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工具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领域中是一项比较新的内容。经过了三十多年曲折的发展,国内外的很多机构都专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资源来进行软件开发工具的研制。目前很多具有商业化性质的软件开发工具已经问世,并且在软件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对软件开发工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实现软件开发工具的最佳选择。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与细腻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各领域都要求软件开发者能够迅速、高质量的为本领域提供各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软件产品。但是在现实软件开发中,由于各领域的复杂性、差异性、变化性等特点的存在,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各领域对软件开发的需求。
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目前,虽然我国软件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上涨,但是,我国软件开发与运用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大型专用软件的开发占世界软件销售额的85%,而其开发中出现的失败率高达70%。而我国的信息建设项目的成功率也并不高。那么导致软件开发的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选择软件开发工具呢?
二、软件开发工具概述
(一)软件开发工具的基本概念
目前的软件编写都是建立在一种开发工具软件的基础上的,有了这类工具软件,软件开发从规划、业务流程分析、软件模块的设计、代码的测试、使用与管理等方面都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这为程序员编程带来了便利。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程序员编程的难度,更为那些复杂的软件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二)集成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是相对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而言的,软件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不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在互联网时代软件拥有庞大的数量,软件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突出表现,是现代文明得以传承的介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复杂的业务管理流程、复杂系统控制都依赖于软件开发工具来得以实现。这些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各个生命周期。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需求带动了集成软件开发工具的产生与发展。目前,比较常见的集成软件开发工具有很多,例如:VB,PB,DELPHI,VC,JAVAASP等。这些软件开发工具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例如:VC具有强大的功能、JAVA具有强大的网络编程功能、VB简单易学,易于掌握。
三、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历程
软件开发工具如果从开发效率上来划分,可以分为编辑器、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平台三代历程。
(一)软件编辑器
这种软件开发工具从功能到界面都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编辑的主要功能是将代码进行编译,使其成为目标程序,并对其进行错误调试。这种程序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0和1这样的代码序列。但是对于这些代码序列,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能够看的懂的。种种程序对计算机的硬件有着极高的依赖程度,因此其维护性较差。
(二)集成开发环境
在软件开发工具中集成了很多通用的界面定制功能和通用功能。例如:通讯的组件、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展示控件、打包工具等。这些功能的集成是软件开发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例如:VIAUAL、STUDIO、MYECLIPSE等。这些是目前最流行、实用率最高的软件开发工具,大部分软件厂商的程序开发人员都在使用这些开发工具。
(三)软件开发平台
软件开发平台的提出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理念。平台作为软件开发工具的应用环境是软件开发逐渐实现了可视化、定制化、无代码化,软件开发的效率的到了空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程序员的开发工作量,让程序员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业务的关注上,而不是技术。例如:咨微OBPS开发平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四、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级语言不断规范,使得程序员对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软件开发已经逐渐由原来的手工作坊的形式发展到软件工程的阶段。软件开发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算法+数据结构=程序”的传统模式转变成“设计模式+对象组件+开发工具=程序”。开发工具的选择已经成为软件开发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
选择软件开发工具有两个主要因素,即:所开发的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软件开发的最终用户是所有软件开发的主要来源和最终归宿,它更是影响着软件开发工具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开发人员的习惯、爱好、经验也在影响着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同时,严格的软件工程管理和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软件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之,随着软件业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给软件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软件开发工具在不同领域的有效利用,使软件工程各个时期达到有效管控的二亩地。
作者:王珊珊 王利宁 来源: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