架构如下:
S节点(感应节点):彼此互不通信,仅接收数据,将其发送给一跳以内的F邻接点。
F节点(融合节点):管理维护路由表,接收融合接收的数据,然后通过最短路径转发给C节点。
C节点(控制节点):是M2WSN的数据仓库。接收到F节点的数据后,终端用户加以分析找出自己想要的数据。而且C节点可以作为网关与Internet互联。
2.2SP路由协议原理
(1)邻节点查找
F节点广播含有ID和自己坐标的HELLO包,F收到包后,记录ID和坐标,然后将其写入矩阵邻接表Table(i,j)(1≤i,j≤n).。如果HELLO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距离在F节点的通信半径之内,目的节点会将距离写入矩阵Cost(i,j),否则写∞。
(2)最短路径构建
基于矩阵Cost(i,j),每个F节点执行佛洛伊德算法找到任意两个F节点的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递归地获得一系列的矩阵值u三其中C(0)是给定的。C(k))(i,j)是节点i,j通过中间节点数目小于k的距离矩阵。若没有中间节点k, 那么C(k)(i,j)= C(0)(i,j)= Cost(i,j)。当得到C(n)时,算法结束。
假设C(k-1)(i,j)已经给定,要得到C(k)(i,j),需考虑如下两种情况:
如果节点k不在i到j的最短路径内,那么依据C(k)(i,j)的定义,得到C(k)(i,j)= C(k-1)(i,j)。
如果节点k在i到j的最短路径内,那么依据C(k-1)(i,k)和C(k-1)(k,j)的定义,若C(k-1)(i,k)+ C(k-1)(k,j)< C(k-1)(i,j),得到C(k)(i,j)= C(k-1)(i,k)+ C(k-1)(k,j)。
3仿真场景的设立及实验结果分析
在100米*100米及500米*500米的区域内,有50、100、200个S节点随机分布在初始能量为0.25J,0.5J,1J,2J。F节点分布在区域中心,覆盖整个区域,构建互联的网络。C节点随机分布在区域内部。
图1描述了网络负载如何随着仿真实验结束的时间而减少的。其中,包含100个初始能量为2J的S节点,并且仿真时间是60分钟。从图1可以看出,在100米*100米和500米*500米中,在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负载下降到低于10%,且一直维持这个水平。当更新周期到来时,网络负载会上升一些,但不会上升太多值,随后又迅速降低到低于10%。随着区域的拓展,S和F节点的距离被延长至超过通信半径,所以网络负载会随之上升。
图1网络负载
图2表明在含有100个初始能量为0.25J的S节点分布在100米*100米区域内的网络中,当仍存在存活节点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依据图2,可以 看出SP中的第一个节点的灭亡比LEACH中第一个节点的灭亡要晚很多,而且在LEACH中的节点比在SP中的节点灭亡的要快。节点越早越快的灭亡,那么就会有越多的盲点出现。因此,比起LEACH算法,SP更适合应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图2仍存在存活节点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
4结论
总之,相比较LEACH算法、LEACH-M算法,SP算法延长了网络生存期的同时,支持节点的小规模移动,即SP算法更适合于多层移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
参考文献
Karlof C,Wagner D.Secure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sensor network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2003.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EEE.2003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11 May 2003 pages,1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