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水利工程论文

多层住宅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分析

2015-12-14 13: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高、多层建筑的发展状况,从供水方式力求合理、应有超前意识选用节能型设施、集中供热的节能三个方面分析了多层住宅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

关键词:多层住宅;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人口的增加,住宅和公用设施向多层和高层发展,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高层和多层建筑具有节约用地、建筑集中的优势,今后的发展将更加迅速。
    高、多层建筑由于向高度发展,用水位置和时间集中、耗用量大、卫生设施多、使用功能多样复杂。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淡水水源紧张,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影响到工业生产和生活水的供应,为此,对室内给排水设计中的节约能源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供水方式力求合理
    因多、高层建筑高度大,正常的供水压力不能满足需要,目前采用的是独立或区域的升压系统供水。供水方式的合理与否对电力的消耗明显。
(一)尽量利用城市供水能力供水
    合理设计利用市政供水系统管网压力直接对多层建筑可供给的层数供水,对正常情况下安全供水和节能是有利的,它可以节省一部分提压上楼的电能。在多层建筑中用水量大的洗衣间、餐厅、浴室等多设在靠下层,由城市水网供水一般可满足使用要求。
    按传统的做法有许多大楼的给水系统设计,都是把调节水箱布置在地下室,这样就不可能利用市政供水压力,重复提升又消耗一次电能;而有些设计的给水中区和高区的调节水箱放置在顶层(5—6层)设备层中,顶层的相对标高约为20m,地下室多层建筑一般设两层,下一层住户使用,二层放水箱,标高约—8.0m。如这样安放不仅没能利用管网的供水能力,反而把水能降成负值,是很不合理的设计。如在使用中按中压区多层用水量,二次提升28m高计算,浪费是惊人的,如果水箱安放在顶层则可省去这些费用。
  如上所述如果将水箱设在地下层,正常生活用水从底层提升至顶层,当发生火灾时,应及时从总供水网吸水向消防栓供水,这样就利用调节阀门将生活水泵从水箱提水,而随时转换为从室外管网吸水,充分利用一套供水系统来保证同时完成两项工作。合理科学的设计利用市政管网供水能力来达到节省投资和能源的目标。
(二)确定供水的竖向分布
    多层建筑供水的竖向布置的作用是保证给水设备和卫生洁具的正常使用,减少和避免压力不稳过高时对能量的不必要浪费。或者使配水器具供水过程中超过额定流量造成水的浪费;分配水区域内压力不宜过高,否则不仅出水口受到不正常的冲力,对开关使用造成危险或损坏。为防止压力不匀的问题出现,在设计计算竖向分区压力值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三)选择正确给水方式。
  分区计算合理确定后,如何正确合理选择供水系统方案,对节约能源是同样重要的。设计人员应结合成功经验和多层建筑的使用性质,从本地市政供水条件、设备、施工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等情况,综合比较能耗利用大小,再合理选择供水方式。如设置高层水箱或一次提升分区供水;设置分区水箱,用集中设置在地下的水箱二次提升供分区、分层等。
二、应有超前意识选用节能型设施
  对应用最广泛最密切的饮用水说来,节约用水就意味着节能。在多高层建筑中,据一些统计资料介绍,生活用水消耗的比例是:生活饮用水占4%一5%,大便器冲洗用水量占37%一39%,洗浴用水量占35%一37%,其它用水量占22%左右。在用水量比例中,大便器和洗浴用水量占总量的70%以上。因此,多层建筑的节水应从这两个用量上考虑。节约用水不是不用水,而必须在不影响卫生洁具自身的功能前提下,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下节约。
(一)尽量选用节水型便器
  无论住宅或宾馆对大便器使用次数不便限制,在现阶段对大便器的冲水量的最佳指标无明确规定,但可减少水箱的冲用水量是完全可行的。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对双冲水用便器,每次冲水量在7—9L足够,对小便冲洗3—4L、节水是完全可能和现实的。
(二)对设施采用节水型
  公共场所的淋浴喷头全安装成脚踏控制出水,大便器安装延时自动冲水型;给水管道中安装节流塞或减压孔板,降低供水压力,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节水作用,尤其在公浴间和公厕的节水设施在一些城市工厂采用,节水效果在30%左右,减少了常流水的浪费。
(三)供水设施采用节能型。
  市政供水系统对管网的施压不可能满足高层建筑的需用,只能部分满足,需要安设升压泵供水,在选择适用水泵时,要克服传统观念在扬程和流量上的富余量,这样做既浪费功率和电能,效率也不能有效利用。在选择泵时,尽量选择高效节能型新产品,在若干年后并不落后。
三、集中供热的节能
  多层和高层建筑提供热水系统必须注意节能,在提高热能利用减少热损失、充分重复利用热能方面考虑。
提高热水供应热能利用
  加大热水供应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应通过提高加热器利用效率。对间接加热的水,如采用盘管时,管壁的防锈水垢的厚度是降低供热的因素,为此应及时清垢、选择管材、对水质软化处理等措施减少降温。
(二)减少供热系统中的热损耗
  这里系指对外部管线的保温,在季节性冻胀低温区,热水在管内的流动中受外界气温对管壁的影响而降低热水温度,实践表明降低的幅度是很大的,为此,对管外壁认真保温、隔绝同外界的直接接触是有明显效果的。另外对加热器也应采取保温处理,选择新型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
参考文献:
[1]程卫山. 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福建建筑, 2004,(04) .
[2]蔡宇仕.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05,(11) .
[3]张宝军,罗亚红. 住宅建筑水表设置的历史变革及发展趋势[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3)
[4]付婉霞,曾雪华. 建筑节水的技术对策分析[J]. 给水排水, 2003,(02)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