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水利工程论文

浅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2015-11-11 10: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面临水危机的原因,同时探讨了解决水危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
一、我国水资源特点
  水资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占94%,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约占全球总量的5.8%,居世界第六位。平均径流深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七位,可见,我国的水资源量还是丰富的。然而,我国人口众多,按12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的河川径流量是226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分别是美国人均只有量的1/6,前苏联的1/8,巴西的1/19,和加拿大的1/58,我国地域辽阔,平均每公顷的耕地的河川径流占有量约2832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我国水资源量与需要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  
二、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 资源分布不均
  地球上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可用水量甚缺。例如我国长江。珠海,浙江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总水量的81.0%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的35.9%,而西北和华北地处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期降雨和径流都很少,季节性缺水很重要,北非和南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西印度是年降雨长期平均变化最大的区域,其变化幅度超过40%,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非洲西南部,巴西最东端以及智力部分地区也是如此,因此,世界许多地区都会出现区域性的供水危机。
  (二)水体污染
  水体有两个含义: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在环境学领域中则把水体当作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笙生物等的完整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由于污染物的入侵,是许多水体受到污染,致使其可利用性下降或丧失。因此,水体污染是破坏水资源,造成可利用水资源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的水体污染是只包括各种有机物,酸污染,悬浮物,有毒重金属和农药以及氮等营养物质。
  (三)盲目开发带下水
  由于地表径流的减少,水资源的开发有地表转入地下,但由于地下水的盲目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我国北方下下水年开采量超过了370亿km3,河北沧州1973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为16km3,中心水位埋深33米,到1980年已达到2700km2,中心水位达68米,这种现象在北方较普遍。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上海,天津都发生了严重的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出现了海水入侵,是地下水含盐量过高,失去引用价值,我国西南部分碳酸盐地区的岩溶塌陷。
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的问题。在可供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如炼钢厂氧气转炉代替老师平炉,不但提高了钢的质量,而且用水量降低勒86~90%。
如果把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仅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而且减少勒工业废水量,减轻勒废水处理量和对水体的污染。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是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的63%都被浪费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
  (二)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
  60年代以色列发展起来的滴灌系统,可将水直接送到仅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漏水量减到最小。当前,国外灌溉节水的技术发展取向是采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输水快,配水均匀,水量损失小,不影响机耕等优点。此外,一些国家还研究了新的灌溉技术,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采用自动升降s竖管等。内布拉斯加农业和自然资源研究所设计了一种灌溉计算机程序,利用小型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各地区生长的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率,指导农民调整灌溉日期。自动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流量,检测渗漏,调节不同风速和土壤湿度条件下的用水量,并使肥料用量最佳化。我国最新的研究表明,覆盖滴灌对水的利用率更高,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型灌溉技术。
  (三)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回收和重新使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使用效率的办法。在东京,城市水回收中心通过三级水处理厂慢沙过滤回收废水,氯化消毒后用于冲洗高层建筑的厕所。北京也曾修过类似的中水道系统。
  (四)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资源紧张的第一个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等问题。人们试图通过调节水源流量,开辟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决:
  1、 建造水库:建造水库
调节流量,可以将丰水期多余水量储存在库内,补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还可以为防洪发电,发展水产等多种用途服。目前各国在江河上建造的库容超过1亿m3的水库共有1350个总蓄水量达到4100km3.
  2、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是一项耗资昂贵的增加供水工程,是从丰水流域向缺水流域调节。由于其耗资大,对环境破坏严重,许多国家已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流域间调水。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和澳大利亚的雪山河调水工程以及我国近年来相继完成的引黄济清,等工程都是从丰水流域向缺水流域供水的大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已开始动工。
  3、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可解决海滨城市的淡水紧缺问题,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总能力为2.7km3/a,不到全球用水量的千分之一,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海水淡化设备能力只世界的60%,在沙特阿拉伯还建造勒世界最大的淡水海化管道引水工程。
  4、合理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储量仅次于极地冰川,如河水,湖水,和大气水分的总和还多。但由于其补给速度慢,过量开采将引起许多问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