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软件开发论文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阶段性多元化过程考核

2016-05-24 13: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简介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掌握项目管理框架中五大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明确42个子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软件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用到的工具和技术,能将所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实到实际的项目管理和开发工作中,并能熟练使用行业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其中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是本课程的难点。


  课程内容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项目管理理论,包括五大过程组和九大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以及42个过程组的输入、工具技术、输出;


  另一条主线是项目管理的实用技术,包括项目章程、范围说明书、WBS、进度计划、成本计划、风险计划等。


  该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2学时,上机实践部分16学时。


  2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进行过程化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的特性决定了进行过程化考核的适用性。


  该课程进行过程化考核的目的在于真正做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该课程进行过程化考核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实现考核的“导向、检验、评价、反馈”功能,从思想上杜绝学生应试的侥幸心理,全面深化考核内容,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促进教学方法调整,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3阶段性多元化过程考核思路


  阶段性多元化过程化考核思路的核心在于阶段性、多元化。如何定义阶段性和多元化是过程化考核成败的关键。该课程由五大过程组、九大知识领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个特点,考核以五大过程组收尾作为里程碑,阶段性就体现在这五个里程碑。多元化则以九大知识领域涉及的输入、技术和工具、输出为考核内容,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


  (1)结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特性,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里程碑计划,在各里程碑以不同的考核形式进行验收。


  (2)结合课程内容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包括理论研究、技术运用、实践应用、论文写作4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4阶段性多元化过程考核实施方案


  4.1阶段性考核时间设置


  该课程共48学时,每周6学时,8周授课结束。课程定义如下五大里程碑。


  里程碑1:启动阶段收尾,第1周结束。考核知识点为项目章程、项目的部署、项目决策的相关技术。


  里程碑2:计划阶段收尾,第4周结束^考核知识点为项目的范围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以及制定范围、进度、成本计划的相关技术。


  里程碑3:执行阶段,第5周结束。考核知识点为指导项目执行和管理知识的应用、项目绩效信息的采集等相关技术。


  里程碑4:监控阶段,第7周结束。考核知识点为实施项目整体变更控制方法的应用、项目绩效报告以及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风险等相关的技术。


  里程碑5:收尾阶段,


  第8周结束。考核知识点为项目和阶段收尾的相关技术。


  阶段化考核时间按照上面的五大里程碑迸行。


  4.2多元化考核形式设置(1)理论研究部分:运用所学的五大过程组、九大知识领域和42个子过程的知识,通过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示范案例如下。


  某市电力公司准备在市区及各县实施远程无线抄表系统,代替人工抄表。经过考察,电力公司指定了国外的S公司作为远程无线抄表系统的无线模块提供商,并选定本市F智能电气公司作为项目总包单位,负责购买相应的无线模块,开发与目前电力运营系统的接口,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和系统集成工作。F公司的杨经理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初步了解用户的需求后,F公司立即着手系统的开发与集成工作。5个月后,整套系统安装完成,通过初步调试后就交付用户使用。但从系统运行之日起,不断有问题暴露,电力公司要求F公司负责解决。可其中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实时采集时间过长、无线传输时数据丢失,甚至有关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电表标准等,均涉及无线模块。于是杨经理同S公司联系并要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而此时S公司因内部原因退出中国大陆市场。至此,系统不得不面临改造。


  请分析F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何不妥,指出选用S公司无线模块产品存在哪些风险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办法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并完成不超过1500字的分析报告。


  (2)技术应用部分:通过期末闭卷考试,对核心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笔试考核。


  (3)实践应用部分:通过三性实验的验收进行考核。


  (4)论文写作部分:通过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多元化考核

  4.3成绩积分规则设置


  除了以上4种类型的考核之外,平时绩效成绩将纳人总评成绩的计算中,规则如下:


  总成绩=平时绩效积分+理论研究积分+技术应用积分+实践应用积分+论文写作积分


  (1)平时绩效积分(20分):出勤抽样10次,每次1分;实验抽样验收5次,每次2分。分数从第1周至第8周累计产生。


  (2)理论研究积分(10分):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里程碑的材料分析题,考核在里程碑2至里程碑4期间进行。


  (3)技术应用积分(40分):对课程的主要工具和技术进行卷面考核,即期末考试。考核在里程碑5之后进行。


  (4)实践应用积分(10分):对课程第8个实验“项目收尾”,即综合实验以三性实验验收标准进行考核,评估学生项目管理软件实际应用的能力。考核在里程碑5期间进行。


  (5)论文写作积分(20分):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若干论文题目和论文资料,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论文的要求撰写一篇科技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500字,锻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论题,考核在里程碑2至里程碑5期间进行。


  5阶段性多元化过程考核实施后的效果


  实施阶段性多元化的过程考核之后,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任课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了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应试心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均不能通过死记硬背得来。学生很清楚要通过该课程的考核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就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2)打破了传统考试的武断性,提高课程考核通过率。传统考核方式过于武断,仅凭借一次期末考试就决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会因为看不到希望,盲目地放弃学习,有的学生会因为考试的发挥失常导致成绩不理想。在实施阶段性多元化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考核的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加上激励策略,学生会及时发现问题,査漏补缺,不至于课程结束考试不及格。学习和考核的导向性促进了课程通过率的提升。


  (3)打破了传统考试的单一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考试的单一性造成了课程知识点考核的片面性,有的学生会针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学习和复习,致使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但是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完整以及缺乏实际应用能力。阶段性多元化的考核过程促进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拓展能力、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科研写作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打破了教师照本宣科、PPT授课等常规的教学方式。实施阶段性多元化的过程考核模式必定会促进过程化教学的发展,需要任课教师知识渊博,具有很强的专业把控能力,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化。过程化“教”与“考”相辅相成,保证了该课程的开设质量。


  6结语


  通过实施阶段性多元化的过程考核,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加符合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具备了坚实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毕业生更受企业的青睐。良好的学习风气更是影响了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了计算机学院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学促教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实际项目管理能力,还要有深厚的科研能力,大力促进了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王志敏,于万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