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水利类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师资队伍逐步扩大,青年教师比例进一步上升,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亟需解决。本文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现阶段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状况,从而提出适合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我国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一定依据。
2011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在全国兴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高潮,水利类高职教育飞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水利类高职院校加大投入,尤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大量引进职教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引进了一大批应届硕士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员。目前我国在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
1 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现状
1.1 学历高动手能力差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为本科院校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来到高职院校任教。由于这些青年教师缺乏锻炼,动手能力弱,往往难以胜任高职实践实训教学工作。同时一些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不强,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加之高职扩招致使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身知识更新及教学方法研究等活动。这些因素导致教师的学历层次单一,知识结构不甚合理,无法满足新形势、新专业、新时代的要求。
1.2 教师结构不合理
水利类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加教师数量和提升教师素质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但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下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职称以初、中级职称居多;②水利类、农业类等艰苦行业类专业教师少,职称低;③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实训、现场教学等方面能力都处于弱势,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类教育。
1.3 缺乏社会实践
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年教师平时课时任务重,同时还需要承担辅导员、班主任等工作,没有时间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即使有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锻炼,往往由于时间短,只能浅尝辄止,也无法深入到最前线。同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缺少激励政策、考核管理不科学、时间无法保证等。
2 “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青年教师作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新生军,不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动力。但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青年教师自身地不断努力,并借助于学校和社会对其培养的高度重视和适当的培养机制,从而实现其快速成才,这就是“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2.1 青年教师自我培养
从青年教师自身出发,构建出完善的培养模式,能助其在今后有长期发展。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动力源于两方面:一是外因,青年教师在学校接受有计划的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内因,青年教师主动增强自身能力培养。青年教师的自我培养应注重下面几个点:①加强自身思想建设;②努力提高自身学历;③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⑤实行传帮带模式。
2.2 高职院校的培养
从学校层面出发,刚走上高职院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般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经验,所以学校方面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①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②组建一支结构组成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③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④完善全新的现代化职教理念。
2.3 企业合作培养
从企业层面来说,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校企合作一般通过以下途径:①青年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定岗锻炼;②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项目中;③企业定期向学校输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成为校外兼职教师;④青年教师可长期在企业中兼职,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
2.4 政府政策培养
水利厅作为水资源、水利工程、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各地水利部门起到协调的作用。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①加强与其他水利厅隶属单位的合作,让青年教师可以深入水利行业基层进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②在申请水利项目及课题时能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让青年教师可以接触到水利行业最前沿的研究,提高科研能力;③完善职称评审政策,建立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高职系列评审标准。
3 结语
本文针对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总结出当前我国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及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最终提出“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以期解决现实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1)水利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水利类高职院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所采用的方式上与普通高职院校不尽相同,确立水利类青年教师个人、学校、企业、政府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水利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提出不仅可促进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同时也使青年教师更加快速地融入水利职业教育。教师自身能力地提升有利于教学水平及实践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培养出学生的质量,加速水利行业的发展。
作者:章卫 石先罗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3期
更多论文请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