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软件开发论文

程序设计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探讨

2015-08-11 09: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异常处理是程序开发的重要环节, 正确、合理地处理异常对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首先对程序语言异常处理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而后着重分析了C++、Java等几种程序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并比较了C++与Java异常处理机制的不同,介绍了异常处理机制对提高软件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程序设计语言;异常处理;软件质量
引言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和处理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的出现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也可能跟程序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有关。人们在长期的程序设计实践中认识到,一个程序里处理错误的代码数量较大,由此认为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需要引入程序运行中的异常处理控制流,处理各种异常机制,作为支持可靠软件实现的基础。1.异常与异常处理的基本概念
1.1 异常
  程序的错误, 一种是编译错误, 即语法错误,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语法、函数、结构和类, 程序就无法被生成运行代码; 另一种是在运行时发生的错误, 它分为不可预料的逻辑错误和可以预料的运行异常。因此, 所谓异常是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特殊事件, 可能是错误(例如:除数为0), 也可能是程序员自定义的某一需要注意的情况( 例如: 执行删除操作时弹出的警告对话框) 。
1.2 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是对异常的确定, 即当检测到异常产生后, 程序要执行的动作。用于响应异常的程序段称为异常处理程序, 这段程序实际上是一种冗余代码。因为在程序正常运行情况下, 这段代码不被执行, 每个异常处理程序关联着一段普通代码, 用来响应该段代码产生的代码称为保护区, 在其中发生异常的点称为异常引发点。
  一个大型应用程序, 其各子函数均有独立的功能, 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调用关系。通常, 某个函数发现错误, 而它本身却无力处理错误时, 它就引发一个异常, 让它的调用者捕获此异常, 并处理错误, 如果调用者也不能处理, 就继续向上传递给上级调用者, 就这样一直继续到异常被处理.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216-27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