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在当前,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谨就农村水利建设的措施与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国家的繁荣发展少不了农村,农村的繁荣发展少不了水利工程,农村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使农村免受洪涝的侵害和提高农村饮用水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保障条件,完善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
农村水利工程措施众多,整修田间灌排渠系,扩大田块,平整土地, 修筑道路,改良低产土壤和植树造林等等都是常见的农村水利工程措施。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如下:
2.1 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本地区的气象特性,地理环境,村庄布局和区域的总体规划,在流域上游建集防洪拦洪,饮用水源,农田灌溉等蓄水工程,流域中游建江河堤防,农村围圩等防洪御洪工程,流域下游建灌排管渠,泵闸设施等泄水工程;同时应充分考虑上述水利工程的布局和调配的合理性,给洪水以出路,保供水以充足,促涝水以畅通。形成农村防洪安全保障系统,农民饮用水保证系统,农田旱涝保收系统,工业及生活水循环利用系统;使农村真正成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无水患无污染,人人想往的现代新农村。
2.2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2.3 农村节水和利用措施。
2.3.1 农村节水措施。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幅源辽阔,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四分之一,随便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习惯的改变,我国水资源不仅仅资源性短缺,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已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强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措施的布设。农田灌溉节水主要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2.3.2 农村循环用水工程措施。
水的循环分成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农村循环用水工程措施针对的是社会循环及其工程措施。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涉及的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2.4 注重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好的工程。然而当今社会,却依然存在“轻管理”的种种案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各地推广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我们要注意加强工程的建设管理。
3.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
3.1 不利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使得一部分农田大面积蓄水的地方,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加大。这样的结果就是增加这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增加从而导致部分不缺水的农田出现了大面积的积水。水利工程中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水利工程中水库周围的农田会淤积很多泥,一些农作物会被淤泥所掩盖。此外,水库的建设使得水库周围出现低温效应的从而影响降雨分布,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而库区和邻近的农田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3.2 有利因素。
3.2.1 消除隐患,保障农村安全。
通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堤防、海塘、圩堤标准,切实实施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山洪沟治理和河道清障疏浚;形成高标准的防御洪水屏障、排泄涝水通道,高质量的水资源储蓄基地和保护工程。彻底消除农村的涉水隐患,取利避害,保障农村生态安全、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2.2 改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随着农村水利建设的大量展开,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和地形地貌特点,开展一些适宜农村的绿化、亮化设施建设和农民喜爱的运动场地、娱乐场所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农村村民创造如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使农村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3.2.3 消除灾害,保障社会稳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国家组成的主要单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而作物如果在没有水或者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会导致其产量极大减少。农业在各行业中占较大比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水利设施的完善。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4. 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命脉,它为农村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抓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无论是对我国农村的发展还是经济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一定水平的技术资源以及资金支持,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为农村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农村水利工作者,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者:王碧琼 来源: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